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富强:公元1000年以来的技术、军事与社会
2021-04-11
[美] 威廉·麦克尼尔 著
孙岳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12月
页数:452页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装帧:精装
纸张:胶版纸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21720891
内容简介
公元1000年,中国宋朝称雄世界东方,却又为何昙花一现?
近代欧洲如何做到超越传统的封建帝国并终在武备上一骑绝尘?
战争市场化、武备正规化、暴力官僚化如何发生?如何催生两次世界大战?
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怎样实现对战争工业化的推动?军事与工业如何互动?
大国博弈的时代,技术、军事与人类社会如何实现共存?
《瘟疫与人》之后,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再出重磅力作,跨越千年历史剧变,聚焦东西方大国激烈博弈,以演化论视角纵览世界大国竞强历程,集军事、技术和社会于一炉,探索人类过去一千年跌宕起伏,追溯我们其来有自的发展路径。
威廉·麦克尼尔在《竞逐富强》这部集军事、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历史巨著中,致力于探索人类在上一个千年的跌宕起伏,并追溯我们其来有自的发展路径,让我们看清世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当今不得不面对的可怕窘境。
本书首先从约公元前3500年人类开始在美索不达米亚使用青铜武器和盔甲说起,谈到前1800年武器变革,前1000年出现职业军队。然后分十章重点叙述了在公元1000年后世界东西方主要国家工业进步、武器制造、政府管理、社会秩序演变,欧洲人战争业务、战争技艺的提高,暴力官僚化带来的压力,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对军事的影响,简述了20世纪的世界大战特别是1945年以来的美苏军备竞赛和计划经济,包括民族国家政治权力的较量,人口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技术发展对武器创新发明的促进,冷战期间两个不错大国核武器竞赛及太空争夺,等等。
本书的核心论点是:自11世纪出现的世界范围的商业转型导致了军事行动日益屈从于市场力量的调遣和统治者的指令。麦克尼尔认为,只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计划经济才开始取代市场力量对大规模人力活动的操纵。本书直面公元1000年来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其中的发现、假说和广博的学识足以令读者重新审视我们这个时代,为我们未来更明智的决策提供坚实的理据。
作者介绍
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一代历史学家、优选史研究奠基人、世界历史学科的“现代开创者”,曾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美国世界史学会主席。在优选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德高望重,与斯宾格勒、汤因比齐名,被誉为“20世纪对历史进行世界性解释的巨人”,开辟了一个西方世界史学的新时代。 1963年,威廉·麦克尼尔以一部《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一举成名,并因此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他笔耕不止,迄今已出版30多部作品。1996年,因其“在欧洲文化、社会和社会科学领域里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伊拉斯谟奖。2010年,美国总统为他颁授国家人文勋章,以表彰其在人文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的很好贡献。 其他主要作品有《世界史》(A World History)、《瘟疫与人》(Plagues and Peoples)、《竞逐富强》(The Pursuit of Power)、《人类之网》(The Human Web,与其子约翰·麦克尼尔合著)、《追寻真理》(The Pursuit of Truth)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古代的武器与社会
第二章 中国称雄的时代(1000-1500年)
中世纪中国的市场和指令
中国境外的市场动员
第三章 欧洲人的战争业务(1000-1600年)
在意大利北部开辟战争业务
火药革命与大西洋欧洲的崛起
市场夺取了控制权
第四章 欧洲人战争技艺的提高(1600-1750年)
地区性传播
军队控制的改进
欧洲武装部队的正规化和半稳定化
第五章 欧洲暴力官僚化带来的压力(1700-1789年)
边境扩张引发的不平衡
审慎重组带来的挑战
第六章 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对军事的影响(1789-1840年)
法国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
英国的不同情况
战后协议(1815-1840年)
第七章 最初的战争工业化进程(1840-1884年)
商业组织与国家军备的竞争关系
普鲁士战法:战争的新范式
全球性影响
第八章 加剧的军工互动(1884-1914年)
英国战略地位的下降
英国军工联合体的出现
海军军备与经济的政治化
理性设计与管理的限度
国际反响
第九章 二十世纪的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均势与人口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管理观念上的转变:第一阶段(1914-1916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管理观念上的转变:第二阶段(1916-1918年)
两次大战之间的反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向管理经济体制的回归
第十章1945年以来的军备竞赛和计划经济
结论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