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首发
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中日韩近代发展“同途殊归”原因探要

2013-07-24

[首发]  

宋成有

  (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在世界近代史上,一个地区的三个邻国同时提供帝国主义(日本)、半殖民地(中国)、殖民地(韩国)等3种近代发展类型,构成东北亚近代史最显著的特点,影响深远。所谓 “同途”,一是指三国先后被纳入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二是指三国为图存救亡,推出日本幕末三次改革、洋务运动和大院君改革,构成第一次改革高潮;随即出现明治维新、甲申改革、甲午更张、光武改革、戊戌维新、清末新政等第二次改革高潮。

  所谓“殊归”,是指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决定性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与中韩两国拉开历史阶段性的发展差距,失去了旧世界,赢得了新世界。中韩旧政权则失去了旧世界,却未赢得新世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代日本“脱亚入欧”,推行“大陆政策”,劫掠中国、吞并韩国,以邻为壑,成为新兴帝国主义国家,韩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国加快半殖民地化的步伐,结局不同。

  明治维新是中日韩三国近代化发展道路的分水岭。那么,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何在?首先要分析维新时期的各种因素,例如决策集团的世界观和国际观眼光、国家发展战略制定较早、政策调整灵活快捷、坚持自主性、形成梯队;国际环境有利、民族危机趋缓,等。同时,也需要对维新前社会历史环境的分析。概括起来看,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中日韩三国政治结构的不同导致内部应变机制的差异。中国与韩国的政治结构大同小异,为皇权或王权至上的大一统权力架构;日本则是幕府集权与诸藩分权、天皇至尊与将军至强相结合的双重二元政治结构。

  幕府与诸藩的双重二元政治结构,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至幕末,幕府权威扫地,反幕派以本藩为根据地,或云聚京都、横议时政;或撤回本藩,伺机卷土重来。因此,尊攘派虽屡遭镇压,但可利用本藩的生存空间,重新集聚力量,甚至实施“大割据”策略,建立倒幕根据地。雄藩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至关重要。雄藩联合组成“官军”倒幕,其基本原因也在这里。

  幕府将军至强、京都天皇至尊的二元政治结构,具有两重性:当幕府强大,至强与至尊的二元结构处于均衡状态,国内局势长期稳定;幕府衰落,均衡被打破,政局动荡,身披神权外衣的天皇成为抗衡幕府将军的新权威。“王政复古”成了建政的方向选择,天皇制则是其逻辑结果。换言之,此种二元政治结构,具有权力承续机能,一种交接迅速的政权转换机制。由此不难理解日本何以借助天皇的权威,实行维新变革;也不难理解即使在欧风美雨的猛烈涤荡下,日本并未建立共和国,而是选择了天皇制的原因所在。

  中韩两国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旧体制,至少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庞大的官僚机构层层叠加成危机信息过滤网,报喜不报忧,导致最高决策或反应迟缓或误判误导,一招失误,满盘皆输。二是家族利益压倒民族利益,维持一姓之天下成为所有改革的底线,苟延残喘、错失机遇,最终则是垄断权力的家族伴随着改革的失败而被潮流席卷而去。三是大一统的权力架构抹杀了可供新兴力量躲避迫害,再图发展的可能性。“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命之下,革新志士们毫无回旋余地,只能接受朝廷的处置。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比较百日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成败得失,感慨日本的双重二元体制,以为“士有所籍”在东瀛是倒幕维新的重要前提,在中国则可望而不可即。[1]

  2、多元性政治构造为复线式推翻幕府旧政权的运动方式提供了舞台。1853年美国舰队闯关在幕末日本掀起波澜,幕府一言堂的政治格局被打破。在统治集团内部,幕府、雄藩、朝廷三股势力较量,江户与京都两个权力中心展开博弈。开港后民族矛盾刺激阶级矛盾加剧,农民和市民的反抗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1860年樱田门外事件,开始了以暴易暴的恐怖袭击时期,武力对抗成了唯一选择。1863年以来,全国大攘夷、炮轰禁门、萨英战争、四国舰队攻击长洲、幕府两次征长、四境战争、农民一揆、市民骚乱、雄藩兵进京坂、朝廷下达讨幕秘诏、幕府将军大政奉还、明治始政、王政复古等事件层出不穷。在短时强内,积蓄了向新时代跃进的巨大能量。在外压的催化下,迅速激化的社会诸矛盾极富于爆炸性,一经引发就释放出巨大能量。1853-1868年,日本用15年的时间,就解决了中国自1840年至1912,用72年的时间才解决的政权更替问题,抓住了机遇,搭上了自主发展资本主义的末班车。

  在中韩两国,解决旧政权历史课题采用了单线式运动方式,往往是一个过程结束之后,再开始下一阶段的过程,很难形成摧垮旧政权的合力,解决政权更替问题,耗费了更多的时间,蹉跎岁月,错失了发展时机。

  3、新兴知识分子力量的差异。幕末日本比中韩两国积累了更多的应变力和突变能量,

  得益于人才梯队的形成和思想学说的活跃。作为商品货币经济冲击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江户中后期日本思想界极其活跃。朱子学、阳明学、古学等旧学说剧烈分化,国学、兰学、经世学等新学说层出不穷,促成近世新兴知识人集团的形成。自16世纪“西学东渐”、欧洲思想第一次冲击东北亚,在中国留下的西学被皇权垄断,日趋萎缩。西学在韩国的命运与中国类似。在日本,兰学在德川时代中后期形成学派,代有传人。

  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西力东渐”,为欧洲第二次冲击东北亚。能否形成顺应世界潮流以变革自强的新兴知识分子集团,具有决定性意义。中韩两国官僚培养之道依然悉遵祖制,科举取士令西学与读书人无缘,难以形成顺应时代的新兴知识分子集团。 日本开港后,思想界加快分化,洋学者人数激增,短时期内,培养了大批人才。据福泽谕吉回忆,1862年福泽曾在伦敦遇到中国某人。问及洋学,某人说中国稍解洋文者仅 18人而已。福泽则说日本乃兰学之世,读英语言书者甚少,但日本国内讲洋文、热心西洋事情者数以千计。[2] 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18人与“数以千计”的近代人才悬殊比例,决定了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起跑线上竞赛的最终结局。

  中日韩三国近代化类型“同途殊归”所造成的发展差距,至今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现实之中。可见,每代人都有自己面临社会历史环境,也都有各自的使命和责任。功过在当代,福祸则事关子孙后代,不可不慎之且勉之。

  注:

  [1] 梁启超:《致大隈重信书》,《日本外交文书》第31册,外务省1936年版,第689页。

  [2] 《福泽谕吉全集》第4卷,时事新报社1898年年版,第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