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罗马行省土地管理与开发诸模式:主要问题与研究方法

2019-06-10

——英国雷丁大学安娜丽莎·马尔扎诺教授在世历所作学术讲座

  2019年5月14日上午,应世界历史研究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邀请,著名罗马史专家、考古学家,英国雷丁大学古典系教授安娜丽莎·马尔扎诺(Annalisa Marzano)在该所发表题为“罗马行省的土地管理与开发诸模式: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的学术报告。胡玉娟研究员主持报告会。

  安娜丽莎·马尔扎诺曾任雷丁大学古典学系主任以及经济史中心主任,雷丁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伦敦文物学会会员、英国高等教育学院资深会士、赫尔库兰尼乌姆协会董事,牛津大学布雷齐诺斯学院研究员,牛津大学罗马经济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其研究领域为罗马社会经济史及罗马考古;代表性著作有《意大利中部的罗马庄园:社会经济史》(Brill,2007年);《Harvesting the Sea:罗马时代地中海海洋资源的利用》(牛津大学出版社,2013年),《地中海区域的罗马庄园:自共和晚期至晚期古代》(剑桥大学出版社,2018年)。马尔扎诺教授曾参与多项环地中海考古项目,曾在意大利、利比亚及埃及进行考古发掘,担任庞培城“加洛琳皇后古宅”挖掘项目负责人(Casa della Regina Carolina Project)。今年5月,安娜丽莎·马尔扎诺首次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在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北京中心举办多场学术讲座。

  马尔扎诺教授介绍了近年来她在意大利中部和地中海区域的罗马庄园考古和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取得的新成果。凭借在考古实践中积累的大量数据,她修正了罗马行省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些固有的观点和理论模式,概括出罗马征服者在行省开发土地过程中的一般步骤,发现罗马征服与“罗马化”农场、庄园的出现之间存在着时间差。据此推断,罗马征服者开发新领土的第一步不是建立殖民地,而是进行筑路、架引水桥等基本设施建设。针对行省城镇规模较小,与其经济实力不符的考古学现象,她认为这是因为行省的剩余产品、自然资源和财政收入被帝国中心抽干,如同“百川东流”,由地方精英转移到意大利本土,投资帝国政治所致。她深入阐释了罗马中央权力机构如何推动帝国经济发展的机制;主张应辩证地看待帝国一方面抽干了行省资源和财政,另一方面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授予公民权等,给行省居民带来了福利与实惠。最后,她依据意大利北部、高卢、西班牙的考古学证据,质疑“奴隶制大庄园经济”的理论框架,认为“庄园”不是被罗马征服者引进到行省的一种奴隶制生产方式,农场与庄园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生产中心,并不存在明显的经济分工。

  与会者包括世界历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大家围绕罗马公民土地继承权,罗马人的军事义务与土地分配的关系庄园与农场的本质区别,行省居民接受或抵制“罗马化”生产、生活方式的考古学证据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从比较研究的角度,进一步思考古代埃及、拜占庭、古代日本、汉代中国与古代罗马在帝国征服与庄园经济发展模式方面的异同。

  (胡玉娟供稿 孙洁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