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彤:性别、家庭及全球视野下的海洋泉州,1360-1640
2023-08-17
2023年7月5日上午9:00,加州州立长滩分校历史系教授李国彤在腾讯会议上为华师大历史系师生进行了一次题为“性别、家庭及全球视野下的海洋泉州,1360-1640”的精彩讲座。此次会议为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校级百场讲座第40场,也是历史学系“大夏中国史论坛”前沿讲座第19场。
李教授长期以来研究福建地区的性别、家庭、移民等问题,最近的研究倾向结合福建的家庭史、移民史与全球史。演讲一开始,她先介绍了自己与研究对象“泉州”和福建结缘的过程,然后将讲座分为“导论”“全球化话语的讨论”“材料事例分析”和“结论”四个部分。
在导论部分,李教授解析了“海洋泉州”的概念之来源,讲解了“海洋中心”与“陆地中心”的不同。施坚雅的区域史研究强调学者应当把自己的研究确定在一个具体的陆地区域,就是一种“陆地中心”观,这种“陆地中心”视角对海洋既充满着恐惧,又带有浪漫的想象。而“海洋中心”则表现出海洋蓝色水体的流动、连接性质。李教授还介绍自己的全球视角(global)与“沿海环海”(Rim)的视角的不同,前者已经逐渐取代了后者。在全球的视野下,从中国海到印度洋上的一系列海港城市也是重要的观察点。
李教授叙述了“海洋泉州”的空间和时间。这一空间深嵌在施坚雅的东南沿海区域中,又和海洋紧密联系在一起,“闽在海中”。从时间来说,应从长时段去观察泉州经历的全球交往。李教授指出,乔杜里认为早在7世纪早期历史的统一时间,两个统一文明阿拉伯文明和唐代中华文明已经通过长距离接触了。到了蒙元时期,世界的长距离接触从大循环进入小循环。这一时期,中国海商的能力大大增强,印度洋和中国海分属两个区域循环,阿拉伯商人和中国商人各为起海洋区域内的霸主。泉州就是这些循环中的国际港口。
全球史的研究离不开关于全球化话语的讨论。李教授指出,以往的研究往往把全球化归功于16-19世纪欧洲人的贡献,经济驱动被认为是全球化的动力,因此研究过于集中于全球经济。但实际上,全球化是一种合力行为,包括生态、环境等等,因此她主张要认识性别、家庭的多元重组对全球化的作用。
在“材料事例分析”部分,李教授通过深度解读遗留下来的通婚女性传记和墓碑,分析泉州汉人妇女和穆斯林家族男性之间的通婚状况。她发现这些材料并没有呈现汉族强行同化对方家族文化,而是展示了多元文化的共存。通婚妇女既是汉族文化的体现,也以穆斯林家族的媳妇身份获得纪念。同样,多元文化也在城市街巷面貌中展现。清净寺与文庙等地标性建筑在晚明时期的泉州城市里同时并立,并获得地方士人的诸多赞叹。李教授最后用何乔远的《悲哉行》和《吧城公案簿》等材料分析了明末泉州的移民模式和家庭经济模式等,从而得出结论,海上相遇启动了文化交融,家庭结构、社区形态、性别角色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并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载体,决定性地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
历史系副系主任朱明教授对李国彤教授的研究做了评价,特别提到从长时段去理解泉州功能向其他城市的转移。李国彤教授的回应中提及了“glocal”的全球史叙述方法。历史系教师王燕询问了穆斯林妇女在泉州的通婚情况和汉人妇女在东南亚的通婚等等。在线的观众林嘉悦询问了性别、社区与海洋三种维度之间的关系,邝晨询问了海外商人的非正式男女关系和留守福建的妻子的态度等等,李教授均做了精彩的回答。
讲座持续至上午十一时,在意犹未尽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