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大学历史学院,2021年12月24日
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刘金源教授组织开展“欧美国家治理现代化模式及其启示”系列讲座

2021-12-26

(原文标题:刘金源教授组织开展“欧美国家治理现代化模式及其启示”系列讲座)

  2021年12月,在国家级外专项目支持下,历史学院刘金源教授组织开展“欧美国家治理现代化模式及其启示”系列学术讲座。12月9-23日,在刘金源教授主持下,英国牛津大学保罗•贝茨(Paul Betts)教授、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奎亚多•阿巴蒂斯塔(Guido Abbattista)教授,通过腾讯会议做了四场精彩的学术演讲,来自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四十多家单位的数百位师生在线参加了讲座,并通过在线问答形式与两位外国学者进行了深度交流。

图1 :保罗•贝茨教授

图2 :奎亚多•阿巴蒂斯塔教授

  12月9日,第一次学术讲座如期进行。保罗•贝茨教授作了题为“浴火重生:1945年以后欧洲文明的重塑”(Rescue Mission: The Re-Civilization of Europe after 1945)的第一场报告,主要介绍了二战之后欧洲文化重塑的过程。保罗首先谈到,二战使欧洲社会遭到空前破坏,“文明重塑”成为战后的一种“使命”。基于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和阿诺德•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等论述,他指出,对文明命运的关注与其说是和平与繁荣的产物,不如说是破裂、脆弱和改革推动的结果。以德国、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为例,保罗•贝茨教授介绍了二战后的人道主义援助、科学艺术、福利政策、去殖民化浪潮等方面的发展,展示了欧洲国家重塑文明的基本状况。

  12月13日,保罗•贝茨教授作了题为“1960年代欧洲社会运动与文化转型”(Social Movements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1960s’ Europe)的第二场报告,主要论述了20世纪60年代欧洲青年文化思想的变化,阐释了欧洲社会文化转型的基本概况。保罗介绍了二战结束后欧洲社会发展面貌,包括经济繁荣状况、技术民主、消费主义和大众媒体等方面。同时也指出,在去殖民化浪潮涌现、美苏冷战以及女权运动兴起的环境下,青年人思想观念发生很大改变,包括选举权意识、教育理念、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等。最后,保罗•贝茨教授谈到,相比于60年代,70年代的思想观念和行动又出现一定转变,如“宗教回归”现象、多元文化主义的批判等。

  12月16日,奎亚多•阿巴蒂斯塔教授作了题为“近代早期欧洲的全球航行(1500-1850)”(European Early-modern Global Navigation, 1500-1850)的第三场报告。他介绍了近代早期(16-18世纪)全球化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重点论述了商业性质的跨洋航行,特别探讨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航行历史,以及其在早期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的基本作用。他指出,航行日志等资料能够反映出航行者们的思维和观点,并能够揭示出他们的独有特征和处境,因此航行日志是重建近代早期商业航行模式图的重要数据来源。

  12月23日,系列学术讲座迎来尾声。奎亚多•阿巴蒂斯塔教授作了题为“近代早期欧洲全球海洋网络的数字史呈现”(A Digital History for Representing European Early Modern Global Maritime Network, 1500-1850)的第四场报告。奎亚多重点介绍了“全球海上航线”项目采用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并展示了航行路线数据库的具体操作过程。他指出,“全球海上航线”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欧洲全球航行的历史地理数据库,主要聚焦于16世纪到19世纪间欧洲在海外的商业航行路线。具体目标包括:其一,建立早期商业贸易航线的地理参考系统,追踪从帆船时代到蒸汽时代航行路线的演变;其二,将航行日志作为储存信息,实现对航行历程的故事叙述。他提到,该项目是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英国东印度公司航行日志等原始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具体而言,基于船舶出发或返程地点和时间、航行持续时间、航行距离、平均速度等地理参考数据和时间参考数据,绘制出多段线航行路线图,实现历史数据的地图可视化。最后,他强调到,诸如“全球海上航线”这样的项目,有利于促进我们从空间、视觉或数字技术等新视角认识早期商业全球化。

  在四场学术讲座中,师生们积极与两位教授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就欧洲文化转型背后因素、全球化与文明互动、GIS技术与历史学的结合等相关问题展开谈论。保罗•贝茨教授和奎亚多•阿巴蒂斯塔教授均做出细致并具有启发性的解答。刘金源教授对此次系列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对两位教授精彩而生动的演讲表示衷心感谢。此次系列讲座学术活动圆满成功。

(供稿: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