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号”,2023年8月28日
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获新突破

2023-09-13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石器技术》(Lithic Technology,SSCI、A&HCI双收录)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该成果题为《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距今约40000-8000年前)华南地区的石器工业及其对于理解东南亚大陆史前史的意义》(Final Pleistocene-Early Holocene (~40-8 ka) lithic industries in southern Chin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ehistory of mainland Southeast Asia)。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周玉端副教授为第一作者,李英华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吉学平研究员、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副馆长韦军、贵州省博物馆蔡思夫、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Hubert Forestier教授及相关博士、硕士研究生为共同作者。

  长期以来,华南与东南亚的旧石器文化对比研究是国际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语言、研究方法和材料的可获取性等障碍,一直难以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多数研究结论仅仅停留在两地史前文化的相似性的模糊结论上。近10余年,我校与华南、东南亚、法国各地的科研机构建立起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致力于华南-东南亚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比较研究,并在中-法-东南亚旧石器考古合作研究的框架下,围绕“和平文化”及相关课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实践,本文即为近年来合作研究的核心成果之一。

  该文对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的四个代表性遗址(广西桂林甑皮岩、贵州兴义猫猫洞、云南保山塘子沟和沧源得丹洞)的石器遗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技术学分析,揭示出每个遗址的石器工业在原料选择、生产方式、工具结构、工具组合和技术-功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的特征,并系统比较了上述遗址在这些方面的异同。比较研究表明,这些石器工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度和差异性,揭示出该阶段华南旧石器晚期现代人文化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却常常被“砾石石器工业传统”或“砍砸器传统”等术语所掩盖和简化。技术学的研究结果为复原和解释当时古人类的技术行为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也为今后更大范围的比较研究、技术演化逻辑分析、人群文化交流等课题奠定了基础。

  文章从单个遗址的技术学分析扩大到亚区域和区域性的视野,基于这些石器工业与周围其他遗址石器工业的相似性,提出华南旧石器时代晚期可能已经形成多个技术文化传统,分别是和平文化、山韦文化、猫猫洞文化、塘子沟文化。虽然目前划分这些技术文化传统的可靠性仍需进一步检验,但是文化-历史的视角却为解构越南所谓的旧-新石器文化连续演化的序列“山韦文化-和平文化-北山文化”提供了可能性。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外学者构建的越南北部地区“山韦文化-和平文化-北山文化”史前文化连续演化的叙述得到了广泛接受、引用和宣传,但是当视野从越南北部的小区域扩大到华南和东南亚大陆时,则可能需要重新阐释该序列背后所发生的文化乃至人群变迁。由于最早的和平文化遗址发现于云南且年代早于山韦文化,和平文化从越南本地山韦文化发展而来的说法则是成问题的。通过比较华南类似的遗存,发现越南的山韦文化和北山文化皆可能来源于华南地区。因此对于“山韦文化-和平文化-北山文化”三叠层的解释需要将华南地区考虑进去,解决东南亚史前考古学问题的钥匙可能需要到华南去寻找。新的解释方案或假说更加倾向于从传播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局限于技术学分析或采用过于局限的本地视角去看待地层序列。在此基础上,学术界或许需要重新思考旧石器技术研究的起点和终点问题,以及重视文化-历史的视角在阐释旧石器考古现象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