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谈枕边书
2024-01-25
中国实学研究会已成立三十余年,在实学研究发展中近几年侧重于哪些方面?比如是否在书院文化建设和推动上有所倾向?
王杰:第一个方面是始终坚持以学术为第一要务,积极组织开展以实学为重点的传统文化理论研究与交流,这是立言的层面。我们创办了会刊《中国实学》,目前已经出版了两辑。与清华大学签订博士后合作项目。组织举办了东亚实学高峰论坛、中国实学大会、儒家治道与人类文明国际论坛、中华文化数字化论坛、家庭教育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实学心学气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多场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个方面是自觉秉持实学思想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根本宗旨,大力推动实学理念在各地区、各领域的实践应用,这是立功的层面。积极贯彻中央关于“两创”“两个结合”的精神,策划主办以“汲取历史文化资源,服务当代治国理政”为主题的“实学思想家故里行”活动,努力搭建融政、企、学“三位一体”的协作互动平台,在中央党校举办了启动仪式,目前已经走进了黄宗羲故里浙江余姚、顾炎武故里江苏昆山、李二曲故里陕西周至、二程故里河南嵩县、叶适故里浙江瑞安,把实学、实政、实业有机结合起来,以发挥各方优势,互为依托、相得益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更好更快发展。
第三个方面是大力倡导实学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德行观念,主动参与引领新时代精神标识的锻造形成,这是立德的层面。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倡导“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大力倡导的实事求是、知行合一、躬行践履的实学精神特质一脉相承、赓续不断,“实”字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修养与文化气韵的鲜明精神标识。中国实学研究会大力传播普及贯彻落地实事求是、知行合一、躬行践履的实德精神,主动参与引领新时代精神标识的锻造与新时代价值体系建设,近年来陆续创办了中国实学网、实修实学公众号,组织推进了准能实学书院、孟院实学馆、奥森实学馆等重要项目,批准设立了洪马文化专委会、研学实践教育专委会,推动成立实学文化发展基金,更好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您是领导干部学国学系列活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作为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经常四处讲学,并著有《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领导干部国学公开课》等书。在著书立说讲学等过程中,您有什么发现吗?领导干部对国学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如何?
王杰:我在著书立说讲学的过程中,越发坚定地认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也在不断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当代价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十五大提出了“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十六大提出了“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十七大提出了“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全社会掀起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过去一百年,在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富强及伟大复兴的峥嵘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秉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针,坚持扬弃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原则,并一贯在实践中践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领导干部越来越认识到国学的重大意义与现代价值,认识到国学在提升文化素养、领导智慧、道德修养、治国理政、执政为民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国学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基本方式,也是一种提升领导能力和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对国学的学习呈现出广泛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不同领导干部对国学的理解深度不一,一些领导干部可能更多地关注国学的表层文化和哲学思想,而对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还有待加强,需要更系统深入地学国学、用国学、传承发展国学。
齐鲁书社近日推出您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介绍一下?这部书的出版,有何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
王杰:《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部集体创作的图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丰富思想智慧,这些思想智慧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实现了党的理论上的重大创新,而且取得了实践上的伟大成就,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彰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新时代,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继承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新境界。
本书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切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契合之处,对于我们更深入系统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关系,更好更快地推进“两创”“两个结合”落地落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意义和现实借鉴意义。
您博览群书,又数十年研究哲学,能否谈谈您在读书方面的特点?您有什么阅读方法?
王杰:我读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研究讲学任务,明确阅读的目标、书目与计划。二是注意深度与广度的结合,一方面需要获得深度理解以支持深入研究特定主题,一方面需要广泛阅读以获取多元化的知识和视角。三是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在阅读时保持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估,形成自己的创新性观点。
阅读方法主要有:一是做好规划和预览,根据目的快速选择并预览书籍或文献,了解其大致内容和结构,规划阅读的重点部分与节奏。二是阅读与笔记相结合,在阅读时随时做好笔记,标注关键点、问题点与自己的观点,并定期复习笔记,巩固记忆,深化理解。三是进行分享和讨论,与他人讨论阅读的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有助于深化理解和发现新的视角。
您喜欢读哪一类的书?传统文化是否占相当比重?
王杰:我从小就喜欢文史,特别是历史,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没有改变。所以,几十年来,自己的专业、职业与自己的爱好兴趣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这是我一生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我平时阅读的书籍,几乎都是文史哲方面的书;另外,我还有一个从小养成的习惯,喜欢背诵古代经典的诗词歌赋,这个习惯到现在也没有改变。
您有枕边书吗?如果有,是哪些?
王杰:我有临睡前看一会儿书的习惯,自然会在枕边放一些书籍,当然,这些书籍也是以文史哲类的为主,但更偏重于通俗、知识性,譬如《文史知识》《领导文萃》《月读》《唐诗宋词》《中国五千年历史》《毛泽东诗词》等,当然还有一些休闲、消遣类的生活类书籍。
您会经常重温旧书吗?
王杰:会的,其实枕边书,大多都是在重温,我特别认同“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平时,我也会经常拿出过去读过的书或笔记来翻看,今天再看和过去的感受肯定不一样,譬如,《文史知识》这本杂志,我上大学的时候开始订购,一晃40多年过去了,这本杂志就是我时常阅读温习的枕边书。
如果有机会见到古人或故友,您最希望见到谁?
王杰: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见到所有的古圣先贤与故友,我目前在做《荀子》注释与解读,最希望见到的当然是荀子。当然还希望见到养浩然之气的孟子、忧国忧民的杜甫和精忠报国的岳飞。就是那些为国为民而愿意奉献自己一切的古圣先贤。
若有机会组织宴会,您会请哪些朋友?
王杰:我主要是从事儒家思想研究,如果有机会组织宴会,我想邀请的朋友有很多,但会偏重于儒者,如孔子、孟子、荀子、韩愈、杜甫、白居易、岳飞、陈亮、叶适、范仲淹、顾炎武、黄宗羲、戴震、谭嗣同等人,当然还有很多,我想,应该是不同场合组织不同类型的人吧,但不管哪种场合,我想邀请的人,一定是那些为国为民而愿意奉献自己一切的古圣先贤,一定是以国家社稷利益为重的仁人志士。
假设要去无人岛,可以带三本书,您会带哪三本?
王杰:我仍然会选择以文史哲方面的书籍为主,这个一辈子的爱好不能丢,已经成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如果选择三本书,第一就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或《四书五经》;第二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或古代文学名著;第三就是《毛泽东诗词》。
(主持: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