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中国法国史研究会2013年欧洲学术行

2013-03-07

在瑞士弗里堡大学合影

  2013年2月5-14日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一行4人应瑞士弗里堡大学及法国人文科学之家基金会、巴黎第一大学之邀在瑞士弗里堡和法国巴黎参与了系列学术活动。这是自2003年以来,10年间研究会第三次集体出访并成功参与国际合作学术活动。

  一、在瑞士

  2月6日参加上海-杭州中法瑞历史文化研讨班的瑞士方合作者:瑞士弗里堡大学历史系主持第一个中瑞法三国“中国与欧洲”研讨日,主题为:“二十世纪的中国与欧洲:交叉历史视野中的共和主义”。这是近两年来在上海-杭州历史文化研讨班上以“共和主义:历史与现状”(2011)、“共和主义的思考”(2012)为主题进行的教学研究的延续。在弗里堡,中国学者与欧洲学者继续交流相互间对共和主义的价值观、普世性以及现代共和制在欧洲和中国的具体表现的看法。

沈坚教授、端木美研究员、李宏图教授

复旦大学李宏图教授(右)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端木美研究员(右) 发言

上海图书馆包中(右) 发言

  研讨会上下午分别由弗里堡大学历史系阿兰•克拉维安教授及克劳德•奥赛尔教授主持。上午在“共和思想的源泉”一节中,中国复旦大学教授李宏图首先发言,主题是“马君武(1881-1941)的共和思想”;日内瓦大学东亚系的张宁发言主题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死刑变革(1902-1912)”。第二节“中国与西方共和思想接触的渠道”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端木美研究员的发言为“两次大战中的旅法中国知识分子”;瑞士洛桑大学的汉学家艾里克•马埃德教授发言主题为“若瑟夫•R•列文森(1920-1969)与中国现代性的困境”。下午第三节主题为:“交叉视野中共和制的形象与表现”。中国浙江大学沈坚教授介绍了“中国人眼中的第三共和国”;瑞士苏黎世大学阿丽亚娜•克努塞尔则介绍她的新成果“英国和瑞士媒体对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报道(1945-1949)”;最后,由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国际史学会会长罗伯特•弗兰克教授发言:“第五共和国时代在法国有争议的毛泽东的形象”。整个研讨发言以及讨论环节都很热烈。是晚,在弗里堡大学历史系安娜-弗兰索瓦兹教授主持下,由洛桑大学皮埃尔-艾玛努埃尔•雅克先生介绍一部1936年由瑞士人汉斯•沃热尔拍摄的黑白默片“没有面纱的中国”。该片真实地反映了三十年代贫困的中国以及蕴藏在中国年青一代中的活力与希望。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员安妮•居里安、中国社会科学院端木美研究员参加对影片的评论。

  2月7-9日,在弗里堡举行瑞士历史学家三年一度的史学大会,今年主题是“全球与区域”。大会迎来了四百余名来自全瑞士的史学工作者和应邀前来的其他国家地区的学者,如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中国等。中国法国史研究会首次应邀出席此次历史学界的盛会并参与一个分会场的研讨,主题为“普世价值与区域经验:二十世纪瑞士与中国之间的思想、人员与形象的交流”。其中,复旦大学李宏图教授英文发言题为“卢梭及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900-195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端木美研究员的法文发言题为“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瑞士”;上海图书馆年轻馆员包中用德文发言,题目为“交互的影像:五十年代报刊中的中瑞形象分析(1949-1960)”。此外参加该分会场的还有瑞士和法国的研究人员,弗里堡大学历史系克劳德•奥塞尔教授主持会议。中国学者的发言受到好评。在会议期间,瑞士国家电视台、弗里堡电视台等媒体对李宏图、端木美等都作了多次采访,对中国史学研究以及国际合作情况表示了很大的兴趣,播出后引起瑞士同行们的高度关注。中国学者们还参加了瑞士史学会所设的酒会晚宴,得以与各国同行进行交流。大会期间也选择语言能通的场次听会学习,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二、在法国

浙江大学沈坚教授(中)发言

  

在法国人文科学之家与研讨班创始人埃玛尔(右三)、齐福乐(左二)合影

  2月10日在瑞士的工作结束后,端木美、沈坚、李宏图三位教授应邀前往巴黎。2月11日上午,在法国人文科学之家举行题为“产出、出版、传播”圆桌会议。与会者为自2004年以来参与上海-杭州历史文化研讨班的法国、瑞士合作方学者、出版界代表,其中包括了研讨班的创办人人文科学之家前主任莫里斯•埃玛尔先生、已经在布鲁塞尔为欧盟文化交流工作、专程赶来的齐福乐先生;研讨班主要联络人巴黎一大于格•戴和特教授、人文科学之家中国部负责人安妮•居里安女士等;此外还有法兰西学院程艾蓝教授、巴黎一大的克利斯朵夫•夏尔勒教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蓝克利教授、建筑师弗朗索瓦兹•热德女士以及瑞士弗里堡大学阿兰•克拉维安教授、克劳德•奥塞尔教授等。人文科学之家出版社纳塔莉•弗里耶女士以及由研讨班送出的留学生代表刘树才等出席会议并发言。大家对于十年来研讨班的工作给与高度评价,特别是因为在每年讲习之后,能够得到出版界支持,出版中法文两个版本的论文集,使得更多的青年学子、研究人员受益,可谓功德无量。会上发言人员特别对未出席本次聚会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及其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参与工作的责任编辑周洁女士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是日下午,在巴黎第一大学,校长、历史学家菲利普•布图伊教授接见了来访的中、瑞学者,对以往的合作给与高度评价并重申巴黎一大对上海-杭州研讨班的支持。接见后,中、法、瑞三国学者在巴黎一大举行关于两年来共和主义研究的总结。浙江大学沈坚教授主持了会议,法兰西学院院士巴斯蒂夫人出席了总结会。李宏图教授回顾了两年来关于共和主义的研究教学工作历程,指出通过不同国家对共和思想和实践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共和思想本质的理解,通过对思想传播路径的分析介绍,更加深对不同国家确立共和体制的不同历程、困难的认识。夏尔勒教授对于法国几次确立共和制的背景特点作了简述。著名汉学家巴斯蒂夫人则就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三点思考:“托克维尔想说什么?如何通过翻译理解托克维尔?公众媒体如何理解?”这给与会者留下更多时间与空间对共和主义确立的思考。

  2月12日,法国人文科学之家基金会主席米歇尔•维韦约卡先生接见了来访的中瑞学者。他高度评价十年来中法瑞三方的合作意义和成果。作为项目发起人莫里斯•埃玛尔先生的后任,维韦约卡先生也坚定地重申他仍支持并希望此项合作工作能够继续开展下去。随后,中法瑞三方学者讨论了2013年上海-杭州研讨班工作计划,并就研讨班十周年纪念活动作了初步安排。午餐后,人文科学之家数字化新媒体部门请克利斯朵夫•夏尔勒教授与李宏图教授就启蒙思想在中国进行对话;请安妮•居里安研究员与端木美研究员就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的历史现状进行对话。

端木美代表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在瑞士驻法使馆发言

  当晚,瑞士驻法国大使馆在官邸设宴招待中、法、瑞三方学者,会上巴黎第一大学校长菲利普•布图伊教授与代表瑞士弗里堡大学的外事办公室主任马丽艳女士签订2013-2014年双方在上海-杭州历史文化研讨班上的合作协议。弗里堡大学校长临时因紧急公务缺席。人文科学之家基金会主席维韦约卡先生、莫里斯•埃玛尔先生以及法兰西学院巴斯蒂院士等均出席晚宴。瑞士驻法国大使让-雅克•德达代尔先生热情地欢迎中、法、瑞学者们光临。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朱小玉女士也应邀出席晚宴并与中方来客亲切交谈。

与瑞士驻法大使及夫人(中)、瑞士教授奥塞尔(左一)合影

  

(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