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2022年12月21日
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讲座纪要|郭丹彤:埃及对外交往视域下东地中海共同体的形成

2023-02-27

  2022年11月11日厦门大学历史系南强世界史系列讲座邀请到上海大学郭丹彤教授发表题为《埃及对外交往视域下东地中海共同体的形成》的专题讲座。郭老师的讲座题目立足于她对古代埃及对外关系及其所处的东地中海整体多年以来的研究和思考,将从埃及对外交往的角度,将古代东地中海共同体的形成分为了四个阶段,首先是萌芽,然后是发展,随后是重组,最后是形成。由于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庞大,郭老师在讲座中主要是涉及的是最后的形成阶段,同时对前三个阶段进行了简要的梳理。

  在讲座的开始,郭老师对题目中提到的东地中海世界、共同体和古代埃及对外交往视域三个概念进行了厘定。东地中海世界所指的即是包括亚洲的伊朗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黎凡特、塞浦路斯、小亚细亚,非洲的埃及、利比亚及欧洲的希腊罗马等地区在内的广阔土地。共同体则是基于自主的目标和自主认同,并且能够让成员体验到归属感的群体。其中既包括了经济和文化共同体,也包括了政治共同体,经济和文化共同体是政治共同体的基础,政治共同体则是它们发展的最终形态。古代埃及的对外交往视域萌芽于阿玛尔纳时代,在拉美西斯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第三中间期经历的震荡和重组,在波斯帝国时期最终形成。接下来,郭老师将共同体分为经济、文化和政治三方面来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货币、贸易体系与经济共同体。在对贸易体系进行讨论之前,首先勘定了货币的概念。货币的一般形式是金银等贵金属或用其制成的钱币。早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第三王朝时期,人们就使用白银来进行经济活动。东地中海地区最早的货币出现于吕底亚,因其上印有狮像被称为狮币,这样的制度被之后的许多国家继承下来。

  到波斯时期,其货币实行双轨制,帝国中央可以铸造金币和银币,行省总督只能铸造银币,并且其成色不能超过中央的银币,在这样的基础上,大流士三世统一了度量衡体系。随后,郭老师谈及了贸易体系的问题,贸易体系最早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两河的乌鲁克文化扩张期,这对埃及文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随后公元前24世纪的埃博拉时代和公元前18-17世纪的马里时代都体现了不同时期贸易体系的逐步发展。发现于埃赫那吞的新都埃赫塔吞的阿玛尔纳信件与赫梯首都哈图沙遗址发现的赫梯语文献以及黎凡特的乌伽里特发现的档案一同展现了公元前1600-1200年东地中海地区的贸易时代,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阿玛尔纳时代。在阿玛尔纳时代之后,贸易的主体从埃及人与巴比伦人转换为了腓尼基人,他们建立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公元前8-6世纪希腊人也一同进行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在埃及境内也有一个属于希腊人的居住点瑙克拉提斯城。几乎与此同时,波斯也开始兴起,波斯国王通过完善交通网络将国内的贸易体系统一在中央的领导之下,加之以统一的度量衡,从而促进了东地中海世界的繁荣。这一时期的贸易伴随着战争,帝国统治下包税制的出现也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东地中海的经济共同体开始形成。

  第二部分是语言文字、宗教政策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首先在阿玛尔纳时代,阿卡德语成为了东地中海世界的国际通用语言。到公元前8-6世纪时,亚述帝国成为了东地中海世界的主宰,阿拉米语也就成为了另一个国际通用语言。到了波斯帝国时期,帝国统治了不同文明的地区,因此多种语言在此共存,波斯帝国时期的铭文大多以埃兰语、阿卡德语的巴比伦方言、古波斯语三种语言书写,其范例就是贝希斯敦铭文。

  在宗教方面,琐罗亚斯德教成为了波斯帝国的国教,信奉的主神是阿胡拉·马兹达。虽然总体而言琐罗亚斯德教是一神教,但是波斯并没有因此强迫境内的其他民族抛弃原先的信仰改宗。与之相反,波斯允许其他民族继续尊奉自己的主神,并通过一系列手段确保了宗教宽容政策的施行。另外,波斯也促进了波斯神祇与其他地区神祇的融合。但当地区叛乱发生时,波斯统治者也会采取雷厉风行的手段打击这些反抗者的宗教。

  第三部分是政治共同体的形成,在对其进行阐述前,郭老师首先讨论了邮驿系统,它是政治共同体形成的物质条件。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主要城邦之间和埃及沿叙巴地区北上直到贝鲁特就有初步的交通网络。亚述帝国首创了御道,公元前788年阿达德尼拉里三世赏赐阿速尔神庙土地的敕令是第一篇提到御道的文献。这些道路促进了中央与行省的沟通,同时也有助于亚述发动军事征服行动。波斯时期的邮驿系统则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波斯形成了新的道路网络,不仅在陆路上有三条御道,同时在海路上也重新开辟了尼罗河—红海运河,将尼罗河、红海和波斯湾串联了起来。

  道路的建设维持了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的有效管理。在邮驿系统之后,郭老师介绍了影响深远的行省制度,它是政治共同体形成的组织准备。在波斯帝国之前,阿卡德王国是行省制度的首创者,它设立了30个行省。到乌尔第三王朝时,行省被分为内行省、外行省和附属国三个圈层,之后的许多政权也延续了这一制度。亚述波斯在灭亡亚述之后继承了它的行省制度,从大流士三世开始确定了行省的固定税额,行省在平时要为中央提供徭役,在战时要提供海军和陆军。波斯的行省的数量和规模始终处于动态调整之中,行省由波斯人担任总督,但在地方管理上主要保持当地传统,因此形成了中央政府绝对威权和地方行省相对自治的平衡体制。总体而言,行省制度维持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一制度也为之后的塞琉古帝国和罗马帝国所继承,并最终发展为现代各国都统一采用的一项基本行政管理制度。

  最后,郭老师对整个讲座的内容做了一个总结,古代东地中海世界由于其地理上的紧密联系而在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丰富的互动,经济上他们使用类似的货币,并通过多种多样的经济交往组成了经济上的有机体。文化上,阿玛尔纳时期的阿卡德语成为了东地中海世界的国际通用语言,到亚述时期又增加了阿拉米语,波斯更是以兼容并包的形式允许各民族的语言宗教在国内并行不悖。政治上的东地中海世界在亚述帝国时期就已趋近成为一个共同体,发源于阿卡德王国的行省制在之后的时间里被各国效仿,波斯帝国用行省制来管理整个国家,并通过继承发展亚述时期的道路建设来确保对边缘地区的控制。

  郭老师的讲座囊括了整个上古时期的东地中海世界,为我们梳理了这一时期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波斯帝国通过借鉴吸取埃及人、亚述人和迦勒底人的统治经验并自己发展出一套卓有成效的经济、文化、政治策略,从而成为东地中海世界各个文明独立发展的集大成者,我们也可以从中吸取适用于当代的宝贵经验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也能够为我们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一些启示。最后,郭老师解答了与会同学的疑问,也使听众对上古时期东地中海共同体的形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作者:李洹;审核:曲天夫、马一舟、雷智淋、李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