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举办“世界历史上的文明交流与互鉴——暨古代希腊罗马世界的文本、形象与表演方式”国际学术研讨会

2025-10-16

   2025年9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北京大学和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协办的“世界历史上的文明交流与互鉴——暨古代希腊罗马世界的文本、形象与表演方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和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从事西方古典学研究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议。

 

  9月26日下午,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梁展研究员主持召开“古代世界的文明交流与文明互鉴”圆桌会议,党委书记、所长刘作奎研究员致开幕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黄洋教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范·尼夫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帕纳吉奥托普洛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王大庆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刘文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胡玉娟研究员、意大利巴里大学加达莱塔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温静副研究员依次发言,对“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思想内涵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意义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阐释。 

 

  9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古代希腊罗马世界的文本、形象与表演方式”学术研讨会包括9场学术报告。海德堡大学的帕纳吉奥托普洛斯教授、博士候选人刘峰、巴里大学的加达莱塔教授、米兰大学的马泰奥·巴尔巴托博士、东北师范大学的郭子龙教授、北京大学的林丽娟教授、格罗宁根大学的范·尼夫教授、山东大学岳梦臻博士、牛津大学的詹姆斯·胡阿博士、杜伦大学的克里斯托弗·马克·德莱尔博士、世界历史研究所的赵可馨博士、世界历史研究所的胡玉娟研究员先后做主题发言,体现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实现了跨学科、跨文明地区的交流与切磋。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文明交流与文明互鉴的研究视角为古典学研究注入了新动力,更为当下全球文明对话与合作搭建了平台。 

  (供稿:张津瑞;校对:胡玉娟;审核: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