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环境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征集通知

2013-12-04

  斯土斯民: 环境历史中的城市与乡村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Connecting People and Their Places in Environmental History

  地点:中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时间:2014年5月29日-6月1日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

  会议召集人: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克里斯多夫•毛赫(Christof Mauch 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中心主任)

  夏明方(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主任)

  乡村之人是否在自然和彼此之间和谐地生活?城市之人是否与土地相疏离,并在其生态行为中充满剥削性?诸如此类的问题,指向那些横亘时空,或者跨越古代中国至今日非洲的文化迷思。本着英国著名文化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对“城市与乡村”的探索旨趣,此次会议试图审视对此一问题的文化认知,并探索长期以来将乡村与城市栖息地维系在一起的物质纽带。我们尤为欢迎跨越国界的比较研究,假如这样的研究将世界上那些被忽视的角落呈现于世人眼前,且在在时间维度上回溯到20世纪之前的思想视野。

  我们邀请学者就以下议题提交申请:在乡村与城市中人们看待自然的文化观念;食物的生产及其向城市的输入;城市废品在乡村的处理;病菌的媒介与传播;在不同地方,人们谋生的地方,不论大小,它们彼此之间由贸易、资本,以及国家所铸造的关联;在保护(自然保护与资源保护)的意义与实践上,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冲突;“绿色”城市与“生态乡村”;以及城市作为非人类物种栖息地的存在。

  此次会议向包括研究生和教授在内的所有学者开放。提交的会议申请材料包括:论文标题、摘要(英文300个单词,中文500字左右),附加一至二页的个人简历。申请截止日期为2014年1月1日,2014年2月1日公布申请结果,2014年5月1日前提交论文全文(英文5000—7000单词,中文15000余字)及提要(英文600个单词以上,中文1200字左右)。

  所有论文将事先在与会者中间传阅,会议中不做论文宣读。在作者许可情况下,会议将出版中文论文集。同时,我们也将邀请部分与会学者会后提供反思性短文,在蕾切尔•卡森中心系列出版物《视野》中结集发行。

  会议不收取会务费。境外学者旅费将由蕾切尔•卡森中心承担,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将负责与会学者在京会议期间食宿。会议最后一日将安排京郊乡村考察。

  
中、英文申请请发往以下电邮地址:

  Donald Worster,
dworster@ku.edu

  夏明方:xiamingfang2@vip.sina.com

  Christof Mauch, mauch@lmu.de

  相关事务性问题请询问会议秘书:侯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副主任)houshen414@gmail.com,或Agnes Kneitz(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成员) agnes.kneitz@email.de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

  201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