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举办“财富、贫穷与政策——罗马共和国的衰落”讲座
2012-06-06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http://history.cnu.edu.cn/index.asp)
2012年5月23日,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多米尼克•拉斯本(Dominic Rathbone)教授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作题为“财富、贫穷与政策——罗马共和国的衰落”(Wealth, poverty and politics: the fall of the Roman Republic)的讲座。多米尼克•拉斯本教授早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从教多年,其学术研究着眼于经济史,在希腊化及罗马时代的埃及、罗马在北非的经济等方面建树颇丰,并担任《剑桥古代史(第11卷)》主编之一,对世界上古史有较深的研究,且见解独到。本次讲座由我院晏绍祥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历史系黄洋教授陪同并承担部分讲座内容的翻译及解释。
米尼克•拉斯本教授本次讲座主要论证了罗马从农民的共和国到地主阶级的政权(有限的君主政体)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革命,此处的革命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政治革命,而主要是指经济上的革命。围绕这一主题,米尼克•拉斯本教授从罗马农民的贫困、上层精英阶层土地占有的限制、罗马共有地在罗马穷人与富人斗争中的作用和历史的转折点——罗马同盟者战争及socii的解放等四个方面,从经济史的角度叙述了罗马共和国衰落的过程和原因。米尼克•拉斯本教授认为,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开始创建农民的共和国,此时大量土地属于人身独立的农民,这些农民驱使俘虏变为奴隶参加劳作,并且罗马有法律规定罗马公民不得为他人劳作。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公地不再分配给农民,而是被富人占有,但此时的富人很少,每个部落的富人数量仅50多人,故富人在投票表决中不占优势。格拉古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希望恢复共和国传统,给农民分配土地。然而,随后由于意大利富人获得罗马公民权,富人的数量骤增,在投票表决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农民再次获得共有地分配的希望破灭,到奥古斯都时期,罗马政权彻底成为富人的政权,共和国至此衰落,不复存在。
米尼克•拉斯本教授的观点颠覆了关于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传统观点,从公有地分配变迁的全新角度阐释了罗马共和国由创建到衰亡的历程,论述有理有据,新颖独特。讲座最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师生就讲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米尼克•拉斯本教授提问,后者一一作出细致的解答,讲座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广大师生收益颇丰。
(中国世界史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