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俞金尧:学习党史须放在世界历史大背景中
(来源:《团结报》2021年3月4日第005版)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值得隆重纪念。在经历了百年风雨以后,中国共产党拥有了九千多万党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领导着十四亿人民的国家,奔小康,谋复兴,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查看详细]
- 俞金尧:学习党史须放在世界历史大背景中
-
- 罗文东:弘扬清正廉洁价值观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12月31日) 清正廉洁不仅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所崇尚的传统美德,而且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基本道德准则。《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查看详细]
- 罗文东:弘扬清正廉洁价值观
-
- 汪朝光:1919:反帝反殖民族主义的东亚时刻及其历史意义
(原文载于《民国档案》2020年第三期) [摘 要]1919年发生在中国的五四运动和韩国的三一运动,掀开了中国和韩国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新篇章,是半殖民地的中国和殖民地的韩国为争取实现完全的民族独立自由和国家自主发展的共同呐...[查看详细]
- 汪朝光:1919:反帝反殖民族主义的东亚时刻及其历史意义
-
- 张瑾: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形成及其解读
(来源:《理论视野》2020年第9期) 提要: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指出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并辨明了科技与社会、人、资本等之间的关系。科技的进步和随之而来的...[查看详细]
- 张瑾: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形成及其解读
-
- 罗文东:在《日本侵华战争军事密档•最高决策》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董立新副馆长、王利明总经理、汤重南研究员,与会领导专家和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出版项目,宏篇巨著《日本侵华战争军事密档•最高决策》正式出版,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治意义...[查看详细]
- 罗文东:在《日本侵华战争军事密档•最高决策》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
- 于沛: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文化选择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1期) 20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最迅速、变化最深刻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矛盾最尖锐复杂、社会变革最急遽的历史时期。1911—1921年间,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些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查看详细]
- 于沛: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文化选择
-
- 孙思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心得体会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深刻阐明了深入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查看详细]
- 孙思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 信美利: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查看详细]
- 信美利: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
- 刘健:国家治理现代化给世界历史研究提出的新课题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制定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其主要精神、基本内容体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查看详细]
- 刘健:国家治理现代化给世界历史研究提出的新课题
-
- 罗文东:构建世界历史体系的方法和原则
(来源:《历史研究》2019年第6期 第11-18页) 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和史学传统相比,世界历史在我国还算一个年轻的学科。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编译《四洲志》、《海国图志...[查看详细]
- 罗文东:构建世界历史体系的方法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