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3年1月13日
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2022年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蹊大学法学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3-03-04

  2023年1月12日,2022年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蹊大学法学部学术研讨会通过线上会议成功举办,两校学者围绕日本外交史研究、中国的现代外交概念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教授、初晓波教授、张小明教授、归泳涛副教授、董昭华副教授、赫佳妮助理教授、赖华夏助理教授、庄俊举副编审、外国语学院王京副教授;成蹊大学法学部学部长浅羽隆史教授、金光旭教授、光田刚教授、远藤诚治教授、板桥拓己教授、盐泽一洋教授、吾妻聪教授、平石耕教授、今井贵子教授、高安健将教授、里村和秋教授、羽贺由利子教授、佐藤阳子教授、新村とわ教授、汤原心一教授、宫崎悠教授、带谷俊辅副教授、宫岛和也副教授、梅泽佑介助理教授等出席会议。会议由金光旭教授主持,光田刚教授、赫佳妮助理教授做主题发言,唐士其教授、浅羽隆史教授分别进行闭幕致辞,王京副教授、宫岛和也副教授担任翻译。

  光田刚教授以“币原外交”为题,结合2021年出版的种稻秀司与熊本史雄所写的币原喜重郎传记,深入探讨币原喜重郎的思想及币原外交的现实情况。种稻秀司与熊本史雄的研究都重视一手文献的使用,但是二者就币原的性格、其对外交的态度及其与外务省其他成员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光田刚教授指出,这两本币原传记突破了以往日本外交史研究中的“协调外交”和“帝国主义外交”框架,提出币原外交既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也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追求。未来,有关这一问题对研究可以进一步同中国内政的相关研究结合。

成蹊大学光田刚教授做主旨演讲

  赫佳妮助理教授以“战争、革命与中国现代外交概念:基于20世纪30年代外交知识类图书的考察”为题,聚焦走向公众的现代外交概念如何被诠释,揭示中国现代外交叙事的起源,挖掘与精英叙事并行的大众线索。现代外交概念在从译介引入到向大众普及的过程中,受到中国本土战争与革命的社会环境与话语体系的深刻影响。外交知识逐渐成为一种以力量和胜利为核心的概念工具、号召民众参与外交的动员工具、规范国民外交运动的规训工具,形塑了中国民众对“世界”、“中外”的认识。大众也参与了中国现代外交学叙事与实践,具有自下而上的影响力。在战争与革命环境下成长的中国现代外交概念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也是全球意义上的外交学的重要部分。

北京大学赫佳妮助理教授做主旨演讲

  在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关于一手史料的运用与考证、币原喜重郎的外交思想、外交史与国内政治研究的关联、近代日本外交与中国外交面临不同境况、以及外交学概念与国际法引入、传播过程的异同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唐士其院长、浅羽隆史学部长先后致闭幕词。唐士其院长指出,近代中国与日本的外交面临不同的现实,具有不同的风格和文化,今天的研讨具有重要意义。三十年来,我院与成蹊大学进行了形式丰富多样的交流,双方学者有共同气质和追求,期待能够早日线下相聚。浅羽隆史学部长表示,中日学者可以相互借鉴外交史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并对报告、参会和翻译的老师们表示感谢,希望北大和成蹊的交流能一如既往地深入持久。

北京大学唐士其教授致闭幕词

成蹊大学浅羽隆史教授致闭幕词

(撰稿、图片:徐高;责编:张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