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位当代中国哲学家的四十年“思想登山”
杨耕 杨耕,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查看详细]
-
- 周流溪:继续完成吕叔湘先生未竟的事业
两位导师(左一廖秋忠、左二吕叔湘)为弟子们讲课(右一王菊泉、右二周流溪和陈平[中]) 【汉译译者谭】 1978年,正值“文革”结束百废待兴的时期,恰逢研究生培养制度刚刚恢复,32岁的周流溪、34岁的王菊泉和24岁的...[查看详细]
-
- 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逝世三十周年纪念会举行
张舜徽先生生前照。 11月27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献研究所主办的“张舜徽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会”在线上举行,与会专家热烈探讨张舜徽生平事迹、学术成就,提议弘扬张先生的治学精神,推动中国历史文献学学...[查看详细]
-
-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怀念邱汉生先生
上世纪80年代社科院历史所思想史研究室部分学者在外老家中前排左起:何兆武、侯外庐、邱汉生、孙开泰后排左起:黄宣民、唐宇元、步近智、卢钟锋、姜广辉 《四书集注简论》书影,封面题签为侯外庐先生 6月18日,是邱汉生先...[查看详细]
-
- 转向哲学、语言学的学术理路及其启示
杨公骥先生 图二 【文学追忆】 开栏的话 《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20世纪以来,在中国古典文学及其相关领域涌现出许多取得了卓越成就的知名学者。他们虽已故去,却给我们...[查看详细]
-
- 姚奠中在云南大学的教学、著述及交往
1936年,姚奠中(右起三)与章氏国学讲习会同门合影于苏州公园 1947年8月,35岁的姚奠中前往云南大学文史系任教。当时,云南大学聘请他当副教授,武昌中华大学聘请他当教授,他在两者间做选择时重点了解了云南大学。云大校长...[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