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杨栋梁教授在东北师范大学做 “中日关系的历史转折与日本研究的课题”的报告
2014-03-11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http://www1.bnu.edu.cn/history/index.htm)

2014年2月13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育部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杨栋梁教授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作了“中日关系的历史转折与日本研究的课题”的学术报告。
杨教授从两千年中日古代关系的复杂性入手,指出,中国和日本自汉代接触以来至今,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无法用“友好”、“对立”或者其他定性词句一言以蔽之。文明发展程度及实力对比是制约国家间关系的基础,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的本质,但国家统治者的政治判断和政策选择往往决定了事物并非一定按照直线发展。在古代中日关系的政策选择上,两国统治者都有过“误判”并在遭受挫折后进行了“纠错”。然而,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实力的衰落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中日两国呈现出不对等的发展局面,日本连续发动的侵华战争,改变了东亚地区的格局。同时,日本民族的特性与对战争责任问题缺乏反省的态度,使中日之间隔阂日深,而两国的领土争端,还进一步加深了这一隔阂。杨教授强调指出,深入而连续地研究中日关系史,对于中国正确处理当下两国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镜鉴意义。近年来,钓鱼岛和靖国神社问题,使中日关系降至冰点。为了维护中国发展稳定的大局,在处理中日关系时,要理性地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途径,积极开展各项对日工作。在这一前提下,中国学者对日本问题的钻研和思考,不但有学术价值,还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世界史研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