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

  • 李文丹:腓特烈二世时代罗马城的多重治权问题初探

    内容提要:中世纪的意大利自治城市被称为“韦伯式城市”,以成功抵御外部控制为特征,罗马城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统治时期,帝国政治以征服意大利为中心,而意大利自治城市则寻求独立与扩张。这两种政治力量之间冲突不断,以帝国的失败而告终。长久以来,学界强调意大利...[查看详细]

  • 陈悦:11世纪金币贬值问题及其对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内容提要:在11世纪,拜占庭金币纯度从约24克拉下降到约8克拉。这是700多年来拜占庭足金金币的首次贬值,终结了拜占庭金币的超稳定状态。在拜占庭帝国,金币是皇权的象征,也是皇帝维持中央集权统治的工具。在政治和军事层面,拜占庭皇帝主要用金币支付军饷和各级官僚薪俸,维持官僚体系正常运转。...[查看详细]

  • 李化成、郭超:中世纪中晚期西欧的修道变迁与集体鞭笞

    内容提要:中世纪中晚期,集体鞭笞行为登上西欧的历史舞台,鞭笞者的主体由修道士变成了平信徒。他们宣称奉上帝之命,不仅自我鞭打,而且四处游行,带着朝圣和传道的色彩,将鞭笞仪式展示在众人面前。这种鞭笞行为具有深厚的修道渊源,代表了一种效法基督、参与受难的宗教情怀。鞭笞苦行从修道院内...[查看详细]

  • 韩琦:安第斯文明的起源:卡拉尔一苏佩

      传统观点认为,南美安第斯文明的母文化是查文•德万塔尔文化(公元前1200—前200年)。但随着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卡拉尔—苏佩文明取代了前者地位,被认为是安第斯地区的第一个文明,其存在于公元前3000年至前1800年之间,清晰展现着秘鲁中北部地区第一个复杂社会的样貌。  20世纪中期以来,...[查看详细]

  • 刘峰:建构“理想国”: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城市规划的兴起和发展

    内容提要:古代希腊的城市聚落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村落自然联合发展而成的城市,其内部街道杂乱,建筑布局也无规章;另一种是经历了缜密规划的“希波达姆斯式”城市,内部街道规整,房屋规格一致,呈棋盘状分布。希腊的城市规划思想在迈锡尼王宫时代末期萌芽,大殖民时代为这一思想提供...[查看详细]

  • 吴欣:众神之地:古波斯帝国统治时期中亚的信仰世界

    内容提要:文献和考古材料显示,从公元前6世纪到前4世纪,中亚人信仰多种神祇,多种宗教在中亚并存,其宗教格局显示了当地、古伊朗和古波斯几种传统的结合。琐罗亚斯德教作为制度在中亚业已存在,但尚未成为该地区信仰体系的核心,水神崇拜在当地的宗教生活中占据特殊地位。不同信仰体系下的宗教建...[查看详细]

  • 张子翔:奥维德《岁时记》在中世纪西欧的传播与接受

    内容提要: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作品——《岁时记》在中世纪西欧经历了复杂的传播与接受历程。在12世纪之前的中世纪时代,修道院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促进作用,修士们的使用目的在于学习拉丁语和歌颂教俗显贵。后者说明政治因素对《岁时记》传播与接受的影响日益显著。12—13世纪期间,文本的传播范围和...[查看详细]

  • 晏绍祥:罗马共和政治中的恩庇关系——西方学界两百年来的研究与争论

    内容提要:对罗马共和政治中恩庇关系地位的认识,是界定共和国政体和政治生活性质的一个重要方面。19世纪的蒙森和库朗热等人较为关注恩庇关系在王政和共和国初期的作用,认为随着平民贵族斗争的结束,恩庇关系不再重要。格尔策和塞姆及其追随者强调显贵阶层通过恩庇关系操控罗马政治,并从不同方面...[查看详细]

  • 杨共乐:从比较的角度看罗马文明的三大特征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他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查看详细]

  • 拱玉书:楔形文字文明的特点

      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以及和平性,这五个“性”全面且准确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华文明几个突出特点。这个概括对研究和评价其他文明很有启发作用。下面我谈谈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或更确切地说,楔形文字文明的特点,不求全面,仅以一孔之见向各位专家和同仁请教。  如何界定古代两河流域...[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