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中国英国史研究高峰论坛”会议综述

2018-05-02

   2018420日至22日,由中国英国史研究会、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主办,杭州余杭章太炎故居纪念馆协办的“中国英国史研究高峰论坛暨英国史研究会理事会”在杭州成功举行。国内外各高校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对话活动,达成了切磋学术、繁荣学术共同体的愿景。 

 

  近年来,英帝国史的研究一直是英国史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在本次会议中有多位学者进行了与帝国史相关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帝国史研究的方方面面。 

  北京大学历史系高岱教授作了题为《非殖民化与英帝国的解体》的学术报告。首先高岱教授从学术史的角度对非殖民化的概念进行了回顾梳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非殖民化”的不同理解,提出非殖民化应该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他认为,殖民帝国解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非殖民化的过程,我们在使用这一概念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强调非殖民化是宗主国的主观行为,也不能坚持认为非殖民化只是民族主义运动压力下的被动结果,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在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北非等在二战刺激下民族主义运动迅速高涨的国家里,宗主国的撤出与当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确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就那些只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里面才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而言,民族主义的力量和影响比较小,非殖民化可以看成是宗主国所采取的给予殖民地独立的一种主动行为。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负责任的,是打击当地民族独立运动的一种另类手段。接着,高岱教授分析了战后非殖民化和英帝国解体的进程,认为这一进程以1965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可视为殖民帝国迅速解体的时期,后一阶段则是殖民帝国苟延残喘直至最终没落的时期,而前一阶段又可以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此外,高岱教授对殖民地民族独立的原因、帝国衰落的影响等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大学高岱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潘兴明教授以《英帝国衰落中的美国因素评析》为题,分析了非殖民化与英美霸权转移的关系。潘兴明教授认为,在英帝国的衰落过程中出现了美国、德国对其霸权的挑战。相较于德国的直接挑衅,美国的方式显得不那么直接、激进,甚至在欧洲战火燃起后,美国还曾先后两次对英国伸出援手。英国也乐见美国实力的增强,并借助美国的力量挫败了德国等对手。二战后,由于英国实力大损,美国得以接过霸权。而非殖民化可以说是英美霸权转移的最终完成阶段。这个过程中,美国基于获取和维护世界霸权的目的,积极推动自身以及欧洲国家的非殖民化。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就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倡民族自决原则。二战以后,杜鲁门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落实非殖民化的政策措施。当然,美国对非殖民化的立场,会受到其反殖传统、党派政治和冷战形势的影响。这在政策中体现出了一种摇摆性。总而言之,非殖民化以后,英国从一个第一流的霸权国家,成为一个普通的中等国家,而美国成为头号强国,在和平条件下实现了霸权的转移。 


华东师范大学潘兴明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金海研究员以《17-18世纪英属大西洋世界的奴隶制度与废奴运动》为题,深入分析了英属大西洋世界奴隶制度的产生、发展乃至消亡的历史进程,认为英属大西洋世界的奴隶制度是在全球联系日益密切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包括了大量黑人人口的跨地区流动,也包括了不同地区的劳动制度、社会经济特征以及文化观念的相互碰撞和影响。而奴隶制的废除也无法靠单个种族、单个国家的努力来实现。只有通过跨种族合作,进行世界范围的努力,废奴运动才有成功的可能。此外,金海研究员还强调英属大西洋的奴隶制度从产生至消亡都有着跨国、跨地区、跨种族的特点,因此采取地区史的视角更有利于我们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金海研究员

  南京师范大学姜守明教授在《大英帝国主义的建构》的报告中指出,大英帝国的创建并非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且同英国早期民族国家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英国参加早期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对抗西班牙、葡萄牙压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打破西班牙、葡萄牙海外殖民统治的垄断地位,追求民族均等发展机会,巩固新生的民族国家。同时进行殖民扩张也被认为是解决英国国内社会问题的一种手段。姜守明教授进一步指出,英国的殖民扩张不仅有具体的行动,还有相关的理论支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理查德·哈克卢伊特的《向西殖民论》。该理论可以说是都铎王朝时期关于北美殖民活动的最系统的理论。哈克卢伊特也是伊丽莎白时期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扩张活动最重要的鼓吹者,他把向西殖民、向北美殖民视为英国人民的福音,认为在北美开拓殖民地可以为英国提供一个极好的对抗西班牙和探索西北航线的基地,为英国的商品提供原料市场,为穷人和失业者提供一个美好的天堂,还可以扩大新教的影响。姜教授通过上述分析,认为英帝国的建构总的来说是不自觉的,英帝国主要是在民间力量的推动下,为对抗西班牙的压制以及解决国内社会问题而逐步形成的。 

 
南京师范大学姜守明教授 

  安徽大学张本英教授则在《英帝国史上的关税纠纷与贸易冲突》这一报告中,分析了英帝国与其各个贸易对象之间的关税纠纷与贸易冲突,包括英国与美国、英国与欧洲大陆以及英国与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冲突。英美之间早在美国独立后就展开了关税战,且一直持续到1815年。关税战带来的严重不良影响使得英美两国最终在1815年签订了贸易协定,给予对方互惠待遇。与此同时,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贸易关系也十分紧张。拿破仑战争以后,英美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关税纠纷愈演愈烈,这似乎也是英国由重商主义走向自由贸易政策的一个影响因素。到了19世纪中叶,加拿大也加入了对英实行高关税的行列。在报告的最后,张本英教授指出19世纪中叶以后,即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由重商主义向自由主义转变的同时,欧美国家却纷纷对英树起了贸易壁垒,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安徽大学张本英教授 

  上海大学柴彬教授关于《“应用东方主义”与帝国问题相关研究综述》的报告则对西方学者对帝国问题、殖民统治理念的建构进行了梳理,认为欧洲国家帝国主义某种程度上是以东方主义指导的,其对殖民地的统治理念带有东方主义的色彩。应用东方主义指的就是把东方主义的理念政策化、实践化,这其中涉及了殖民国家主导的知识创造、殖民地的治理和法律等各个方面。英国殖民者对待印度土邦王公的政策以及种姓制度的态度就是这方面很好的说明。 


上海大学柴斌教授

  杭州师范大学施华辉博士则作了题为《旧梦重温——后冷战时代英帝国话语的复兴》的报告。施博士以“英联邦运动会”、“罗德斯必须倒”等事件所引起的英帝国历史争议为切入点,对后冷战时代英帝国话语的复兴作了分析。施博士指出后冷战时代美国、英国基于地缘政治、全球治理的考虑,出现了英帝国话语的复兴,这其中包括了帝国治理的合理性、文明教化的使命、盎格鲁人的特殊性和优越性等因素,它们大多源自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帝国主义。这恰好印证了伦敦国王学院理查德·德雷顿教授所说的:“19世纪末的英帝国话语受到了1950年代后学院内历史学家的批判,但它们在大众、政治空间中从未得到很好的清理,它们依旧存活在舆论环境中。” 

 
杭州师范大学施华辉博士 

 

  民族国家的兴起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可以说是英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主题。因此民族国家构建、政党政治等话题也受到了是学者们的关注。 

  南京大学刘成教授在题为《英国第二次议会改革与两党政治》的报告中探析了英国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与两党政治的关系,认为议会改革的成功离不开两党中的任何一个。刘成教授指出,1832年以前英国的议会与政党政治是贵族化的,缺乏民众的参与,这种情况虽然在第一次议会改革后有所改善,但选民的数量依然很少。到了第二次议会改革以后,英国议会的选民数量迅速增长,达到了200多万。可以说,第二次议会改革成了英国议会政治的分水岭。接着,刘成教授围绕这次改革中两位重要的政党领袖——格莱斯顿和迪斯雷利展开讨论,指出这两位不同政党的领袖虽然在很多方面有着针锋相对的见解,但是也有着很重要的共性。那就是两人都出身于中产阶级,本质上都希望按照中产阶级的需求来改革英国议会和英国政党。这个共性在第二次议会改革的具体进程也有所表现。第二次议会改革方案最初由自由党于1866年提出,随后被保守党推翻,而保守党提出的新议案经过格莱斯顿在议会上的修改最终反而比原先自由党的议案更加激进。这似乎表明,这两位政治家除了表面上的敌对,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刘成教授认为这一点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重视。 

 
南京大学刘成教授 

  河北大学张殿清教授在题为《民族国家构建视角下的中古晚期加莱研究》的报告中则着眼于加莱这个地区,并将其放到欧洲整体的历史中进行考察,探讨了加莱与英国民族国家建构的关系以及英国中古时期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 

 
河北大学张殿清教授 

   

  英国历史上的城市与环境问题也是近年来学界所关注的重要话题。南京大学陈日华副教授、清华大学梅雪芹教授在本次会议中分别就英国城市史、环境史作了学术报告。 

  南京大学陈日华副教授在题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志的书写范式》的报告中,以收集的四五百部城市方志为基础,从方志学的角度探讨了近代以来英国城市的书写方式,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原始文本发现当时的城市文化,了解当时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自我认知、城市地方史书写出现的原因以及城市史书写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意向。随着城市的发展,到了1819世纪城市方志的书写人群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由1617世纪的乡绅扩展到了包括政治家、教士在内的更广泛的群体。此外,这一时期的城市史书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新城市城志的大规模增加,这显然与当时新兴工业城市的兴起有关。而这些新的城志反映了新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认知以及对城市历史的重新建构。 

 
南京大学陈日华副教授 

  清华大学梅雪芹教授作了题为《回归土地——关于历史上英国圈地问题的再认识》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梅雪芹教授结合霍斯金斯《英格兰景观的形成》一书以及自身对于环境史研究的心得对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些认识的核心思想就是回归土地。其中,梅雪芹教授提到的第一个方面,就是要站在长时段的角度来系统分析被圈土地的类型。根据霍斯金斯的论述,英国的圈地早期主要是圈占荒地、自成土,到了后期尤其是议会圈地时期,圈地主要是对中世纪耕作的条田的再利用。而圈地的方式也不仅仅是驱赶、驱逐,也有人们间互相的协作和商议。第二个方面,梅雪芹教授强调了关注土壤性质的重要性,认为对土壤性质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什么样的土地适合什么的用途,从而加深对圈地的认识。最后,梅雪芹教授介绍了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学思想及其在霍斯金斯一书中的相关体现。通过以上的介绍和分析,梅雪芹教授认为关注土地本身,有助于丰富我们对圈地运动的认识。 

 
清华大学梅雪芹教授 

   

  本次论坛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开辟了中国英国史研究的对话专场。21日晚,在杭州师范大学张卫良教授的主持下,本次论坛学校会场举行了一场题为“英国史与英帝国历史及其遗产”的对话专场。本次会议与会代表以及杭州师范大学200多名学生参加了对话专场活动。北京大学高岱教授、南京大学陈晓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孟广林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刘景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金海研究员以及清华大学梅雪芹教授就当下英国史研究的现状与热点、英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英帝国的衰落及其历史遗产、英国脱欧、英国生态环境史研究等诸多问题展开对话,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此外,在互动环节,学生向对话嘉宾提出问题,现场气氛热烈。此次对话专场引发了学生对于我国英国史研究的热烈反响。 

 
“英国史与英帝国历史及其遗产”对话专场 

 
清华大学梅雪芹教授发言并与学生互动 

 
学生上台向对话嘉宾提问 

  (供稿:黄杭磊,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