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摘报》2023年8月30日第1版。原文载《北京日报》8月23日号
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学术“挂名”何其多

2023-09-27

  近段时间,全国多所高校都在进行学术不端论文清理工作。其中,除了剽窃造假等行为,还有长期以来未受足够重视的“挂名学术”现象。

  所谓“挂名学术”,就是并无实质贡献,却将自己大名堂而皇之署在学术成果之上。此类现象之所以高发,除了学术成果本身的重要性,还不能忽视学术圈长期存在的“学术行政化及权力化”趋向:科研项目的立项、科研经费的申领,以及科研成果的评定,大多由各级行政领导决定。同时,挂名大多与评职称、申报各种“帽子”有关,这也正是学术成果成了“唐僧肉”的重要原因。

  早在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中,“不当署名”就已被正式列入学术不端范畴。对此予以彻底清理,最根本的解决之策,还是改变当前单一僵化的职称评审制度、学术评价导向,代之以科学、合理、多元化的评审体系,尤其是要摒弃“重量轻质”的认定方式。

  (作者:杜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