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摘
  • 宗仁发谈枕边书

      宗仁发,《作家》主编   您的阅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量有意识的阅读是从什么时候起?   宗仁发:我的阅读大约是在1970年代开始,那时还处在找不到书读的环境中。跨过读“小人书”的年龄段后,每找到一本“大书”都如获至...[查看详细]

  • 杨早谈枕边书

      杨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今年3月5日是汪曾祺先生诞辰104年纪念日。河南文艺出版社近期推出的《汪曾祺1000事》选取汪曾祺一生中较能体现个人性格、创作经历的事件,以简洁、准确的语言加...[查看详细]

  • 如何通过史料进行“料史”

      历史学由于其自身的学科性质,史料在研究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史学研究的首要步骤是对史料进行鉴别和处理,而研究者对于史料的选择与认识各有不同,怎么样去用好史料,进一步用史料去研究问题,从史料出...[查看详细]

  • 调研者不要做“井中葫芦”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如何做好调查研究,避免作秀式、“一阵风”式、浅尝辄止式调研?关键在于一个“真”字——要“研究真问题”,更要“真研究问题”。  研究真问题,就要多些高屋建瓴、宏观把握,少些盲人摸...[查看详细]

  • “帝国”化叙事不能解释中国历史

      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在民族解放运动和去殖民化运动中趋于没落的帝国史研究,在西方史学界逐步复兴。他们借鉴后殖民主义、新社会文化史、全球史等理论,重审和书写过去的殖民帝国,由此出现所谓“新帝国史”。然而,一些学者并未...[查看详细]

  •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现代化起源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在近300年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模式的全球话语权被西方所垄断,在“西方中心主义”的裹挟下,引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话语陷阱。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发展中国...[查看详细]

  • 中国智库走出去刻不容缓

      讨论中国智库“走出去”(走出国门)的当务之急不只是继续建议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探究制度、条款与文件的出台。笔者认为,当下同样重要的是,要形成智库行业积极上进的氛围,重燃中国学者的理想与激情,拒绝智库界的“躺平”现象,...[查看详细]

  • 郎景和谈枕边书

      郞景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  您从中学时代就开始阅读大量文学、哲学作品,大学里还是诗社的骨干成员,经常发表作品。您不止是中国作协会员,还是科普作家协会的副会长。能谈谈您和文学的...[查看详细]

  • 亟须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

      在当今国与国之间战略人才竞争的语境下,相比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战略人才问题更容易被忽视。但事实上,在我国关于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中,人文社会科学战略人才力量的建设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实践...[查看详细]

  • 李腾评《宝库山世界历史研究指南》|流动的文明与世界史学科的未来

    《宝库山世界历史研究指南》[美]威廉•H.麦克尼尔等主编陈恒、俞金尧、刘健、郭子林、黄艳红、刘文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1月出版六卷   世界历史与百科全书的兴起  “宝库山”之名源于伯克希尔出版公司的英文名“Ber...[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