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世界史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纪要丨孙一萍:情感史的理论演进与研究方法
2023-07-19
2023年5月16日上午十点,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孙一萍教授应邀在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学术论坛作了题为《情感史的理论演进与研究方法》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詹娜主持,初庆东、阮芬、罗冠群等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孙一萍教授借用《奥赛罗》的“暴怒”,引入了情感史的概念。情感史的研究目的是解读情感背后的历史意义,有助于理解某些社会的权力关系、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
讲座的第一部分,孙一萍教授介绍了情感的概念,这一概念早就引起了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罗马哲学家塞内卡等的关注和讨论。查尔斯•达尔文认为,情感是作为一种习惯存在的。威廉•詹姆斯认为,情感是一种身体征状。认知主义者认为,情感是一种思维,是始于评判,并继而产生行为、生理反应以及主观感受的进程。情动理论的主要倡导者西尔万•汤姆金斯反对认知主义对情感的观点,认为其过于理性,要求恢复非理性的地位,认为在情感之前存在某些东西,甚至可能是与情感完全分离的,这就是情动。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情感是习得的,是被制造的,人们在表达一种情感时,是在扮演一种角色。
第二部分,孙一萍教授谈及了情感史的主要研究方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史学分支,情感史经历了一段长期和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现代历史学家对情感的探讨可以上溯至 20 世纪初,其中荷兰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 Johan Huizinga) 于 1919 年出版的《中世纪的秋天》一书堪称情感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他认为中世纪的人缺乏理智,如孩童般不加掩饰地宣泄情绪,相比之下现代人能自觉有效地克制情感冲动。最早呼吁对情感史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是法国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 Lucien Febvre) 。1941 年,他在《经济和社会史年鉴》上发表《情感与历史: 如何重建过去的情感生活》一文,号召学者们对人类的基本情感及其表现形式开展一场大规模的集体研究,并且坚信这一极具魅力的研究将带来惊喜。德国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于1939 年出版《文明的进程》,他继承发展了赫伊津哈的观点,认为“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们学会控制情绪的过程,这一观点成为 20 世纪西方学者研究情感史的主要范式。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感开始被纳入历史学的范畴。彼得•斯特恩斯提出了“情感规约(emotionology)”的概念,即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中可定义的群体,对基本情感(basic emotions)及其恰当的表达所持的态度或标准。威廉•雷迪提出了“情感表达(emotives)”,他将其理论应用于近现代法国情感史的研究,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情感革命;大革命是情感避难所的胜利。芭芭拉•罗森宛恩提出了“情感共同体(emotional communities)”概念,这一概念在法国学界影响很大。此外,还有“情感表演(emotional performances)”的概念,格德•阿尔托夫将情感展现(emotional display)视为戏剧化、仪式化表演,他影响了克劳斯•奥斯切马的研究勃艮第“戏剧国家”和多丽丝•科莱什的研究路易十四宫廷中表达的“快乐的社会”情感。
接下来,孙一萍教授介绍了法国学界的情感史研究,主要有吕西安•费弗尔、雅克•勒高夫、阿兰•柯尔班、达米安•博盖及其合作者皮罗斯卡•纳吉。以费弗尔为代表,年鉴学派从创立之初就表现出对心态的偏好。同时,第三代“年鉴”史学家雅克•勒高夫也指出,想要全面地理解中世纪的西方社会,就必须探究当时的人如何感知中世纪的物质、社会和政治现实。达米安•博盖在“情感共同体”的基础上提出可“神启情感”的概念。
第四部分是史料问题,孙一萍教授以斯特恩斯、雷迪、罗森宛恩、阿尔托夫的史料运用为例,指出学界对情感史研究史料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的区别、实验室数据的使用、虚构性史料的取舍。
最后,孙一萍教授介绍了情感史的现状与未来,包括情感史博客网站、情感史专门研究机构、情感史丛书系列的出版、情感史刊物以及中国学界的情感研究。近年来,情感史不仅成为西方权威史学刊物、出版社和学术会议的常见议题,发展成为历史学与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并与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宗教史和文化史等传统史学领域有着紧密联系的新兴史学分支。在国内情感史研究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孙一萍教授鼓励同学们去了解、探索,并对此进行研究。
在提问环节,孙一萍教授对在场师生的疑问进行了细致地解答,交流气氛十分热烈,讲座在师生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谢欣雨;初审:詹娜;编校:周璐颖;审读:魏文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