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华教授应邀在世界史所做“文明四论”讲座
2023-07-27
2023年6月9日,由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和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专题讲座“文明四论:本体、比较、互动、互鉴”,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320会议室举行。讲座由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刘景华教授主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刘健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罗文东研究员出席讲座并致辞。
罗文东指出,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次讲座主题鲜明,深刻契合当前我们开展文明史研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工作重点。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我们“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文化强国论坛开幕的贺信中再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作为世界史研究者,我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贺信为指南,干在实处,努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一份力量。本次讲座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活动,对推动世界文明史,特别是中华文明史研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世界历史研究所“登峰战略”优势学科“世界文明史”学科建设也有重要借鉴价值。他祝愿讲座圆满成功,并希望世界历史研究所与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世界文明史及中华文明史研究上升到新高度。
讲座伊始,刘景华老师首先以对过往研究生涯的回顾与思考引入讲座主题。他指出,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中世纪史,尤其是城市史与经济社会史。导师吴于廑先生的整体世界史观引发了他对世界史与文明史的思考,并在世界文明史这一研究方向上不断深入,于2022年成功申报中国历史研究院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世界历史上主要文明之间的比较、互动与互鉴研究”。本次讲座的内容就是对该项目的四个子课题的基本构想:文明本体、文明比较、文明互动与文明互鉴。
为什么要以文明为主题?刘景华老师在引言部分从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社会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解答。他指出,“文明”一词通常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标志社会进步的程度,其二是指历史文化单位。同一文明形态可以在多种国家存在,而同一国家也可能存在多种文明,世界历史实际上是多种文明体历史的结合。对文明史进行深入研究,从学术价值而言,有利于勾勒世界文明发展全貌、把握文明发展进程;从现实意义而言,既是进行国际交往的需要,也有助于我们从不同文明的比较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建设中华文明;从社会意义而言,对世界文明史进行研究,从中获得历史启示,才能摆脱历史局限,从历史中跃升,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讲座的第一个问题为“文明本体论”。刘景华老师认为,要进行文明的比较、互动研究,就首先要对文明本身的特性有所认识,研究文明本体是开展后续研究的必备前提。文明本体由一整套价值观念和行为体系组成,人类文明有基本的共同点。但每个文明各有本体特征,文明本体是各文明的灵魂,为各文明提供了最广泛的身份认同标准,是区分文明的主要标志。除非文明本体主动适应和调整,否则任何外力改变文明本体的斗争都不会有太大收效。正是因为文明各具特色与长处,才有必要进行文明比较,才使互动和互鉴成为可能。关于文明本体如何形成,刘老师从文明发生、演化的历程角度进行了阐述,即文明出现之时,自然条件起较大作用,常决定文明发展方向。自然条件对文明发展的影响是双面的,它通过影响人类的生理与心理、制约人类获取物质资料的手段,促使人类产生不同文化形态,古代两河流域、埃及、中国南北方、印度等地区稻作与麦作农业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随后,在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其本体不断嬗变,不断凝练、扬弃、丰富,随时代变化而吐故纳新,也不断受到其他文明本体的影响。我们需要正确对待并发展文明本体,对从历史中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对他者的文明因素,我们应包容互鉴,汲取有益经验,拒斥有害内容,追随时代步伐,对文明本体进行主动性地创造调整和更新。
讲座的第二个问题为“文明比较论”。刘景华老师详细阐述了文明比较的内容、我国中外文明比较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现有文明比较研究的不足与进行文明比较的可行方法,并举例说明。文明比较需要对各文明的不同特色、特征、发展路径、模式等进行比较,既认识世界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文明之间的差异性与文明进步的曲折性,也认识文明之间的相通性。我国先后在新文化运动与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两次中外文明比较高潮。目前的文明比较有两种模式,一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横向共时性比较,二是同一文明的纵向历时性比较。刘老师展望了第三种路径,即横纵结合,譬如两种文明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比较。目前文明比较研究的不足体现在:局限于特定地区,缺少纵向比较;更多地强调共同性而对文明之间的差异性认识不够。刘景华老师提出,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进行文明比较。宏观的文明比较是指对不同文明之间的整体性比较,也包括子文明与母文明之间的比较与同一母系的派生文明之间的比较,如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中华文明与印度河流域文明、西欧天主教文明与东欧东正教文明、美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美国文明与拉美文明之间的比较。微观的文明比较是指就文明的某些方面进行专题比较,如比较中西不同文化精神,了解双方在真善美观念上的不同认识。再比如,比较近代日本文明与西欧文明,可以用来分析为何近代日本学习西方成功而摆脱被侵略的命运;等等。
讲座的第三个问题是“文明互动论”。刘景华老师详细论述了文明互动的含义、意义、国内外文明互动研究历程,列举了世界文明史上著名的文明互动现象并对此进行分类和分析。文明互动,包括双向的和单向的,大都是各种条件所造成的自发的主客观行为。互动方式多样,有和平与暴力,有直接与间接。国外对文明互动进行自觉性研究始于20世纪,代表学者有汤因比、麦克尼尔、亨廷顿等,各有其研究重点。国内对文明互动的研究则集中在中外交流史和世界史领域,前者起步较早,如对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世界史领域的代表性学者有吴于廑、马克垚、彭树智等,互动是研究主题。世界文明史上著名的互动现象多发生在共时性文明之间,如游牧民族对农耕文明的三次大冲击、中西通过陆海丝绸之路的交通交往交流、西方人对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征服等;亦存在单向的先在文明对后来文明的影响,有同一地域的影响,如古典文明对五世纪以来欧洲日耳曼文明的影响;也有跨时空的互动,如古代文化、技术的地域性传播,尤其是中国的造纸术,等等。文明互动带来的结果并不总是正向的,也存在不对称的强制性互动,如侵略战争,无论是否有胜负,都会对一方甚至双方造成极大破坏;文明间缺乏互动造成不利影响,其消极后果一是不能取长补短,二是缺乏危机感,从而发展迟滞,如古代中国因地理位置孤悬远东,缺少与亚欧其他地域的交流和外来刺激,因而难以产生颠覆性变革和跳跃式发展。
讲座的第四个问题是“文明互鉴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时首次提出要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在这一部分中,刘景华老师首先指出,文明互鉴是一个创新命题。他论述了文明互鉴的含义、作用与影响、文明互鉴的类型,并且就世界历史上较成功与未成功的互鉴案例分别进行了举例说明。与文明互动多为客观自发行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式的、更高自觉性的互动。文明互鉴以认识他者文明的长处优势或者教训为前提。因此,文明互鉴的作用和影响多为积极的,互鉴内容多在物质、技术、制度层面,少有精神文化层面。互鉴大多是共时性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吸收有益成分,但有主体与客体之分、主动与受动之别,也包括后来文明对先在文明、外部文明的单向度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历史上的互鉴更多地是单向的,较为成功的互鉴诸如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对古典希腊罗马文明的汲取,7世纪日本派遣隋使、遣唐使对中国进行学习等。不成功的反例多是未能根据自身条件而盲目模仿,未能学到真谛,因而未能成功,如19世纪后期中国先后从器物、制度层面模仿西方而失败。同样的教训也有学习不恰当的模式而树立错误的样板,如日本19世纪明治维新学习德国的君主制和政治体制,结果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变成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刘老师强调,文明互鉴的目的并非要让不同文明在现阶段完全融合,而是长时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在不断扩大和日益深入的交融中逐渐凝练成共同体,最终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一种能将各文明优秀特质融汇起来产生复合作用、并激发新因素的高水平文明。
在结语中,刘景华老师提出,我们应当站在历史和理论的高度,总结和比较世界各文明本体尤其重要文明的本体特征,提炼世界历史上文明互动、互鉴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模式,由此获得启示,吸收人类文明所创造的全部积极成果,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刘健研究员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讲座既是一次以文明史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报告,又是一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党课。世界历史研究所第三、第九支部负责人分别畅谈了感想。在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中,与会学者和听课师生踊跃发言、提问,刘景华老师分别给予了积极回应和详细解答。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系 叶紫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