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于 沛:砥砺前行 不负伟大时代

2021-06-08

(来源: 贡院秋韵 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我的入党故事(四)

 

  20世纪80年代初,我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一员。当时,世界史所的科研工作迅速恢复,广泛团结全国各地的学术力量,成为中国世界史学科的研究中心。如筹备并参与成都全国历史学规划会、长沙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创办《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等全国性的学术刊物;组织撰写多卷本《外国历史大事集》《外国历史名人传》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出版一批有开拓意义的断代史、国别史、专门史著作;承担国家交办的世界史重大研究课题,如中国第一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筹备并举办全国青年世界史学者研讨会、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培养世界史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全国性的世界史(国别史或专门史)研究会;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世界史学科的评审;所内学者出席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西欧、北美、亚非拉各国及国内的同行开展密切的学术交流……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正确路线指引,都是在世界史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为不辜负这伟大的时代,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我在1982年底向编辑部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党支部对我的入党申请十分重视。唐枢、沈永兴、秦晓鹰、余昌楷等同志经常给我“开小灶”,使我至今难忘。“开小灶”,就是经常安排我参加支部大会和编辑部骨干的工作会议,会上或及时学习中央相关文件,或就世界史研究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展开讨论。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支部也经常在工作中给我“压担子”,如杂志付印前下厂对红,出席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等,帮助我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在世界史所老党员们的鼓舞下,我不断向党组织靠拢。20世纪80年代,陈翰笙不顾年近90高龄,发起全国青年世界史学者研讨会,我参加了会议的筹备工作。他深入调研,亲自参会向青年学子发表针对性强且语重心长的讲话。他明确提出我们应当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来探讨整个世界的历史,世界史应是我们从事革命实践的思想武器。 

  黄绍湘是“一二·九”运动清华大学骨干,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后,她先后出版专著《美国通史简编》《美国史纲(14921823)》。在北京国际俱乐部,我曾亲历了她与时任美国历史协会主席约翰·富兰克林关于美国种族歧视的学术辩论。约翰·富兰克林是美籍黑人。当时他说:我是非裔,但我是协会主席;同时指着坐在一边的秘书又说,他是白人,却只是秘书。在美国,种族歧视已成为历史。黄绍湘用地道的英文作长篇发言,分析了种族歧视在美国各历史阶段的表现。黄绍湘指出,美国帝国主义的社会制度决定了美国的种族歧视不会成为历史,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而已。事实证明,黄绍湘的观点完全正确。 

  朱庭光在14岁时,已是一名新四军战士,为建立新中国转战南北;在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中,他同样冲锋在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朱庭光作为所长,坚定不移地执行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鼓励广大世界史工作者解放思想、有所作为,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选择新的历史课题,同时对多年争论不休或者不敢问津的老问题要提出新的答案。朱庭光十分重视对青年人的培养,鼓励我和其他年轻人撰写《外国历史大事集》,并对我们的文章从主题立意、史料选择、逻辑结构等方面逐字逐句地进行修改,往往一篇文章的修改意见就达千余字,其中的教益令我们受用终生。 

  198559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绍人是沈永兴和秦晓鹰。转正前,所党委书记程西筠同志代表组织同我谈话。她对我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这个问题不是入党后就解决了,要时时重温为什么要入党;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这是一辈子的事,活一天,做一天党员,就一天也不能忘记这个必修课;要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不能仅满足于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还要广泛团结群众。这些教诲我之所以至今铭记在心,是因每次见到程书记或听到她的消息时,就自然想起她与我所谈的、更是她自己身体力行的那些内容,常忆常新。程书记不善豪言、远离虚名、严于律己、辛勤耕耘,她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20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历史。然而每当回忆起自己的入党故事,也就想起了那个年代的人和事,那些点点滴滴在今天依然闪烁着时代的光辉。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辜负伟大时代,用实际行动为繁荣发展中国历史科学作出贡献。 

    

 

(于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