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史学理论研究室举办“加拿大劳工史研究”学术讲座

2012-03-09

世界历史研究所刘军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廖学盛研究员

世界历史研究所吴英副研究员

世界历史研究所徐再荣研究员

  2012年2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室举办了题为“加拿大劳工史研究”的学术讲座。主讲人为刘军研究员。他从研究意义、加拿大劳工史的发展特点、加拿大工会的历史与现状、劳工史研究概况、《劳工》杂志等方面,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加拿大劳工史的特点和状况。

  刘军研究员认为,加拿大劳工运动有以下特点:1. 没有全国性的工运中心。2. 受到英美劳工运动的影响。3. 劳工运动兴衰起伏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4. 工运史有四次高潮,分别是19世纪80年代中期、两次世界大战之后、1965年后的十年。

  他认为,作为一门史学分支学科,加拿大劳工史的出现比很多西方国家要晚十年,如美国的专业杂志Labour History(1960),英国的Bulletin of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Labour History(1960),澳大利亚的Labour History(1961)都创刊于60年代初。1971年,加历史协会增设劳工史委员会。加拿大Labour杂志创刊于1976年,这标志着加拿大劳工史学的形成。英美史学家如E.P.汤普森、霍布斯鲍姆、戴维·蒙哥马利、古特曼等在60-70年代对加劳工史影响很大。妇女史对劳工史影响主要在70年代以后,它促使劳工史从家庭、婚姻、性别、再生产的角度看劳资关系。

  今天的工会成员不算弱势群体,他们比未参加工会的一般工人在工资和待遇上优越一些。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平衡作用。加拿大劳工史和工会发展历程对我们有不少启示。

  刘军研究员还特别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1. 如何定义一个社会中的先进阶级。标准是贫富程度、社会地位、行业、人数、工作的重要性还是对社会的贡献程度?2. 如何定义劳工。是体力劳动者、所有挣工资的人还是工会所覆盖的群体?3. 劳工史以什么为主线。是阶级斗争、工会、劳资关系、劳工日常生活还是劳工工作情况?4. 工运的根本要求是什么。是推翻还是改造资本主义社会?5,加拿大有众多种族移民,工会为什么特别排斥中国劳工。围绕这些问题,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张文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