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所邀请刘欣如教授作丝绸之路历史系列讲座第一讲
2022-03-15
2022年3月9日上午,美国新泽西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刘欣如应邀在线上作了题为“丝绸之路研究的地理范围和地形概况”的讲座。本讲座系“丝绸之路历史”系列讲座第一讲,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世界历史研究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一带一路”史研究室共同主办。
“丝绸之路历史”系列讲座分为12讲,分别为:1.丝绸之路研究的地理范围和地形概况;2.草原通道;3.草原与沙漠绿洲接通;4.贵霜帝国游牧政权统治农业社会;5.罗马市场;6.地中海东岸丝绸纺织工业;7.波斯艺术风格;8.粟特农业社会和商业网络;9.拜占庭帝国的丝绸礼仪制度和丝绸业和基督教向欧洲的传播;10.佛教和基督教的传道活动是丝绸贸易的推动力;11.伊斯兰教进入丝绸之路;12.海洋丝绸之路的兴起。刘欣如教授将通过此次系列讲座全面系统地总结、梳理丝绸之路的历史,介绍和分析国内外丝绸之路史研究的新发现、新资料、新方法和新观点。
在第一讲中,刘欣如教授对丝绸之路历史舞台上的大致动向作出梳理,为“丝绸之路历史”系列讲座搭建总体框架。
讲座伊始,刘欣如教授从历史发展角度对丝绸之路研究涉及的地理范围及地形地貌进行了概括性总述,提出在多样化的地理特征下,不同生态环境中的人群在南北方向进行的物质、人员流动,刺激了东西方的交流互动。这些活动最终促成了连接地中海和东亚的海上通道、沙漠通道和草原通道。
在草原上,首先掌握骑马技术的是斯基泰人,又称沙卡人、塞人(塞种人),属于印欧语系民族。公元一千纪前后,他们在欧亚草原西部称霸,以尖顶帽为共同特征。其艺术形象多以草原动物为原型,同时接受附近农业文明的艺术风格。斯基泰人游牧部落与山林民族交流十分频繁。从其首领墓地库尔干(Kurgan)来看,斯基泰人分布相当广泛,他们自有一套游牧经济体系,并以自产的牧业产品与山林社会换取生活所需;同时双方也存在活跃的人员流动。例如巴泽雷克斯基泰人墓葬(Pazyryk burials)距离阿尔泰山相当近,可见其与阿尔泰山山林民族关系之密切。斯基泰人的库尔干不仅起着仪式中心的作用,也是一种对弱势部落的威慑。
阿尔泰山以东的蒙古草原游牧民族,文化上与阿尔泰山以西有很大差别。他们以鹿石标志首领,语言可能属于阿尔泰语系。之后在蒙古草原活跃的匈奴人、乌孙人等很可能是其后裔。随后匈奴、月氏、突厥、回纥、吉尔吉斯、蒙古等民族先后称霸草原,他们从蒙古草原起家,掌控阿尔泰山铁矿资源,并逐步向西南扩张。这就是草原丝绸之路的典型模式。
而沙漠绿洲通道以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商道连接各个绿洲,绿洲则为来往商旅和宗教人士提供补给。汉代开始,中央政府在河西走廊建立军屯制度,这一制度逐渐扩展到玉门关之外,又促进了塔里木周边绿洲的农业发展。随着河西走廊农业基地形成,周边出现佛教遗址,军屯也逐渐演变成丝绸之路的中转重镇。河西走廊向西是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绿洲和塔里木盆地绿洲,它们倚靠雪山融水形成,经济上属于半农半牧,丝路重镇库车和富裕的费尔干纳盆地(Ferghana Basin)是其代表。再向西是地中海以东阿拉伯沙漠和叙利亚沙漠的商栈城市,如佩特拉(Petra)、帕尔米拉(Palmyra)。这些绿洲彼此相连,构成丝绸之路上的沙漠绿洲通道。
丝绸之路东西两端及南部三个方向的农业国家是其主要市场和货源地。其中包括从汉到唐的中国中原帝国、罗马帝国、帕提亚帝国、萨珊帝国、贵霜帝国、笈多帝国及所谓“五印度”、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总体来看,在生态区域间的人群和物质的流动,推动了东西方向的流动。山林部落向草原的流动,草原部落向农耕绿洲和大型农业社会的移民,都是丝绸之路的动态展现。
最后,刘欣如教授谈到关于地中海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和沙漠通道中的重要商栈城市,如尼罗河入海处的亚历山大里亚、东非海岸的贝荷尼斯(Berenice)、西亚的佩特拉(Petra)和帕尔米拉(Palmyra)、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Ai Khanoum)等,都具有典型的希腊化风格。通过这些城市,地中海地区与中亚的阿富汗沟通。
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一带一路史研究室、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的研究人员、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参会人员与刘欣如教授就斯基泰人的文化元素、民族象征物、瓦希商路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 张璐供稿,吕厚量、张璐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