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

2021年

《世界历史》2021年第6期

查看详细

·笔谈·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教训·

  南非现代化之路及其特征/沐涛 (华东师范大学)

  墨西哥现代化模式的转换及其经验教训/董经胜 (北京大学)

  印度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央—地方关系/宋丽萍 (世界历史研究所)
·英帝国史·

  英属非洲殖民地的棉花种植推广活动及其影响/李鹏涛 (浙江师范大学)

  英帝国与殖民地自由贸易权问题——以初创期新南威尔士为中心的考察/徐桑奕 (南京大学)
·亚洲史·

  战时日本开发原子弹的底层逻辑、推进体制与路径方法/尹晓亮 (南开大学)

  中国对老挝援助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1956—1965)/时伟通 (世界历史研究所)
·欧洲史·

  12世纪的地中海世界与巴勒莫的兴起/朱明 (华东师范大学)

  中世纪行会视域下的英格兰法律会馆/康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法国启蒙与革命时代的“自然理性”及其效应——以公制单位“米”的诞生为中心的考察/黄艳红 (上海师范大学)
·美洲史·

  “蚊子说”与1905年美国黄热病疫情的防治/王光伟 (南开大学)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摘要


英属非洲殖民地的棉花种植推广活动及其影响

  李 鹏 涛

  内容提要 20世纪上半叶,英国意图在新获得的非洲殖民地推广棉花种植,从而满足英国国内棉纺织业的原棉需求,减轻对于美国原棉供应的严重依赖。在英国棉花种植协会推动下,英属非洲殖民地纷纷采取棉花种植推广措施,主要包括劳动力控制、提高原棉质量以及市场销售控制等。英属非洲殖民地的棉花种植推广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在乌干达、苏丹和尼亚萨兰等地,但未能达到殖民者的预期,一些殖民地的原棉产出也被当地棉纺织业吸收。棉花种植推广活动导致非洲很多地区陷入依附性发展之中,加剧了非洲社会的分化,并引发非洲农民的反抗与抵制。20世纪上半叶英属非洲殖民地棉花种植推广的历史,折射出非洲被纳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复杂进程及其深远影响。

  关键词 英属非洲殖民地 殖民主义 棉花 英国棉花种植协会 原棉供应

  英帝国与殖民地自由贸易权问题

  ——以初创期新南威尔士为中心的考察

  徐 桑 奕

  内容提要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正处在第一帝国失败后的反思与转型时期,日渐式微的重商主义与不断成长的贸易自由主义形成博弈。1788年,英国新南威尔士殖民地宣告成立。殖民地人民因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初创期便开始对自由贸易权利进行声索。随着捕鲸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新南威尔士殖民地的经贸潜力被英国国内利益集团所重视。为了减轻财政负担,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贸易政策开始转变,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新南威尔士开展贸易的律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19世纪初,新南威尔士获得进行有限贸易的许可,而东印度公司的特权逐渐被撤销,这反映出转型时期英帝国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新南威尔士也凭借其资源禀赋,在日后的英帝国体系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英帝国 新南威尔士 东印度公司 贸易垄断 贸易自由 捕鲸业

  战时日本开发原子弹的底层逻辑、推进体制与路径方法

  尹 晓 亮

  内容提要 日本惯有将自己扮演为“原子弹被害者”的政治偏好,却鲜有检省自己亦是“原子弹加害未遂者”的历史担当。作为前提条件的“拥有核物理基础”、作为目标锁定的“执念帝国主义”、作为内生驱动力的“强权政治意志”、作为组织保障的“高效动员能力”四个要素之间叠加共振与互动耦合,构成了二战期间日本开发原子弹的底层逻辑。在该逻辑运行下,日本构建了以陆军与海军为主导,并各自委托理化学研究所与京都帝国大学具体负责研究的“二元化”推进体制。“仁计划”与“F计划”平行推进,并非隶属关系,在本质上是日本陆海军关系结构的逻辑表达,即“日本的政治军事结构决定其研发结构”。在路径方法方面,“仁计划”与“F计划”的不同在于:在铀浓缩提纯方面分别采取了“热扩散法”和“离心分离法”,在催化反应方面分别研究了“慢中子反应”和“快中子反应”。尽管日本核开发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但通过仔细分析战时日本核武器开发史,可揭示其“在战争中只重精神而忘掉了科学”的“科学忽视论”与试图淡化科学家参与核武器开发的“责任切割论”的欺骗性,实际上,科学家与政府间存在着“共同体关系”与“共犯关系”。

  关键词 日本 原子弹开发 推进体制 仁计划 F计划  

  中国对老挝援助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1956—1965)

  时 伟 通

  内容提要 1956年8月,中国提议向老挝提供经济援助,但直到1960年底这一构想并未实施。从1960年底老挝危机爆发到1962年7月日内瓦会议闭幕,中国积极援助包括老挝左派和中立派在内的老挝爱国力量。从日内瓦会议结束到1965年底,对老援助再次成为对越援助的一部分,这一时期中国全面援助老挝左派巴特寮。从“构想未实施”到“积极援助老挝爱国力量”再到全面“援助巴特寮”的过程中贯穿了一条清晰的线索,即是对老援助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工具,中国援助老挝旨在与美国和苏联争夺影响力,以证明中国反帝反修主张的正确性,宣示中国在亚非拉世界的领导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对老援助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原因在于中国并不具备与美苏相抗衡的物质实力,中国经验也不适用于老挝,中国未能处理好对外援助中的义利关系。

  关键词 老挝 中国援助 民族解放运动 第三世界 

  12世纪的地中海世界与巴勒莫的兴起

  朱明

  内容提要 巴勒莫的兴起受到地中海区域文明的普遍复兴、地中海世界密切的商贸关系、相互依赖的多元族群等因素推动。巴勒莫的诺曼政权与周边其他国家竞争不断,本土不同族群间亦有矛盾,但其君主积极推动文明多元性,使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刻意与地中海沿岸的城市保持一致,加强与周边政权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增进自身统治能力和政权合法性。作为欧洲中世纪的非典型城市,巴勒莫的兴起是区域经济发展、跨区域文化交流和政治权力增强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为中世纪地中海地区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种范式,通过全球史视角对巴勒莫兴起原因及其文明多元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突破文明冲突论,深化对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认知,增进对地中海世界文明交流模式的理解。

  关键词 中世纪城市史 地中海世界 诺曼政权 多元文明 巴勒莫

  中世纪行会视域下的英格兰法律会馆

  康宁

  内容提要 13世纪以后,作为欧洲城市重要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的行会进入鼎盛时期。此时,刚刚诞生的英格兰法律职业者为了促进自身发展、维护本行业利益,自发地效仿行会的组织形式,建立起法律会馆。可以说,英格兰法律会馆就是工商业行会在法律界的变体,它们的基本特征、结构与功能都极为相似,皆是职业自治共同体。不过,法律会馆也不是对工商业行会的全盘复制,因为法律会馆首先是一个法律教育机构,而法律又与国家的政治稳定乃至核心价值观紧密相关,由此决定了它与生产经营型的工商业行会之间存在明显差别。是故,从行会的视角出发,对二者进行比照性考察与结构性剖析,可望为这一独具英国特色的法律机制做出准确的历史定位。

  关键词 中世纪 行会 英格兰 法律会馆 学徒制 辩护人

  法国启蒙与革命时代的“自然理性”及其效应

  ——以公制单位“米”的诞生为中心的考察

  黄 艳 红

  内容提要 旧制度时代,法国的度量衡纷繁复杂。启蒙时代的科学家和改革派官员尝试从自然中寻找一种理性的、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这个设想在法国革命期间得以落实。作为新体系的核心,公制单位“米”的酝酿和制定展现了启蒙与革命时代在思想观念上的连续性:新长度单位的倡导者们都坚信,源自自然的理性标准可以改良社会和政治生活。法国大革命以其巨大的政治能量推动了这一观念的实现。虽然新体系的人为命名和十进制原则在普及过程中遇到传统习俗的抵制,但经过近两代人的学校教育,法国最终确立了公制度量衡,新体系也因其科学性、普遍性而走向世界。公制单位“米”的产生历程表明,理性主义的努力可以有效克服旧传统的弊端。

  关键词 法国大革命 启蒙时代 自然理性 度量衡 史米

  “蚊子说”与1905年美国黄热病疫情的防治

  王 光 伟

  内容提要 “蚊子说”主张埃及伊蚊是黄热病的传播媒介,由古巴医生卡洛斯·芬利在1881年提出。这一医学理论后经美国军医沃尔特·里德等人确认和完善,逐渐成为美国医学界的共识,开始被运用于黄热病预防和治理。1905年美国爆发黄热病疫情后,作为疫情“震中”的新奥尔良通过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等方式,利用多种媒介向普通民众宣传“蚊子说”,争取后者配合和参与抗疫。同时,美国政府的疫情防治政策也不再只依赖于改善城市卫生,而是采取防蚊灭蚊的措施阻断传播途径。疫情期间,美国的检疫措施同样是以“蚊子说”为指导,重点检疫对象也不再是“污染物”,而是特别关注埃及伊蚊与黄热病感染者。正是基于新的医学知识,新奥尔良的抗疫举措颇具成效。此外,“蚊子说”的致病理论还在更大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美国医疗卫生史 新奥尔良 黄热病 蚊子说 疫情防治

《世界历史》2021年第5期

查看详细

  ·特稿·

  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伊全面合作——在第六届中伊文化对话会上的致辞/王灵桂

  ·城市史·

  劫后重生: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唐人街的原址重建及其意义/伍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纽约市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李文硕

  迪亚斯执政时期美国的资本扩张与墨西哥城的城市重建/汪艮兰/程洪

  ·亚洲史·

  原敬关于立宪君主制改革的构想与实践/陈伟

  近代日本军队的国民“统制”机制及其演进/郭循春

  砂糖产业与近代日本的南方扩张/瞿亮/张承昊

  法国委任统治与亚历山大勒塔问题的由来/赵娜

  ·欧洲史·

  反犹主义概念的起源与流变/李大伟

  跨阵营的探路者:法国议员在中法建交中的角色/高嘉懿

  ·古代中世纪史·

  亚述帝国诉讼的行政化/国洪更

  ·会议综述·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世界历史研究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综述/李超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摘要


劫后重生: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唐人街的原址重建及其意义

伍斌

  内容提要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及震后大火将原有的唐人街彻底摧毁,致使上万华人无家可归。灾后,重建唐人街很快被提上日程。然而,在围绕重建唐人街的选址问题上,不同群体因利益诉求不同而争执不下。白人趁机鼓吹将“低劣”的中国人搬离旧金山中心城区,甚至最好能让唐人街在城中彻底消失;华人力争在原址重建唐人街;旧金山当局则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他们希望唐人街迁离中心城区,另一方面又担心因之而损失与中国的贸易及相关税收,进而影响旧金山的繁荣。最后,在华人援引美国法律据理力争及清政府的积极外交之下,旧金山唐人街得以在原址重建。这种重建并非仅仅是建筑物的翻新,更是整个唐人街的新生。旧金山的华人形象也因新唐人街而得以逐渐改善。

  关键词 美国移民史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 排华 唐人街 重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纽约市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

李文硕

  内容提要 20世纪70年代前,纽约市已经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保障性住房体系,除了匹配公共住房政策之外,在税收激励和租金管制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纽约市保障性住房长期短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事实上,这一现象并非纽约市财力不足,而是保障性住房政策变化的结果。纽约市曾经是新政自由主义重镇,高度重视社会福利,推出了较为完善的保障性住房政策。70年代以后,国内外局势和纽约自身状况发生变化,再加上保障性住房长期以来备受争议,原有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逐渐瓦解,导致保障性住房无法满足需求。纽约市保障性住房政策转变的背后是城市治理策略的转变,即经济增长成为城市的首要任务,而社会福利逐渐被边缘化。大幅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虽然刺激了经济增长,却加剧了两极分化,形成了不均衡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 美国城市史 城市治理 纽约市 保障性住房 新政自由主义

迪亚斯执政时期美国的资本扩张与墨西哥城的城市重建

汪艮兰、程洪

  内容提要 在波菲里奥·迪亚斯执政时期,美国开发商在墨西哥城的住房建设、道路建设、公共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奠定了现代墨西哥城“西新东旧”的住房格局,促使墨西哥城的城市功能更加健全,城市风貌更具现代化气息。美国资本家在墨西哥城引入先进的工业化学和冶炼工艺,建设铁路,并引进了发电技术,使得电能成为该城的标准能源,促进了墨西哥城的人口集中和工业集聚。整体来看,美国资本促进了墨西哥城的现代市政变革,引起了这座城市工业的结构性变动。总之,在迪亚斯执政时期,以美国资本为主导、墨西哥政府支持的对墨西哥城的城市重建,有力地推动了这座城市的早期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应看到,美国在墨西哥的资本扩张是讲求利己主义的,要为本国的制造业开拓海外市场,为美国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养分,与19世纪后期美国的扩张外交政策是浑然一体的。

  关键词 墨西哥史 美国资本 墨西哥城 城市重建 波菲里奥·迪亚斯

原敬关于立宪君主制改革的构想与实践

陈伟

  内容提要 原敬为巩固政友会内阁的地位和统治基础,在谋求政友会占众议院绝对多数席位和扩张政友会党势的同时,针对立宪君主制中的皇室、贵族院、军部、枢密院以及超脱于宪法体制之外的元老等制约内阁权力的诸机构,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构想,并在可能的范围内付诸实践。其目标并非是建立英国式的议会君主制,而依然是以天皇主权为基础,限制军部等诸机构的权力。从客观效果上看,原敬通过其改革构想与实践,在体制内部打开了缺口,削弱了诸机构的地位,扩大了政友会的党势,向构建大政友会的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提高了政友会内阁的地位,推动了近代日本政党政治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原敬改革构想与实践中的妥协性也给政党政治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未能促进日本立宪政治走上更良性的发展道路。近代日本政党政治的发展轨迹在实质上是政党与军部等诸机构相互妥协和融合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日本政治制度 原敬 立宪君主制 政党政治 政友会

近代日本军队的国民“统制”机制及其演进

郭循春

  内容提要 自1873年日本开始施行征兵制以来,日本军部逐渐构建起一套有别于内务省体系、属于军部的国民“统制”机制。军部在明治时期,通过强化征兵制、构建退役军人管理制度来奠定该机制的基础;在大正时期,通过建立役前青年“统制”制度来强化该机制;昭和初期,又通过镇压反军运动、宣传对外战争来验证、巩固该机制。这个机制以征兵制为核心,以“良兵良民”思想和“良民良兵”思想为指导,以服兵役前的青年、现役的士兵、退役后的在乡军人为对象,依赖各地方师团、基层连队来维持其运转,构成了近代日本军队维护社会治安、发动对外战争的一个支柱。

  关键词 日本军部 征兵制 国民统制 在乡军人会 青年训练所

砂糖产业与近代日本的南方扩张

瞿亮、张承昊

  内容提要 侵吞、占领、经营本土以南广大地区的“南进”是近代日本主要扩张路线之一,围绕“南进”,政、军、财各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而砂糖在日本南方扩张中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倒幕维新、殖产兴业、染指南洋和太平洋战争各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在近世时期,萨摩藩控制琉球后,其垄断控制下的砂糖贸易与经营就成为倒幕维新的重要助力。明治初年,在“殖产兴业”政策带动下日本糖业迅速发展,导致它需要更多适宜的土地以种植甘蔗,将糖业布局重心放在包括琉球在内的南方地区。甲午战争后,日本强占台湾并进行一系列的砂糖业部署,同时以台湾为基点向南洋迈进,走上了向南扩张最终发动太平洋战争之路。日本南进过程中的砂糖问题牵扯到疆域的变化、殖民地政策、国内外经济战略以及燃料国策,是影响日本向南方侵略扩张的战略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砂糖产业与侵略战争绑定,致使其从一开始就在有违和平开放、自由竞争的贸易与产业原则下畸形生长,一旦失去了“侵略扩张”基石,砂糖产业便开始进入委靡不振的状态,被纳入殖民统治与对外战争机器的近代日本糖业最终走向没落。

  关键词 近代日本 砂糖业 明治维新 南方扩张 殖民台湾 甘蔗种植业

法国委任统治与亚历山大勒塔问题的由来

赵娜

  内容提要 亚历山大勒塔问题肇始于法国对叙利亚的委任统治。它是委任统治政府奉行的殖民政策、土耳其的领土收复主义以及国际联盟的纵容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法国委任统治当局在行政区划、人口管理等方面的分而治之政策,强化了亚历山大勒塔内部各族群的差异,而族群矛盾成为法国割让亚历山大勒塔以寻求土耳其支持的借口。土耳其出兵干涉亚历山大勒塔公投,“收回”亚历山大勒塔,并得到国联的默认。亚历山大勒塔领土主权的转移违背了当地大多数居民维持现状的意愿,为叙利亚与土耳其两国的领土争端埋下祸根。

  关键词 法国委任统治 亚历山大勒塔 叙土领土争端 族群关系

反犹主义概念的起源与流变

李大伟

  内容提要 自1879年德国人威廉·马尔首创反犹主义术语Antisemitismus以来,国际犹太学界关于何为反犹主义的讨论持续至今。在威廉·马尔以Antisemitismus最初特指现代种族反犹主义的基础上,反犹主义概念呈现出泛化与类型化趋势。概念泛化表现为反犹主义内涵扩大,即在种族反犹主义基础上演变出基督教反犹主义、希腊—罗马反犹主义与新反犹主义等;类型化表现为对反犹主义进行抽象提炼,对其普遍特点进行归类和定性总结。反犹主义概念的此种演变,导致其概念体系愈加开放与抽象,据此对反犹主义现象的认定也变得更加宽泛,其中某些因素已经引发了学界与国际社会的争议。在对反犹主义概念的认定中,应突出犹太人与其他社会互动交往的独特性,提炼总结针对犹太人的敌意、迫害等思想与行为,把握反犹主义概念的核心内涵。

  关键词 概念史 反犹主义 犹太人 种族主义 威廉·马尔

跨阵营的探路者:法国议员在中法建交中的角色

高嘉懿

  内容提要 法国国民议会历来是党派意识形态激烈斗争的舞台,冷战时期又强化了意识形态的分野与对立,对中国的认知也难以脱离意识形态的考量。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不少法国议员受社会风向和现实国家利益的驱动,以议会代表团或个人议员身份主动地开展对华交往,在两国外交关系空缺的情况下成为先行探路者,传递消息、维系联络,最后巩固了中法建交成果。这种良性作用是在议员自主意愿、法国政府态度与中国政府对策的三方合力下产生的。议会外交的灵活性和象征性有效传递了冷战跨阵营国家交往中寻求国际和平、共谋发展的呼声。

  关键词 中法关系 法国议会 议会外交 跨阵营交往 中法建交

亚述帝国诉讼的行政化

国洪更

  内容提要 公元前8世纪后期,亚述从一个地区性国家快速发展成为一个跨地区的庞大帝国,国家版图的扩大引起了管理方式的变化。司法审判变革的突出特点是诉讼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首先是审判主体的行政化。“专业法官”和代表地方势力的基层机构被排除在法庭之外,国王和行政官员掌握裁判权。其次是审判方式的行政化。合议庭规模缩小,案件往往由一两位官员裁决,审判记录不提非诉承诺,官员充当的兼职法官所做判决的强制性非常明显,堪比其行政决定。再次是上诉的行政干扰。只有国王有权处理上诉案件,当事人上诉时常受到行政官员的阻挠,只有官员及其依附人员才能达到目的,上诉变成了少数人享有的特权。亚述帝国诉讼的行政化出现在帝国形成后,是国家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体现,与中央集权的强化密切相关。

    关键词 亚述帝国 两河流域 诉讼制度 行政化

《世界历史》2021年第4期

查看详细

  ·欧洲史·

  英国近代土地确权立法与实践/侯建新

  博雅与专业的妥协:19世纪牛津大学历史学科的建立/陈磊

  20世纪30年代初意大利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计划/信美利

  ·美洲史·

  弃中取日:近代巴西东亚移民政策的转变/杜娟

  美国史学界关于美国革命历史记忆的研究/蔡梦竹

  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根廷的肺结核防治与民族国家建构/夏婷婷

  ·亚洲史·

  20世纪日本学界的“古代虾夷族群”论争/李文明

  1908年的抵制日货运动与日本企业的应对——以三井物产会社为中心/吴起

  ·世界古代史·

  希罗多德与雅典“史前史”的书写/郭涛

  记忆、历史与遗忘:雅典大赦与吕西阿斯的修辞策略/李宏伟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容摘要


英国近代土地确权立法与实践

侯建新

  内容提要 英国资本主义土地产权制度是不论政治身份的个人对土地、对自身劳动力的完全所有权。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里,英国因独立个体缺失而没有完全的私人财产权。经过长期博弈以及对封建采邑制的法律清算,17世纪中叶英国议会推出《骑士领废除与补偿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在英国率先实现国家立法。后来的议会圈地则是土地确权实践。“骑士领废除”与历时百年的议会圈地应作为英国近代土地私人产权确立的关键节点。圈地损害小农阶层的利益并遭到小农抵抗,但总体说来,议会圈地的法治化程序缩减了无序性和反复性,并使圈地成果受到法律保护,从而为英国的崛起奠定经济基础。

  关键词 英国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确权立法 混合所有权 私人产权 议会圈地

博雅与专业的妥协:19世纪牛津大学历史学科的建立

陈磊

  内容提要 牛津大学与英国的教会—国家建制紧密相连,其博雅教育体系长期以培养教俗精英为旨归。在19世纪英国社会、政治和宗教变动的多重冲击下,该体系出现危机,引发了各方论争。为此,牛津大学实施了将现代历史等新兴科目引入课程体系等改革措施,对博雅教育的内容和载体进行扩容,以适应学生群体需求的变化。这为历史学科的创设开拓了制度空间。基于此,牛津史学教授结合本土经验和德国史学方法,初步构建了现代史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帮助英国史学跻身欧洲史学之林;同时,学院的史学导师成立联合会,搭建了兼具博雅与专业教育功能的教学与考试体制。这两种教育理念与势力相互竞争、交锋与渗透,最终推动建立牛津历史学科,并锻造了大批国家精英和学术领袖。牛津历史学科的创建模式不仅深刻影响英国史学发展的脉络和风格,也参与塑造了英国的政治文化和民族特性。

  关键词 英国高等教育 牛津大学 博雅教育 英国史学 历史学科

20世纪30年代初意大利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计划

信美利

  内容提要 中意关系在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一段“黄金时期”。一方面,意大利法西斯掌权并巩固国内政权之后开始积极寻求对外扩张,认为参与中国事务有利可图;另一方面,中国为经济和国防建设,尤其是抵抗日本的独占野心而努力寻求对外合作。意大利最初抓住国联对华技术合作之机,以“公平分配”和技术实力为由要求参与对华合作项目;而后,孔祥熙、宋子文访意并提出经济合作计划,意方兴趣浓厚。但意大利法西斯政府内部对该计划意见不一,原因在于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迟滞,无法承担“巨额”投入背后的风险;同时,意大利的战略重点仍在欧洲,不愿在远东牵涉过深,且中日战争有助于转移欧洲列强注意力。中国当时局势动荡,意中经济合作计划提出者宋子文辞去财政部长职务,合作谈判最终无果。意中经济合作计划虽有“合作”之名,其本质仍是法西斯意大利在华进行的帝国主义扩张。经济合作计划的目的不仅是经济利益,更旨在实现意中两国当时政治外交上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中意关系 意大利法西斯 墨索里尼 经济合作计划 宋子文 技术合作

弃中取日:近代巴西东亚移民政策的转变

杜娟

  内容提要 1850年巴西宣布禁止奴隶贸易后,曾试图从中国大规模引进华工,但始终未能如愿。这也在客观上为巴西和日本签署移民协定提供了历史机遇。1895年巴日建交,巴西引进日本劳工拥有了合法性。20世纪初,美国和加拿大相继出台了禁止或限制日本移民的政策,迫使日本劳工另寻出路;欧洲主要移民来源国纷纷颁布法令,禁止向巴西输出补贴劳工移民,巴西欲寻求劳动力来源多元化。与此同时,巴西的咖啡经济在政府的干预下逐渐复苏,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巴日两国于1907年签订《移民契约》。不可否认,一系列历史偶然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巴劳工协议的达成。但究其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两国国力对比及国际地位的变化,中日海外移民政策的不同走向,以及巴西和日本在建设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都追随欧洲文明,才是推动近代巴西东亚移民政策发生“弃中取日”转变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巴西移民政策 华工 日本移民 咖啡经济 移民契约

美国史学界关于美国革命历史记忆的研究

蔡梦竹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记忆研究在美国史学界兴起。利用记忆研究提供的视角与方法,美国革命史的研究得以旧题新作,曲径通幽。美国革命历史记忆的研究根植于美国自身的学术和社会语境,受到政治文化研究、“身份政治”史学和公共史学三个重要的本土因素的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政治文化研究从情感和象征的维度考察政治生活,推动了初期美国革命记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美国“后60年代”兴起的“身份政治”史学和公共史学将其推至繁盛,前者聚焦以普通民众和边缘群体为主体的革命记忆,后者力图探索革命记忆向博物馆、革命遗址、教科书等公共领域传播的过程。以此,呈现出历史与记忆、过去与当下、记忆与身份之间复杂的关系。

    关键词 美国革命 历史记忆 身份政治 公共史学 政治文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根廷的肺结核防治与民族国家建构

夏婷婷

  内容提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根廷加快了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但各类流行病,尤其是死亡率较高、持续时间长的肺结核,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挑战。卫生学家将肺结核与工人、女性、儿童和移民等群体联系起来,将其定义为导致“阿根廷种族”衰败的“社会疾病”。针对肺结核这类“社会疾病”开展的防治运动促进了阿根廷公共卫生的制度化发展,推动其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此同时,随着医学界对肺结核传染性的重视,隔离的规定加剧了对病人的污名,加大了不同阶层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的区隔,许多患者成为与社会隔绝的群体。公共卫生和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但这一进程带来的病患群体的边缘化也需受到重视。只有在社会正义和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公共卫生,谨慎处理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真正建立普惠和包容的现代公共卫生体系。

  关键词 阿根廷 医疗卫生史 肺结核 民族国家 公共卫生 流行病防治

20世纪日本学界的“古代虾夷族群”论争

李文明

  内容提要 “古代虾夷族群”论争可与“石器时代日本居民”论争、“古代邪马台国”论争并称为20世纪日本学界的三大古史论争。“古代虾夷族群”论争涉及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重学科。20世纪初以来,各个学科均有学者热烈地参与讨论,但论争至今仍未真正终结。2001年,在“古代虾夷族群”问题上,工藤雅树提出“超越论争”的倡议。但论争本身的长期无解并不能简单地视为“超越”的理由。只有对“论争”这一学术现象本身进行分析,对各种学说的合理性、矛盾性都有辩证的认识,才能对“论争”有所超越,避免再次回到重复、执拗的“论争”。

  关键词 古代虾夷 阿依努 倭人 古代虾夷族群论争 历史文献断层

1908年的抵制日货运动与日本企业的应对

——以三井物产会社为中心

吴起

  内容提要 1908年,以“二辰丸案”为导火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爆发。抵制日货运动对日本企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作为当时在中国的主要日企之一的三井物产会社,充分利用其强大的在华社会关系网,与日本政府密切配合,应对抵制日货运动。应对举措主要包括:大量搜集抵制日货运动相关情报并与日本政府共享;协助日本政府采用各种手段缓和与清政府、立宪派、民众的关系;采用秘密交易等方式分化华商,使华商脱离甚至反对抵制日货运动。由于采取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三井物产减少了自身损失,对日本政府和其他日本企业也提供了一定支持,充分发挥了其作为日本对华经济侵略主力的作用。

    关键词 二辰丸案 抵制日货运动 日本企业 三井物产会社 情报活动 

希罗多德与雅典“史前史”的书写

郭涛

  内容提要 希罗多德书写的雅典“史前史”既是对希腊人历史起源的追溯,也是其“蛮族”书写的一部分。然而,对文本的阐释不应止步于“史料”式的阅读方式,仅仅依据文本“说了什么”来判断希罗多德对雅典的态度和立场,并据此推断《历史》的叙事目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是采用文学批评的方法,考察文本是“如何说的”,通过剖析文本的叙事手法和修辞策略,或许更有助于揭示希罗多德精心隐藏于文本背后的真正意图。希罗多德分别运用了人称转换、一词多义、反讽等修辞手法,将“文明的蛮族”埃及人、“野蛮的蛮族”皮拉斯基人;以及“曾经的蛮族”伊奥尼亚人三个看似片段性的文本叙事,构建成与“地生神话”政治宣传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超越于雅典城邦政治之上。希罗多德的雅典“史前史”对希腊人与蛮族关系的叩问是反思整部《历史》叙事主旨的切入点。

    关键词 希罗多德 雅典 史前史 地生神话  

记忆、历史与遗忘:雅典大赦与吕西阿斯的修辞策略

李宏伟

  内容提要 公元前403年,在经历了三十寡头短暂的“残暴”统治之后,雅典民主政制得以再次重建。与其他希腊城邦不同,雅典并未因此陷入公民相互复仇的恶性循环之中,相反,内战后双方达成了和解,并立下大赦誓言,实现了城邦内部相对的和平。吕西阿斯诉讼演说辞中对大赦相关事件的叙述展示了民主政制重建后法庭上演说者关于正义以及和解所使用的修辞策略,反映了诉讼演说对内战后民众集体记忆与雅典公民身份的塑造过程及其对城邦政治稳定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 雅典大赦 吕西阿斯 修辞策略 集体记忆 三十寡头

《世界历史》2021年第3期

查看详细

  ·笔谈·世界历史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的世界历史观/于沛(1)

  毛泽东对美国认识的理论及其现实启示/唐洲雁(7)

  抗战中的中共和日共关系侧记/韩东育(13)

  ·欧洲史·

  争议、表述和再考证:近代英国“贵族”概念探究/张迅实(17)

  巴尔干战争前后英国的“协调外交”/韩志斌/张弛(31)

  ·美洲史·

  种族问题与冷战初期美国的对外宣传/谢国荣(45)

  卡内基基金会与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滕凯炜(64)

  ·亚洲史·

  20世纪初期日本的东亚“同文”主张与亚洲主义——以“汉字统一会”为中心的考察/林翔(88)

  ·古代中世纪史·

  布鲁日习惯法的两次更迭与国王、伯爵、城市的权力之争(1281—1297)/董子云(104)

  晚期拜占庭帝国雇佣兵控制权的丧失及其影响/陈志强(117)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希伯来经典文献对世界帝国话语体系的重构与借鉴/梅华龙(127)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144)

  内容摘要

  争议、表述和再考证:近代英国“贵族”概念探究

  张迅实

  内容提要 贵族群体是近代英国史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但关于英国“贵族”的概念界定却长期存在不同观点,易使研究者陷入困扰与混淆。要精准界定“英国”贵族的定义和范围,首先应对学界已经存在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理解前人提出它们的背景和思路,辨明“贵族”概念界定问题的分歧缘由。其次,通过梳理历史上“贵族”相关词汇表述的衍变,厘清语言层面上的基本称谓所指。最后,引入新的视角,包括从汉语语义和英译汉角度的分析,对贵族群体在近代英国的地位作用形成整体判断。重点是将其置于当时英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中,从整体上对“贵族”群体做出更精当的界定。

  关键词 近代英国 贵族 概念史 贵族头衔

  巴尔干战争前后英国的“协调外交”

  韩志斌 张弛

  内容提要 巴尔干战争所引发的危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体系变化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危机期间,英国以大国集体会议的形式化解各方矛盾,不仅维护了“协调外交”体系,也令英国在近东的利益得到保证。在处理巴尔干战争后续问题时,英国却放弃“大国一致”原则,转而与法俄同盟协同行动,欧洲的多极协商格局正式演化为两极对峙,“协调外交”体系就此瓦解。“协调外交”处理巴尔干战争危机及其后续问题的教训是,尽管大国之间的协调外交可以解决个别问题,但没有解决国际体系的根本问题。两次巴尔干战争已经为“协调外交”敲响了丧钟,而“七月危机”及随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了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新时代的大幕。

  关键词 协调外交 巴尔干战争 英国外交 大国一致原则 一战起源

  种族问题与冷战初期美国的对外宣传

  谢国荣

  内容提要 冷战初期,美国的种族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形象和声誉,令其民主制度蒙羞,而且还成为美国外交的沉重负担,并关涉美国在冷战中的成败。因此,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在黑人民权事务上的对外宣传,通过小册子等多种方式进行海外宣传并开展公共外交,宣扬美国在民权领域中取得的进步,以及讲述美国种族关系的故事就是“进步的故事”。其目的是突显美式民主的制度韧性和纠错能力,捍卫美国“自由世界领袖”的地位。但这种宣传的最大问题是偏离了事实的真相,故有损其宣传的可信性和效果。美国政府唯有进行切实的民权改革,才能改善国家形象。美国黑人等社会力量从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内种族关系的国际维度和美国在冷战中的困境。在冷战的特殊语境下,这种对外宣传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美国政府和黑人在民权改革上的利益趋于一致,进而演变为民权改革的动力,推动美国政府兑现民主的承诺。

  关键词 美国 冷战 种族问题 国家形象 对外宣传 民权改革

  卡内基基金会与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

  滕凯炜

  内容提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除了联邦政府以外,美国国内的一些非政府组织也在谋求通过重建国际秩序来消除战争的根源,保障和平。卡内基基金会从法律国际主义理念出发,致力于构筑一个以国际法院为核心的国际司法机制,建立基于法律而不是政治的国际新秩序。但是,威尔逊并不认同基金会的战后计划,尤其反对建立国际法院,这导致双方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冲突。在美国国联之争中,基金会成为反对威尔逊国联方案的重要社会力量,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尽管美国拒绝加入国联,但基金会并未放弃重塑国际秩序的努力。1920年,基金会代表美国出席海牙法学家顾问委员会会议,在常设国际法院建立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促进了现代国际司法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 卡内基基金会 国际秩序 美国外交 法律国际主义国际法院

  20世纪初期日本的东亚“同文”主张与亚洲主义——以“汉字统一会”为中心的考察

  林翔

  内容提要 “汉字统一会”是20世纪初期伊泽修二等在日本发起成立的文化组织。历史上,日本和韩国都长期使用源自中国的汉字,并将其作为本国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文字改革方案频出,废除或限制汉字、重塑日本的“国字”等改革主张呼声甚高。在此背景下,日本国粹派提出“汉字国字论”,主张从日本“国字”角度来选择和使用汉字,这为“汉字统一会”统一东亚文字的论调提供了思想资源。汉字统一会的“总设计师”是伊泽修二,他主张以汉字为东亚思想交流的利器。“汉字统一会”反对废除汉字,主张择取汉字中“共通实用”的部分,其实就是试图将日本的限制汉字政策推广到东亚。该组织整理汉字的目标不限于统一文字,他们还主张统一语言,实质是为日本侵略亚洲做文化准备。

  关键词 日本 汉字统一会 伊泽修二 汉字国字论 东亚同文亚洲主义

  布鲁日习惯法的两次更迭与国王、伯爵、城市的权力之争(1281—1297)

  董子云

  内容提要 1281—1297年,布鲁日习惯法发生了两次更迭。1281年,佛兰德尔伯爵居伊·德·当皮埃尔强行颁布新法,导致其与城市展开激烈斗争。13世纪90年代,法国王权介入,政治局势催生了国王与城市统治精英、伯爵与城市公社的两对同盟关系。在王权向佛兰德尔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封建原则以及王室司法是最重要的工具。而1297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颁布新习惯法采用的是新式的习惯法调查程序。借此手段,国王不仅拉拢了城市统治者,而且从伯爵手中夺过了城市立法权。这一方面为佛兰德尔战争初期法国顺利兼并布鲁日做了铺垫,另一方面也是法兰西王国法制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 法国王权 布鲁日习惯法 腓力四世 佛兰德尔伯爵城市公社

  晚期拜占庭帝国雇佣兵控制权的丧失及其影响

  陈志强

  内容提要 晚期拜占庭军事衰败的重要转折点发生在12世纪,帝国中央政府逐渐丧失了对雇佣兵的控制权。最先失控的是雇佣兵的征募权,导致多渠道雇佣外籍士兵越来越频繁,随着雇佣兵人数越来越多,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原本作为辅助性武装力量的雇佣兵变为主力军;雇佣兵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剧拜占庭国家丧失了对雇佣兵作战的指挥权,战场结果的不确定性促使军事行动很难体现帝国战略的要求,也增加了雇佣兵对战争的主导权;对雇佣兵控制权的丧失促使雇佣兵随心所欲地自由行动,战后撤离拜占庭领土的惯例变为常驻帝国境内,从而为其追逐超出雇佣军饷之外的政治经济利益创造了机会,他们不再是按照拜占庭人意志作战的武装团体。拜占庭人丧失自主军队建设意识,过度依赖雇佣兵,甚至自废武功,解散军队,凿沉战舰,最终将保卫帝国的指挥权交给雇佣兵,是其灭亡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 拜占庭帝国 雇佣兵 征募权 控制权 军事问题

  希伯来经典文献对世界帝国话语体系的重构与借鉴

  梅华龙

  内容提要 公元前第一千纪前半期,新亚述帝国成为了西亚北非地区最强大的国家,开启了西亚北非的“世界帝国时代”。新亚述帝国及其后的其他世界帝国在国王铭文中采用了与其世界霸权相对应的政治观念和话语体系,而后者也随着帝国的对外扩张而为帝国外部的小国所熟知。希伯来经典文献的作者通过借鉴世界帝国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重塑了以色列的政治史及以色列民族神祇的地位。他们不仅运用带有帝国色彩的用词将“以色列统一王国”描述为一个地区强权,还将以色列的神解读为外部帝国世界霸权的真正来源。此外,他们还利用帝国政治术语将以色列的神塑造成为“世界之王”,如世界帝国统治者一般接受世间万民的跪拜和贡品。换言之,希伯来文化精英通过对世界帝国话语和思想的重构,将世界帝国的政治帝国主义演化为希伯来经典中的“神学帝国主义”。面对帝国的威胁和国破家亡的局面,希伯来精英不仅借此保护了地方传统,而且也重新定义了以色列—犹大族群身份。

关键词 以色列 希伯来文献 新亚述帝国 世界帝国 话语体系

《世界历史》2021年第2期

查看详细

       ·特稿·世界历史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

       上海城市的国际性与中共的创立及早期发展 /熊月之(1) 

  

       ·亚洲史·

       明清鼎革后日朝通信使笔谈中的“中华”观碰撞/年旭(14)

       战时日本“出版新体制”的构筑及其法西斯化/孙继强(27)

  

       ·欧洲史·

       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17世纪法国沙龙女性/汤晓燕(41)

       “光辉三十年”期间法国工业环境监管模式的转型/肖晓丹(56)

  

       ·美洲史·

       近代早期美洲烟草文化的欧洲化/荆玲玲(72)

       “大规模报复”战略与美国海外核部署/陈波(89)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国家史观视域下新印度史学的叙事建构:从雅利安文明到莫卧儿帝国/王立新(102)

       19世纪罗马“帝国主义”问题在西方学术界的缘起与发展/熊宸(122)

  

       ·古代史·

       从《尤里乌斯法》和《帕披乌斯·波派乌斯法》看奥古斯都的婚育政策/倪滕达(135)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148)

 

内容摘要

上海城市的国际性与中共的创立及早期发展

熊月之

内容提要 近代上海城市存在两类不同的国际联系:一类是外接式,即上海与英、法、美、俄等国家及其城市直接发生的联系;一类是内嵌式,是通过租界而发生与相关国家的联系。这两类国际联系,造成上海城市两种不同的国际性,前者为正常国际性,后者为非正常国际性。近代上海大部分时间里,存在两个租界,市政管理呈一市三治局面,各行政实体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价值观念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导致上海存在诸多管理薄弱地带与缝隙。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都积极而巧妙地利用这一特点。共产国际将东亚书记处设在上海,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共中央机关长期设在上海,并以上海为重要活动基地。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自觉地利用上海因租界而产生的管理缝隙进行革命斗争,与工农红军利用相关省份交界地区所形成的管理薄弱地带建立各种边区红色政权,事殊而理一,都是对于事物发展不平衡性与矛盾差异性的认识与利用。

关键词 上海国际性 租界 中国共产党 共产国际 中共创立

 

 

明清鼎革后日朝通信使笔谈中的“中华”观碰撞

年旭

 

内容提要 明清鼎革后,日本在对朝鲜人的笔谈中,早期借助崇明贬清,解构清的“中华上国”政治地位;后在“文化中华”论争中,打造“神国”“东方君子国”等理念,继续“斥中”同时,也基于政治目的“抚朝”,试图笼络朝鲜到日本的政治秩序内;并重构“神州”概念,提出“中华移易”说,进行“尊己自华”宣传。对此,朝鲜人基于“事大”之职,必须维护清的“中华上国”地位,但又不舍“思明”衷情;在“文化中华”论争中,既要抵制日本的政治“斥中”,又想突出自身文化的“中华赓续”,还要维系对日“邻好”。因而,在“孰是中华”论辩上,大多采取沉默对抗方式,以消解日本的政治文化企图,但也有少量为清朝文化的间接辩护。在相对摆脱文化束缚的“神州”论辩上,朝鲜方面从“地望中华”角度,依托“夷夏之防”理念,通过维护清的“中华神州”地位,有力回击日本的“自华”与“斥中”。双方“中华”观的碰撞中,可见日朝两国知识界“中华”观演变的复杂样态。

关键词 通信使 笔谈 “华夷秩序” “中华”观

 

 

战时日本“出版新体制”的构筑及其法西斯化

孙继强

 

内容提要 在大力推行以“总体战”为特征的战时体制形势下,为适应内外宣传的需要,日本当局推动出版界构建“出版新体制”,以强化出版业对日本战时宣传的服务功能。“出版新体制”是一个由多部门、多机构、多层次构成的系统化、立体化的出版统制体系。它不但将不同业态的出版机构全部纳入统制对象,而且在统制范围上实现了对出版业生产、配给、销售各环节的全覆盖,从体制结构、运作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推动并实现了战时日本出版政策的法西斯化,对促进出版业向战时体制转变,回应日本当局对出版业在“国策宣传”中的要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日本出版业 总体战 出版新体制 战时宣传 法西斯化

 

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17世纪法国沙龙女性

汤晓燕

 

内容提要 作为法国沙龙文化的先驱,17世纪法国的沙龙女性曾在社会文化领域发挥了重要影响。从16世纪开始,法国市民阶层中的精英晋升到贵族等级,开启了新旧精英集团的融合过程。法国新旧精英集团融合之后,需树立全新文化身份标识以区别尚武的旧贵族以及较低阶层。社会结构的内在变化体现在文化层面便是法国文化整体趋向精致优雅。沙龙女性显赫的社会地位以及出色才华使其得以在文化圈施展重要影响,她们被赋予了使社会风尚与交往礼仪更典雅克制的重任。而沙龙女性在18世纪的逐渐退隐既与1718世纪法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表里相依,也与公私领域之间的界限日渐清晰不无关联。随着沙龙成为启蒙时代重要的公共领域,它不再局限于贵族精英阶层,开始面向更多元的社会群体,沙龙女性在文化知识领域的发言权因而逐渐式微。

关键词 法国社会文化史 沙龙女性 文化转型 社会区隔

 

“光辉三十年”期间法国工业环境监管模式的转型

肖晓丹

 

内容提要 19世纪以来,通过强制性的《设施分类法》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工业污染和预防工业公害是法国工业环境政策的典型特征。“二战”结束后,步入“光辉三十年”(19461975)的法国工业在急剧扩张的同时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公共治理趋于民主化的政治气候下,工业利益集团发展壮大,传统的威权管制模式显得不合时宜,政府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财税激励、推动合作、谈判协商的方式促使污染者加强自我监管。1961年《反大气污染法》、1964年《用水法》,以及1976年《设备分类法》的立法均由政府发起,但在法案起草阶段、实施细则的制定乃至执行过程中却浸润着新合作主义的原则。费赞炼油厂爆炸事故推动了法国工业环境督察体制向专业化变革,20世纪70年代环境部和工业界针对污染物限制排放所缔结的合同标志着新合作主义的制度化。

关键词 法国环境史 光辉三十年 工业环境监管 新合作主义环境督察体制

 

 

近代早期美洲烟草文化的欧洲化

荆玲玲

 

内容提要 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美洲印第安人视烟草为“神草”,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神秘且富有宗教色彩的烟草文化,其烟斗文化和雪茄文化被后来的欧洲殖民者所继承。烟草最初传入欧洲,主要因其药用价值备受欢迎,并被奉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在欧洲特殊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烟草很快由药品发展为逸乐消费品,并在欧洲得到普及,烟草消费不断地去神秘化并日益大众化。尽管烟草在欧洲传播过程中曾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和抨击,但在中等阶层形成和消费社会兴起的社会条件下,再加上经济利益的驱使,烟草消费在欧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烟草文化在欧洲逐渐实现了本土化的改造,形成了以英国烟斗文化、法国鼻烟文化和西班牙雪茄文化为代表的欧洲烟草文化。

关键词 美洲 烟草文化 欧洲化 烟斗文化 鼻烟文化 雪茄文化

 

 

“大规模报复”战略与美国海外核部署

陈波

 

内容提要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氢弹试验成功、核武器小型化、导弹等装载工具的发展及其在这些技术领域的领先,为其国家安全战略的转变提供了可能。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实施了更加倚重核武器的“大规模报复”战略。这一战略意在强化核武器的威慑,以此减少常规力量支出,最终实现美国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大平衡”。为了将抽象的“核威慑能力”变得更具体、更可信,从第二届任期开始,艾森豪威尔政府开始大规模向海外部署核武器。在这一时间段内,美国政府高层在核武器的使用问题上达成一致,借助与盟国既有的“基地权益”进行核存储,并不断通过新闻署的宣传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为大规模核部署行动扫除思想障碍、做好政策铺垫。美苏在欧亚大陆的核武器部署刺激了两国的核军备竞赛,也使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更加固化。

关键词 美国 冷战史 艾森豪威尔 “大规模报复”战略核武器 核部署

 

 

国家史观视域下新印度史学的叙事建构:从雅利安文明到莫卧儿帝国

王立新

 

内容提要 以《剑桥印度史》和《牛津印度史》为代表的正统印度史学以詹姆斯·米尔在《英属印度史》一书中阐述的“印度文明”概念为基础,借用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建构了正统印度史学的历史叙事:雅利安叙事。而以《新剑桥印度史》为代表的新印度史学则以“早期现代”概念为基础建构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历史叙事:莫卧儿帝国叙事。尽管这两种印度历史叙事都是在现代西方史学传统中的国家史观视域下进行的,但它们却建立起完全不同的意义空间。正统印度史学的历史叙事建构了一种传统性的历史空间,而新印度史学的历史叙事则建构起一种现代性的历史空间。

关键词 新印度史学 《新剑桥印度史》 国家史观 雅利安文明莫卧儿帝国

 

 

19世纪罗马“帝国主义”问题在西方学术界的缘起与发展

熊宸

 

内容提要 “帝国主义”一词虽然来自19世纪中期的现代帝国经验,却常被用来形容古代罗马的军事扩张与帝国统治。若不对该词在罗马史研究最初的用法予以澄清,便容易将现代帝国统治的视角代入对罗马统治的观察之中,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伴随着19世纪末欧洲殖民帝国达至鼎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帝国主义”及“罗马帝国主义”概念在这一时期所经历的主要变化及其在罗马史研究中造成的影响值得关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方世界中至今仍极具影响力的罗马史话题和论点中,有哪些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又在罗马史学史的发展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关键词 帝国主义 罗马 大英帝国 19世纪 行省制

 

 

从《尤里乌斯法》和《帕披乌斯·波派乌斯法》看奥古斯都的婚育政策

倪滕达

 

内容提要 奥古斯都在公元前18年和公元9年相继推出了《尤里乌斯法》和《帕披乌斯·波派乌斯法》两项法令,其中大量内容涉及对各阶层罗马人的结婚和生育方面的行为规范,同时就遵从和违背法律的行为分别规定了奖惩措施。奥古斯都颁布婚姻法的主要目的是鼓励罗马人组成合法家庭并生育更多子女,以提高罗马人口数量。然而,这两项法律并没有很好地产生他所期望的效果。真正带来奥古斯都时期人口普查数据大幅上涨的,是帝国初期人口普查范围的扩大,大量被释奴的增加和诸多行省居民公民权的授予。

关键词 人口问题 奥古斯都 人口普查 婚姻法

 

《世界历史》2021年第1期

查看详细

·亚太史·

合作与限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韩国导弹开发活动的反应与对策 /梁志(1)

二战后三十年间澳大利亚技术移民结构与成因探析/张瑾(19)

·欧美史·

启蒙运动时期德波对美洲全面“退化”的想象/王晓德(33)

毛皮贸易与17世纪俄国的西伯利亚拓殖运动/李巧(50)

英国信鸽在“一战”中的角色转换与形象变迁/贾珺(67)

美国与1958年法国政府危机/姚百慧(79)

·古代中世纪史·

苏美尔人驿站系统的形成及其作用/李智(93)

格里高利一世时期的政教关系/包倩怡(104)

私人法权的介入:中世纪英格兰的城镇化/谢丰斋(121)

彼特拉克“贫穷观”的发展:基于方济各思想的解读/钟碧莉(136)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孙剑编译(152)

内容摘要

  合作与限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韩国导弹开发活动的反应与对策

梁志

  内容提要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对美国安全承诺的疑虑日益加深,凭借着来自美国的知识、技术和人才积累,韩国朴正熙政府秘密启动了导弹开发计划。但在美国政府看来,韩国导弹研发将破坏东北亚地区稳定,因此必须加以遏制。为此,美国一边继续同朴正熙政府进行与导弹相关的军事技术合作,一边对韩国独立的导弹开发活动施加限制。然而,随着韩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导弹技术的全球扩散、美国自身商业利益的考量及其政府内部的明显意见分歧,福特和卡特政府仅仅是延缓而未能制止韩国导弹开发的步伐。1978年9月,韩国导弹试验成功。在这一重大事态的影响下,美国决定从双边合作和多边限制这两个层面入手,将韩国导弹研制活动约束在射程180公里、载弹量300公斤的范围内。其后,里根政府构建起全球防导弹扩散机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韩国导弹开发的影响。

  关键词 美韩关系 朴正熙政府 卡特政府 导弹开发防导弹扩散

二战后三十年间澳大利亚技术移民结构与成因探析

张瑾

  内容提要 澳大利亚曾长期奉行“白澳”政策,英国一直是该国移民人口最重要的来源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对移民特别是技术移民的需求量空前增大,以“移民即繁荣”为战略导向选择性地大量引进移民。其移民政策仍然遵循英国优先的原则,技术移民的来源构成中英国人占比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移民比重增大。技术移民来源的结构变化与英澳之间的特殊关系、以法案和协议形式确定下来的移民关系、技术移民的职业技能、澳大利亚的人才需求和移民策略的调整、来源国的人才供给以及国内外人才环境的变化等存在紧密联系。澳大利亚政府多次改革移民政策,越来越将国家发展的需要放在首位,强调以申请者职业技术能力为移民选择标准,优先接纳技术移民,进一步改变移民人口结构。英澳人才供给的特殊关系逐渐消失,种族歧视的“白澳”政策走向瓦解,族裔、文化及移民来源地日渐多元化。

  关键词 澳大利亚 白澳政策 移民政策 技术移民英国移民援助通行计划

启蒙运动时期德波对美洲全面“退化”的想象

王晓德

  内容提要 德波是欧洲启蒙时代研究美洲问题的专家之一,他撰写的多卷本《关于美洲人的哲学研究》出版后在欧洲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赞扬之声和批评之声迭起。德波接受了布丰的美洲退化论,但比布丰走得更远,成为“美洲退化论”更加完善的不可或缺环节。德波研究的重点是美洲人的退化,其中包括生活在美洲的欧洲白人移民后裔,后者的退化更能说明“恶劣”的自然环境如何使“优越种族”的生理机能或创新能力向着“低劣”方向蜕变。德波对克里奥尔人退化的阐述是他与布丰在退化观上的最大区别,给其全面否定美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德波对美洲的全面否定显然走到了极端,却满足了欧洲很多人的种族或文化优越心态,向欧洲人展现出一幅令人恐怖的美洲图景。德波的美洲退化观虽不是“昙花一现”,但想象毕竟代替不了事实。随着美洲之真相不断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德波的美洲退化观走到尽头乃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德波 美洲人 欧洲中心主义 美洲退化论启蒙运动

毛皮贸易与17世纪俄国的西伯利亚拓殖运动

李巧

  内容提要 毛皮贸易是17世纪俄国整个拓殖运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依托西伯利亚丰厚的毛皮资源与西欧庞大的毛皮消费市场,毛皮贸易成为俄国拓殖西伯利亚的重要形式。自1581年越过乌拉尔山至17世纪中叶,俄国人将西伯利亚大部分土地收入囊中,并在该地区大力开展毛皮贸易。俄国政府通过征收毛皮税、实行贵重毛皮专卖制度等渠道获得大量毛皮,毛皮收益遂成为西伯利亚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毛皮贸易的开展促进了西伯利亚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紫貂皮资源的萎缩,俄国对西欧毛皮出口陷入了困境。17世纪末,俄国人加速进军中国毛皮市场,并继续向东寻找新的毛皮产地。毛皮贸易是俄国人持续向东方拓殖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 俄国 西伯利亚 毛皮贸易 拓殖运动

英国信鸽在“一战”中的角色转换与形象变迁

贾珺

  内容提要 “一战”爆发前,规模庞大的鸽子种群在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一战”爆发后,英国迅速进入战时体制。在不断修订和细化的《国土保卫法》中,保障通信安全始终是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战事进行,信鸽从最初被严格管控、动辄射杀,逐渐拥有了被管控与受保护的双重待遇。这一变化,受到战时状态下信鸽角色转换与形象变迁的共同推动——信鸽的军事价值使保护信鸽成为人们保护情报,进而保障通信安全的必然选择,而人们在战争期间对信鸽形象的人性化塑造,有助于公众理解信鸽保护条例和动物福利理念。

  关键词 英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信鸽 国土保卫法情报

美国与1958年法国政府危机

姚百慧

  内容提要 从1958年4月开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政府陷入持续的危机之中。对于这次危机,美国始终保持密切关注。美国在北非问题上的斡旋和干涉,造成加亚尔政府的倒台和危机的开始。在弗林姆兰政府、阿尔及利亚殖民军、戴高乐三方政治势力纠葛中,美国采取了冷眼旁观但逐渐偏向戴高乐的政策。美国对戴高乐掌权态度的变化,受法国政治局势演化、美国外交政策、美国和戴高乐及戴派人士接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综观美国对1958年法国政府危机的应对,可以看到其政策选择是在矛盾且极为有限的范围中进行的,从保持冷战优势、顺应非殖民化浪潮、法国自身政治变动等角度,美国最终认定戴高乐执政是对其最有利的结果。

  关键词 美法关系 法国政府 冷战 戴高乐阿尔及利亚

苏美尔人驿站系统的形成及其作用

李智

  内容提要 驿站是苏美尔人建立的一种为官员在旅途中提供食宿补给的场所。它提高了国家行政效率,便利了人员及物资流动,促进了人类历史上早期交通网络的诞生与发展。苏美尔人的驿站系统发端于早王朝时期,并在乌尔第三王朝进一步得到完善。其内部详尽而明确的分工方式,以及完善的运营流程,均为后来闻名于世的亚述帝国与波斯帝国交通体系树立了典范。苏美尔人的驿站只服务于因公出行人员,具有明显的官办性质,对巩固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自身的演变也反映了整个王朝的兴衰。

  关键词 苏美尔人 驿站系统 交通网 乌尔第三王朝两河流域

格里高利一世时期的政教关系

包倩怡

  内容提要 教宗格里高利一世在任职末年遭遇福卡斯篡位事件。这是自基督教合法化之后,教宗第一次面临皇位合法化问题。格里高利选择高调地称颂帝位易主。教宗的立场反映出他的君主观,以及这种观念主导下他对先帝莫里斯的评价和对新帝福卡斯的期许。这种君主观脱胎于6世纪意大利半岛连年战乱造成的苦难,成形于查士丁尼政教模式下帝国对教会的政治干预。其不关注皇位合法性,也不甚关心帝王政绩。福卡斯篡位为改善教会的生存状况提供可能,符合格里高利所理解的以罗马教会为中心的教会利益,福卡斯因而符合教宗的君主定位。格里高利在这个事件中所做的选择,为中世纪早期教宗结盟加洛林王朝埋下伏笔。他的相关观念成为中世纪西欧教会打造基督教世界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格里高利一世 福卡斯篡位事件 君主观政教关系 基督教

私人法权的介入:中世纪英格兰的城镇化

谢丰斋

  内容提要 欧洲中世纪社会的最大特点是王国的土地被贵族分封,由此带来国王的统一权力被分割,造成国家法权的零碎化和私人化。中世纪的城镇化实际上是与法权的私人化联系在一起的。以英格兰为例,其中世纪的城镇化主要是小微城镇化,小微城镇的数量特别多,以至于出现了一种“过热”或“超常”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来在城镇化过程中,地方领主动用私人法权去建造私人小城镇的数量是不受限制的。所以,中世纪的城镇化不单是由经济发展即商业化带来的,也是由领主的私人法权造就的。

  关键词 欧洲中世纪 英格兰 城镇化 领主法权

彼特拉克“贫穷观”的发展:基于方济各思想的解读

钟碧莉

  内容提要 “文艺复兴之父”彼特拉克的案例反映了“贫穷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发展与影响。作为最早的人文主义者之一,彼特拉克的思想层次非常复杂。一般学者认为,他的思想糅合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古典主义,其中,西塞罗、维吉尔、塞内卡和奥古斯丁等人对他的影响已经毋庸置疑,学界也多有论著。除此之外,圣方济各的神学思想对彼特拉克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方济各修会“贫穷至上”的准则在彼特拉克“贫穷观”的形成过程中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学界对此仍探讨较少。分析彼特拉克的“贫穷观”有助于厘清12—15世纪间“贫穷”定义的演变、“贫穷运动”的发展和托钵僧团体的影响,并呈现方济各的“贫穷观”在文艺复兴初期给人文主义者们所带来的启发和一系列挑战。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彼特拉克 托钵僧团体 贫穷观方济各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