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历史、史学、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12-12-04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http://www.bnu.edu.cn/history/)
2012年11月10日至1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与北京市历史学会主办的“历史•史学•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国内数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七十五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历史与史学的关系,史学与社会的关系。会议设立一个主会场与两个分会场。与会学者对会议主题所涉及的论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在主会场,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教授、复旦大学张广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施丁研究员及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教授先后发表大会主题演讲。刘家和教授围绕会议主题深入分析了“历史、史学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历史与社会、历史与史学、史学与社会这三组关系在概念上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和相通性,进而阐释了同一性和相通性的内在根据。张广智教授通过考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演变,诠释了时代、社会与史学变革的关系,认为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是推动史学变革的一种基本的动力。施丁研究员以《传统史学的“为人”问题》为题,阐述传统史学家对历史人物“为人”问题的重视,指出研究“为人”问题对当下的意义。瞿林东教授从史学史研究的角度剖析历史与史学的关系,同时阐发了对如何拓展中国史学史研究问题的新思考。在“中国史学”分会场,学者们对中国史学史上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创新性见解。北京师范大学吴怀祺教授从“历史思维与民族史学特征”、“‘六通'说的提出”、“《史记》的通变史学思想”等方面对“历史思维与史学通识”进行了阐述。陈其泰教授则通过“典志体因注入时代精神而凸显活力”,“‘新综合体':20世纪史家意义深远的探索”以及“新时期重大史学工程所彰显的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当代价值”等几个问题考察了中国历史编纂学在近现代的进展。罗炳良教授、李建博士等分别从 “18世纪中国史家关于史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中国传统史学的人文主义”等方面针对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发表了看法,周文玖教授、牛润珍教授、王记录教授、徐国利教授、张昭军教授、曹守亮博士等学者分别从“经学与新历史考据学”、“宋学与民国新民族主义史学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学大众化:倡导、实践与争议”、“当代中国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新时期文化史学科建设”、“江泽民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化”等论题出发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学的相关问题。在西方史学分会场,与会学者的讨论彰显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入的思考。彭刚教授、孙立新教授、王献华教授、周兵副教授、易兰副教授、吕和应副教授等学者分别就“历史理性与历史感”、“纳粹历史与德意志民族认同危机”、“《苏美尔王表》中的正统观念”、“数字史学”、“德罗伊森的历史理性批判”、“巴克尔实证主义史学思想”等题目展开了论述。易宁教授、李勇教授、李孝迁副教授、王成军教授等学者则从中西史学交流和比较的角度分别探讨了“古代中国的通史与西方的普世史观念”、“中国学者以年鉴学派理念重塑史学”、“中德学会与中德学人交往”、“中西史学比较何以可能的现代诠释”等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院长杨共乐教授在会议致辞中,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发展做了回顾和展望。他指出,历史学院在陈垣先生、白寿彝先生奠定的学术基础上,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人才;诸多学者毕生致力于对学术的追求,孜孜不倦,生命不止,事业不休,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作为中国该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将继续为该领域的学术发展作出贡献。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此次会议的召开,对进一步开拓视野,把握学术前沿,增进学术交流,明确史学工作者的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研讨会开幕式
刘家和教授作研讨会主题演讲
张广智教授作研讨会主题演讲
彭刚教授作研讨会主题演讲
(中国世界史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