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摘报》2023年5月31日第6版,原文载《学习时报》5月22日号
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如何理解“理论的彻底”和“彻底的理论”

2023-11-27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著名论断。

  在这里,马克思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引入了一个能动的主体,即人,人民群众。总体而言,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但是,把主体人引入之后,人对理论的需要可能会直接成为实践的需要。马克思指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而思想要力求成为现实,就需要理论能够把人说服了,能够为群众所相信,动员起群众参与到革命实践中去。人民群众直接感知到的是现实的生活,不会盲目地崇拜和盲从于理论。因此,理论要真正掌握群众,自身必须说理透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理论所表达的正是他们自己的现实利益,表达的是他们自己的心声。

  这句话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科学揭示了理论的作用、理论应有的品格及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理论根本功能是说服人、武装人、塑造人。要发挥理论说服人的功能,理论应来自人民生动的社会实践、来自群众感性的社会经验,解释人民实践中的困惑,解决人民实践中的问题。理论的表达要贴近人民的生活习俗,体现人民的话语特点,符合人民的接受习惯。理论的内容要站稳人民的立场,代表人民的利益,回应人民的诉求。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才能说服人民、武装人民,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理论彻底性是科学理论应有的品格。理论彻底性就是理论要面向真问题、揭示真问题的根本及其演变规律,而不能无病呻吟,更不能故弄玄虚。虽然理论的创立是思维的活动,理论成果是智慧的结晶,但是思维活动的对象、创立理论的材料并不是思维本身,更不是什么抽象的概念、范畴或者精神演进的逻辑。恰好相反,思维着的对象只不过是现实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必须抓住现实世界中的真问题展开研究。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这是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彻底性的必然要求。

  理论与实践是相统一的。实践是理论的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生动的实践,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就理论的创立而言的。就理论的功能来看,理论只有武装了人民,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才能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从先后次序来看,似乎是先有实践,再有对实践经验总结形成理论。但实际上理论与实践两者是相统一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不是说理论在实践面前是被动的,甚至是无所作为的,彻底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思想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不只是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它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大趋势,预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前景,是彻底的理论,能够说服人民、掌握群众的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就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成为引导人类向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

(作者:牛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