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南斯拉夫》
2021-11-09
马细谱 著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页数:136 页
字数:57千字
ISBN:9787515410975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之一。
本书扼要地讲解了南斯拉夫从1918年成立至1992年解体以及2003年彻底消失这85年的历史,即南斯拉夫王国、南斯拉夫联邦和南斯拉夫联盟这三个南斯拉夫从成立、发展、兴旺到危机、分裂和消逝的经历。书中对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如何突破当时的“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以及改革的成效和失误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南斯拉夫最终走向崩溃和分裂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析。
作者简介
马细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主要学术专长是巴尔干近现代史、东欧现代史研究。代表性专著有:《巴尔干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巴尔干纷争》《南斯拉夫兴亡》《保加利亚史》《追梦与现实——中东欧转轨25 年研究文集》《南斯拉夫通史》《巴尔干近现代史》(两卷本)等。合著有:《巴尔干百年简史》(与余志和合著)等。
目 录
前 言 1
一 脆弱的南斯拉夫王国(1918—1945) 1
(一)建国梦想变成现实 1
(二)党派斗争异常激烈 7
(三)亚历山大国王专制独裁 9
(四)“替我看管好南斯拉夫” 15
(五)尖锐的民族矛盾 17
(六)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和解梦难圆 19
(七)南斯拉夫王国被侵占和瓜分 22
二 繁荣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1945—1992) 31
(一)欧洲反法西斯的旗手 31
(二)建立人民共和国 40
(三)战后重建措施 44
(四)南共第五次代表大会 46
(五)勇于创新的工人自治制度 50
(六)社会主义经济稳步发展 58
(七)铁托之后“轮流执政” 65
三 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及其原因 71
(一)南斯拉夫联邦土崩瓦解 71
(二)南斯拉夫联邦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78
四 短命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2—2003) 95
(一)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生不逢时 95
(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97
(三)黑山脱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101
(四)塞尔维亚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104
前 言
(一)何谓“南斯拉夫”?
我们中国人往往把外国的人名和地名按音译翻译过来,就成了对国外人名地名的称呼。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准确可行的。然而,对“南斯拉夫”这个国家的称呼却是个例外。塞尔维亚语中“南斯拉夫”一词的读音是“Jugoslavija”,一个集合名词“优哥斯拉维亚”,意即“南部斯拉夫人的国家”,是意译加音译的结果。所以,这个国名难倒了不少中国人。
1982年10月至1985年4月,我在南斯拉夫进修,实地考察了这个国家,并在马其顿斯科普里大学和历史研究所获得了南斯拉夫历史学博士学位。特别是1984年年底在博士论文答辩前夕,马其顿科学技术局提供经费,让我在一个月内访遍南斯拉夫各共和国和自治省,拜访各地的著名历史学家,参观一些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这一切更加鼓舞我进一步去研究南斯拉夫的历史。其间,我购买和收集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并做了一些笔记。
在这两年半时间里,我对南斯拉夫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抗法西斯主义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对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时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独立思考的创新态度和敢于同外来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精神深深感动。
因此,我有缘认识了南斯拉夫,可以扼要讲解这个国家从1918年成立至1992年解体以及2003年彻底消失这85年的历史,即南斯拉夫王国、南斯拉夫联邦和南斯拉夫联盟的光荣与悲惨命运。
20世纪80年代初,南斯拉夫是世人津津乐道的一片乐地,在国人眼中则是改革开放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于是,前去参观访问的团、组络绎不绝。一些从事汉语和塞尔维亚语翻译的南斯拉夫人和中国人爱用“1—8”这个数字来表述,以简明地介绍南斯拉夫,即:
1个国家(南斯拉夫联邦)、1个政党(南共联盟)、1个领袖(铁托);
2种文字:基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
3种宗教:东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
4种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或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和阿尔巴尼亚语;
5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斯洛文尼亚族、马其顿族和黑山族;
6个共和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黑山;
7个邻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意大利、奥地利和匈牙利;
8个联邦单位:6个共和国加上塞尔维亚境内的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
这一组数字真实地反映了南斯拉夫境内复杂的种族、宗教、文化情况,便于人们记忆。
提起南斯拉夫,国人并不陌生。两部热映于20世纪70年代的经典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虽然讲述的是南斯拉夫游击队同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战斗的故事,却使南斯拉夫在中国变得家喻户晓,几乎老幼皆知。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巴尔干地区成为学术界、媒体、国际政治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核心区就是前南斯拉夫地区。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硝烟四起,燃烧的农村,残垣断壁的城镇,成片的墓地,逃难的人群。学者们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南斯拉夫成了大国争夺和内战的场地,成了流血冲突和任人宰割的战场。有人说,这是民族主义大爆发的结果;也有人说,这是欧美大国出卖了南斯拉夫。客观地讲,这两个方面的原因都不能排除,但有一点十分清楚:南斯拉夫解体和它们的错误政策及西方大国对南斯拉夫的蛮横干预是分不开的。这个时候,中国人民对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遭遇深表同情,甚至遭到美国破坏国际法轰炸中国大使馆的野蛮报复。
南斯拉夫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部和西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是该地区领土面积最大(约23.5万平方公里)和人口最多(2300多万)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烧毁了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大厦,南部斯拉夫人建立统一国家的努力终成正果,奔向美好的未来。
1918年12月1日建立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史称“第一南斯拉夫”。1929年该王国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4月6日,由于希特勒德国和墨索里尼意大利入侵,南斯拉夫王国遭到肢解灭亡。
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诞生,此为“第二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在铁托(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1980)和南共联盟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48年,南斯拉夫在南共联盟领导下,顶住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无端攻击,开始摆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探索自己的“南斯拉夫道路”,并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它对内推行大小民族一律平等的“兄弟团结”政策,对外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保持了40多年的繁荣与稳定,受到世人瞩目和景仰。
1980年铁托总统逝世之后,南斯拉夫联邦磨难不断,开始风雨飘摇。1989年,欧洲疯狂庆祝社会主义制度崩溃,共产党垮台,多民族国家南斯拉夫被推到了风口浪尖。1991年起,南斯拉夫联邦开始解体,陷入冲突与内战的泥潭,各联邦共和国分道扬镳,纷纷独立。
1992年4月2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宣布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作为南斯拉夫联邦的继承者,是为“第三南斯拉夫”。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南斯拉夫”作为国名消逝于历史长河中。
这就是三个南斯拉夫从成立、发展、兴旺到危机、分裂和消逝的经历,尽管如此,我觉得南斯拉夫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伤心和怀念。它永远留在历史上!它值得我们书写,也应该记住它。
但是,在研究、分析和写作南斯拉夫85年兴亡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和思绪有时难以言状,对一些问题感到迷惑和茫然。我不禁时常自问:1.南斯拉夫政治经济改革搞得最早最成功,为何夭折?2.南斯拉夫宽松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到底有何得失?3.南斯拉夫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就差一点儿参加了北约和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为何现在却落到了加盟入约的最后?4.南斯拉夫瓦解的一般原因和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5.南斯拉夫早就是欧美大国的朋友和东西方争夺的缓冲地带,欧美大国为何要在南斯拉夫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它们对南斯拉夫被搞得支离破碎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这也是我在这个小册子里想要为读者解答的一些问题。
当然,这不是笔者在给一个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国家写祭文。记得小时候在农村乡下,凡有老人去世,就得请一位当地文化水平最高的先生写篇祭文悼念。祭词无非是说亡故者一生含辛茹苦操持家业、教育子女、为人磊落,因而积劳成疾,撒手人寰,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我清楚地意识到,对南斯拉夫这么一个复杂的国家,我们对它的了解和研究还远远不够,诚然不能给它歌功颂德,但也不能把它打入十八层地狱。南斯拉夫的功过应该留给世人,留给历史去评说。
(二)南斯拉夫土地上的社会主义报春花
南斯拉夫土地上的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19世纪以来的欧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在西欧,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却不在西欧,而是实践于苏联和东欧。19世纪末,欧洲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大都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形成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社会主义运动。1878年,诞生了捷克社会民主党,1890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正式成立,同年,匈牙利工人党改称匈牙利社会民主党,1891年,成立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党(3年后改称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工党)。波兰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第一无产阶级党”创建于1882年,1893年“第二无产阶级党”和波兰工人联盟组成波兰王国社会民主党。1893年,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工党诞生,1896年,成立南(部)斯拉夫社会民主党。
早在南(部)斯拉夫社会民主党出现之前,一批社会主义者知识分子就已经在塞尔维亚传播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其中,斯维托扎尔·马尔科维奇(1846—1875)就是19世纪下半叶塞尔维亚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倡导者。他于1871年创办了巴尔干半岛上第一份社会主义报纸《工人报》。1872年,在其主要著作《东方的塞尔维亚》一书中,提出了推翻塞尔维亚旧制度,建立一个新型的社会——“公社社会主义”主张;提出了反对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争取塞尔维亚和巴尔干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的纲领。
马尔科维奇作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公开赞扬1871年巴黎公社的革命行动。他在《工人报》上连续写下了《巴黎公社的覆灭》《公社和国际》《白色恐怖》等十来篇文章,谴责塞尔维亚和国际反动派对公社事业的恶意诽谤。
马尔科维奇的社会主义见解,远远超过他的先辈,使他成了塞尔维亚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由于历史的局限,马尔科维奇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他也像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样,把南部斯拉夫人自古代保留下来的家庭公社和农村公社理想化,认为它们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基础,通过它们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走向社会主义。
1903年成立的塞尔维亚社会民主党已经把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写进了党的纲领,认为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该纲领写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阶级斗争,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将私有制转变成社会主义所有制,与其他国家无产阶级加强团结,实现普选权、免费教育和医疗,保护妇女和儿童,等等。1909年年底,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了巴尔干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塞尔维亚社会民主党创始人迪米特里捷·图佐维奇(1881—1914)在发言中强调说,建立巴尔干各国人民的联邦共和国和社会主义,是解决欧洲东南部民族问题的一条道路。
1913年,斯洛文尼亚社会民主党领导人伊万·仓卡尔(1876—1918)主张所有南部斯拉夫(包括保加利亚人在内)组成一个联邦的自由共和国,各联邦成员是平等和自由的。同时,每个民族在文化上保持各自的特殊性。仓卡尔强调,这些原则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塞尔维亚早期社会主义者及其政党的纲领和活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建立南斯拉夫共产党和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朵社会主义报春花突破严寒的冻土,开始吐露芬芳。它将在南斯拉夫大地上茁壮成长,迎接社会主义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