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大学历史学院,2022年11月22日
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庆祝南京大学历史学科成立120周年庆典暨历史学名家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2022-11-27

  2022年11月20日,“南京大学历史学科成立120周年庆典暨历史学名家高端论坛”在南大国际会议中心紫金厅召开。会议邀请卜宪群、陈支平、郭小凌、韩东育、侯建新、马敏、沈卫荣、王晓德、吴士存、邢广程、袁征、章清等十二位史学名家参会作报告,为广大学人带来一场史学饕餮盛宴。论坛共分为四场,以线上下结合方式开展,南京大学广大师生现场参会,腾讯会议平台同步直播。

  大会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梁晨教授主持,院长张生教授致辞。张院长介绍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史学传统,并对各位作报告的名家表示热烈欢迎。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致开幕辞

  论坛第一场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罗晓翔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宪群、清华大学教授沈卫荣、厦门大学教授陈支平分别作报告。卜宪群研究员以“新时代中国史学科‘三大体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体会”为题,总结了新时代十年间,中国史学科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巩固与加强,梳理学科“三大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并提出对未来中国史“三大体系”建设的展望。沈卫荣教授是南大历史系1979级系友,他讲述了自己在国内外求学、治学的经历,结合个人研究经验,提出对历史学、语文学乃至整个现代人文科学发展轨道的深刻反思,指出历史学当下面临的学科分割、与语文学“分家”等挑战。陈支平教授以“历史、文化与史无定法”为题,通过自己学术道路上经历的趣事,分享了对“历史”与“文化”两个概念的理解。他指出,“历史”与“文化”既有重叠又有区别,不可随意连用、滥用,而应甄别语境,有所取舍。

第一场主持人罗晓翔教授(左上),报告人卜宪群研究员(右上)、沈卫荣教授(左下)、陈支平教授(右下)

  论坛第二场主题为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祝宏俊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小凌、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侯建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邢广程分别作报告。郭小凌教授以“历史研究中的非自由意志”为题,讨论历史学的本体论问题。他指出历史学研究应遵循先求真求实、后求因求是的工序,在史学研究中,直觉和想象这种自由意志虽然并非毫无意义,但只存在极小的空间,历史研究处处有限制,无处寻自由。侯建新教授报告了中世纪“西欧乡村组织的双层结构”这一关于欧洲乡村管理历史的具体论题,总结20世纪末、21世纪初该议题学术史发展历程上“撤出庄园”、“重新发现村庄”的趋势,并提出村庄和庄园共同构成西欧中世纪乡村生活双重画面,形成双层结构的观点。邢广程研究员以“俄罗斯史与俄罗斯现实问题研究”为题,讨论国别区域学和世界史两个学科的关系。他认为世界史是国别区域学的基础,具体到俄国研究中,俄国史就是俄罗斯问题研究的基础和底座。但在中国学界目前的具体研究中,历史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却存在断裂、彼此独立,在俄罗斯国家身份、国家地位、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方面,仍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场主持人祝宏俊教授(左上),报告人郭小凌教授(右上)、侯建新教授(左下)、邢广程研究员(右下)

  论坛第三场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陈谦平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马敏、复旦大学教授章清、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吴士存分别作报告。马敏教授以“大历史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题,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以1949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拥有共同历史文化基因;应结合世界现代化看中国现代化,既要强调中国特性,又不能忽略各国共性;中国式现代化同具优势和短板,目前仍有若干尚待努力的方面。章清教授围绕“思考近代世界诞生的晚清视角:空间·物质与知识生产”这一主题,探讨“跨越海洋: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行走在大地上’的‘空间生产’”,“跨越时空的‘物质与知识生产’”三个议题,深入剖析晚清“跨越”海洋的实践,尤其是空间、物质及知识生产的问题。吴士存主席是南京大学1980级校友,他的报告围绕自己深耕多年的南海问题,从南海所指的地理区域、南海问题的争论范畴及焦点、南海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南海形势的特点等各个方面出发,清晰全面地梳理了南海问题的来龙去脉。

第三场主持人陈谦平教授(左上)、马敏教授(右上)、章清教授(左下)、吴士存主席(右下)

  论坛第四场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洪邮生教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韩东育、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王晓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征分别作报告。韩东育教授以“明初的东亚关系纠葛”为题,从“所谓东亚世界”、“朱元璋的登场”、“李成桂现象”、“怀良亲王现象”、“足利义满现象”及“封贡关系的颠倒”五个方面出发,生动展现了明初中国与高丽(朝鲜)、日本南朝、日本北朝间复杂的历史关系。王晓德教授回顾自己在美国、欧洲、拉丁美洲史等方向数十年来走过的学术路径,介绍了自己在构建个人研究主线和框架方面的经验及心得。作为一位即将退休的世界史研究者,他深切反思自己在研究中长期面临的三重困境,包括多种外语能力不足、对古典时代以来欧洲文明缺乏整体理解、以及在人类学、人种学、动植物学等方面存在知识缺陷,表达了对后来学者的殷切期待、对中国世界史学科发展的深情祝愿。袁征研究员是南京大学历史系1991级校友。他的报告从“美国对华战略的调整”、“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的前景展望”、“中国的战略抉择”三个角度,深度分析当下中美关系的多重面相,剖析影响中美间复杂局势的各项因素,并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提出判断与估计。

第四场主持人洪邮生教授(左上)、韩东育教授(右上)、王晓德教授(左下)、袁征研究员(右下)

  四场论坛结束后,在洪邮生教授的主持下,现场举行了闭幕式,由梁晨教授做总结。梁晨教授梳理了四场论坛诸位学者的报告内容,阐发自己“依靠史料辨析求真,通过比较研究求是”的学习心得。最后,张生院长宣布“南京大学历史学科成立120周年庆典暨历史学名家高端论坛”顺利结束,并对保障本次系列院庆活动顺利举行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工作人员等致以诚挚谢意。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梁晨教授进行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