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研究所举办“如何研究中东欧历史”学术讲座
2020-12-18
2020年11月2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计划”俄罗斯东欧史重点学科与中保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组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观通楼琼山厅举办学术活动,邀请世界历史所马细谱研究员做题为“如何研究中东欧历史”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俄罗斯中亚史研究室主任王晓菊研究员主持,世界历史所党委书记罗文东研究员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来自俄罗斯中亚史研究室、“一带一路”史研究室、全球史研究室、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研究室、《世界历史》编辑部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20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活动。
罗文东书记对马细谱老师应邀做学术讲座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世界正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背景下,苏联东欧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动新时代苏联东欧史研究和学科建设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苏东国家社会主义史”已被列为“十四五”时期世界历史所重点研究项目。俄罗斯东欧史学科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苏联东欧史学科体系,深化对苏东国家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总结社会主义历史中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为我国的现实发展服务。
马细谱研究员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中东欧历史研究。首先,他回顾了从初入世界历史所工作至今几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中东欧历史的治学之路。马老师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敬业精神和科研态度令人折服。谈及当前中东欧历史研究状况时,他特别强调,研究中东欧问题要抓住两个“重点”,一是重点地区,二是重点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方向,才能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其次,马细谱研究员详细讲述了中东欧史研究的态度和方法。他语重心长地说:做学问必须有“恒心”,对学术研究要矢志不渝,切勿动摇信念。同时,做学问应有“信心”,从事科学研究应当树立信念,甚至有舍我其谁的态度,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此外,做学问当有“责任心”。学者需对自己的学术研究负责,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他还幽默地谈到,心情不佳时喜欢遨游书海,做学术研究可以使人忘却烦恼。最后,马细谱研究员分享了著书立说方面的个人体会和经验。他指出,完成一部学术著作的首要任务是收集材料,掌握充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是学术研究的关键。在写作过程中,他提倡“先易后难”,即先完成相对容易的部分,后攻克难点内容,如此可显著提高写作效率。
马细谱研究员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有趣,问答环节气氛热烈。与会人员均表示,聆听本次讲座获益匪浅,且意犹未尽。
(世界历史系 娄益华 供稿,综合处 陈蓉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