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2年6月28日
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北京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四次中期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2-07-12

(原文标题:北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四次中期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2年6月16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能力建设研究”子课题中期研讨会顺利召开。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总课题首席专家王逸舟教授致辞,四位子课题负责人参会。根据课题设计安排,子课题负责人将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围绕研究进展和前沿问题进行深度研讨。本次会议围绕子课题四“大国多边外交的学理支撑”展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刘莲莲、博士研究生吴焕琼就课题做主题报告,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烈英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晓燕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汤蓓副教授担任评议人,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国内重点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刘莲莲副教授主持。

  在会议致辞环节,王逸舟教授指出,在中国正成为“全球角色”的新时代,我国在多边场合、国际组织中战略需要更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我们的多边外交能力研究要关注目前中国的现实需要,也要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做准备。

  在会议上半部分议程中,刘莲莲副教授以《后发大国何以创设国际组织--反思既有国际组织创设理论》为题进行学术汇报。报告分别从问题缘起、西方国际组织创设理论回顾、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对西方创设理论的改造等三个部分展开论述。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外交实践的不断向前,带来了角色利益认知的变化,使得中国迫切的需要原创理论,而西方现有国际组织创设理论存在概念构造上的缺陷和经验样本上的缺陷。中国的国际组织创设理论需要更正西方理论的逻辑缺陷并特别关注后发大国创设国际组织的特殊环境和需求,在考虑具体领域中自身禀赋的情况下展开行动,同时应对来自战略竞争对手的挑战。

  在评议环节,贾烈英教授指出,中国创设国际组织并不是边缘化现有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挑战核心规则,这是我们探讨该问题的大背景。学术研究应该区分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国际制度,将对于创设背景和制度特性的分析分开。中国国际组织创设理论的研究需要多学科、大深度的探索,具有挑战性。李晓燕副教授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指出,美国对于国际秩序的理解是一种结构化的体系,而英国学派则强调主体参与的国际社会的作用,主体间性的存在使得对于各国话语权的讨论更加有意义。从中国视角出发应特别重视发展经验。汤蓓副教授指出,现有的国际组织体系有很大弹性,联合国系统本身也乐于回应新兴国家的要求,后发大国在创设新的国际制度之外也有很多选择,中国近年来也更多在跨政府网络和标准化组织中发力。同时研究也应更多纳入非正式制度的分析。

  会议下半部分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吴焕琼以《大国领导国际组织何以失败?--以美国设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为题进行报告。报告从国际组织设计制度设计的一般规律、美国设计、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案例分析,方案设计的实际效果、启示等四个部分展开。报告首先以美国设计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失败为案例,指出大国应当将自身的利益合理植入到国际组织的制度方案之中。同时国际组织始终面临着外部国际政治格局的冲击,因此国际组织的制度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国际组织承压能力和制度韧性,防止外部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冲击动摇共识性的基础。

  在评议环节,汤蓓副教授指出,案例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失败”这一概念的内涵,事实上大国保证自己创设的国际组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都不违背初衷及自己的意愿也许要求过高,需要从有限理性的基础上,现实地分析大国的国际制度设计过程。李晓燕副教授肯定了研究的案例价值,同时希望进一步对于国际组织所赖以的共识给与更多重视,思考如何在西方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使得中国的共识更有吸引力。贾烈英教授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冷战中完全不介入政治对抗不太现实,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一“失败”也许对于国际组织这一公共物品提供的平台也有好处。同时国际共识本身也是有“程度”的。

  在交叉讨论环节,与会的专家学者和报告人、评议人一起就报告中谈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总结环节,王逸舟教授指出本次报告既体现基础理论的方向感,也有有价值的案例提供。长期来看,国际组织是中国多边外交能力建设的关键发力点。中国是现有国际制度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为世界谋发展是中国在未来提升大国多边外交能力的立足点。中国的国际组织学身负很强的理论使命,未来需要明确近中长期具体目标,更多地在贴近外交实务界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成理论化构建。

(文字:余鸿博;图片:余鸿博;责编:余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