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杭聪: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促进科研创新

2022-07-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理论结晶,是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典范,是党和国家一笔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和丰富发展,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发生更深刻和广泛的历史性变革。 

  一、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由此,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被称为新发展理念的五大关键词,共同诠释新发展理念 

  (一)坚持整体看待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由上述五项理念构成的整体。在2021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五项发展在工作中都要予以关注,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 

  新发展理念包含的五项发展相互依存。同样在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指出“五年多来,我反复强调全党要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更早的2015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个关键词整体形成的新发展理念致力于回答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 

  (二)新发展理念注重共同富裕问题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我国下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关乎中国和世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习近平还阐述实现共同富裕一靠生产二靠分配三靠保障,既是长期的任务,也是现实的任务。  

  说共同富裕是现实的任务源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已具备良好条件,可以进入到切实实施阶段。 

  说共同富裕是长期的任务源于人类历史上共同富裕问题从未根本解决过,不可能在当下急切获得解决,可能需要数十年方能达到特定阶段目标,可能尚待数代人的努力方能有所成就。这便需要在我们党的带领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享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相互促进 

  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这是实践和认识互动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系统统筹 

      习近平指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系统统筹给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五)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干部重要尺度 

  能否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一个重要尺度。 

  二、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会 

  新发展理念源于党对中国和世界当前形势的判断和未来道路的选择。作为一名从事世界史研究的党员,学习新发展理念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当前中国和世界,由此出发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更好地将研究选题同时代相连结,使研究成果更符合时代要求。 

  (一)有助于把准中国发展的新时代脉搏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脉络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引。 

  第一,时代发展对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社会舆论对科技创新予以高度关注,并已明确科技创新关乎打破技术壁垒、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体制领域也因新的时代需求而发生改变,如对私人资本引导体制的创新和教育体制的创新。当前作为思想库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如火如荼,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成果的需求考验团队协作创新能力。 

  第二,协调涉及多维度,总的来讲包括城乡协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县城为支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县城建设能够贯通城市群、大中城市以及乡村发展,形成动态均衡的城乡空间格局、产业格局、人口格局和管理服务格局。平衡型城市化在新时代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又一引擎。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经验,吸取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训,城市史研究进一步贴近现实需要尚大有可为。 

  第三,绿色所指代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关乎经济发展后劲、人民生活质量、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责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以绿色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经过数年努力雾霾天气得到普遍性好转,大大增加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感。生态丰富化、新能源使用助力我国减轻对外能源依赖和生态入侵风险。当前气候和排放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突出焦点,中国的立场影响着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两山论”正在指导中国绿色实践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环境史或可进一步融入国际政治交锋之中。 

  第四,开放指外亦指内,共同指去除经济人为垄断“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提供经济发展的共享平台,协同世界各国共筑全球经济开放新格局。开放不仅仅是一个获取经济利益的理念,更是一个践行人类共同体理念,体现中国人民国际担当的重要标识。如要在国内和国际引导资本合理谋利,捍卫发展中国家政府保护本国人民经济权益的正当诉求,反对某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构筑的单向壁垒,需去除市场经济话语的资本主义垄断权,相关历史研究不可缺位。     

  第五,共享则可指在国内以共同富裕为抓手、在国际以“一带一路”为抓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同富裕是人类自古就有的朴素愿望,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得这一愿望有了实现的可能。以产业链勾连国内外,搭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共享平台,将在经济基础层面使共同富裕的古老理念以共同发展的面貌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彼此平等的经济共享不仅仅提供了化解战争风险的可能,更为人类的公平正义观念提供了新注解。梳理相关理念发展脉络的思想史、国际交往模式沿革史、不同文明、不同种族、不同民族和群体交流融合,逐步走向互联互通的全球交往史,都可有所作为。 

  (二)有助于理解世界发展的百年大变局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世界发展的百年大变局,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引。 

     第一,有助于明确中国和世界日益紧密之联系。习近平指出,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当今中国正在发挥日益显著的世界影响力,自身复兴已同世界经济运行状态和国际局势变化紧密联系。首先,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挥国际政治影响力,改革开放后逐步搭建起互通有无的国际经济联系,并因国际经济联系的增多增强而改变了世界格局。在欧洲日益显示出对美自主性强化的自我联合之后,在中国影响下东亚地区也出现同美国疏离的趋向,同样中国连续12年作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及重要投资者的地位改变了非洲作为欧美后院的战略格局,中国亦成为拉美不可忽视的经贸伙伴。日益增多的经贸联系已直接关联到中国百姓。这不仅仅是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格局的改变,也是对1500年之后西方霸权的挑战。其次,非西方国家实力的相对增强扩大了中国应对变局实现复兴的腾挪空间。这方面突出表现是G20会议作用日益显著,西方核心国家组成的G7峰会已难以独自解决国际问题。东亚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加显示出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西移的预言越加可信。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非西方国家有望团结共筑前所未有的平等关系国际格局。目前来看,这种格局源自对西方排他性等级制国际体系的反对,却最终会将西方容入其中或可使西方文明摆脱资本的控制扭曲。 

       第二,有助于明确世界的普遍前景。习近平指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善于预见和预判各种风险挑战,做好应对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预案,不断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中国安全风险的增加,源自当前资本主义国际关系体系的主导地位。在该体系下,经济增长造成两极分化,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消费不足和投资标的不足打破此循环的方式有科技大发展引出的产业革命造就新需求,还有通过战争造就消费。当前世界消费型互联网科技红利殆尽,新科技所需投入天文数字且未见可即刻利于生产的可能性,美国掠夺性金融、贸易政策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共同造了经济发展恐慌。恐慌威胁现有国际体系,美国未拿出解决体系问题的新方案,仍旧企图利用体系惯性分裂欧洲和东亚,战云笼罩欧亚。战争压迫感激发互联网对第三次世界大战讨论声音达到十年来的高峰。另一方面,反战争的力量仍然存在。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生态危机、民主化和各国政府调节经济倾向的持续增长均在不同程度上遏制着资本的无限积累在国际政治层面反资本过度积累的力量融入反民族压迫的力量不断提出消除两极分化的诉求 

  三、在具体工作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202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具体落实的方针:各部门既要按照自身职责抓好新发展理念涉及本部门的重点工作,也要综合考虑本部门工作对全党全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作用和影响。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可能,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抓住短板弱项来重点推进,不能脱离实际硬干,更不要为了出政绩不顾条件什么都想干。 

  对于身处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我们,既要有重点地抓好科研工作,也要考虑自己所研课题对全国学界的辐射和引领力。作为一线研究人员,我感到研究中的短板弱项存在,包括但不限于:历史变革主要问题研究的空间和时间覆盖面不足,所研大区、重点区域在世界历史整体演进之中以及在百年大变局中的位置不清。为弥补短板和增强引领力,便需要在限定时间内有重点地缩短知识更新周期,保持学术研究既定轨迹的同时加速产出阵地的不断转移,在运动中争取更多产出,在繁杂变动中规约自身研究领域。基于此种领会,我具体分两点谈论一下自己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想法。 

  (一)第一党支部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设想 

  第一党支部以党建促科研享有学理和情感两大优势。我所在的第一党支部由非洲史和拉美史两个研究室的党员组成,所涉研究空间不同却存在广泛的共同学术话题。这构成支部以党建促科研的学理基础,不仅在所内属于姊妹学科面临相似的学科发展问题,在国内学界范围内也属于两个可直接相互借鉴的学科。 

  当下支部党建为两个学科密切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拟以共同参与的集体课题为切入点,在非洲和拉美资本主义发展、殖民主义影响和消解两个选题上增强学科交流,以期摆脱认识的地域束缚,在比较中提升宏观学术视野进而深化各自对所研地区历史发展独特性和普遍性的认识,增强对世界历史发展重大问题的把握力。 

  (二)在个人研究中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想法 

  要将个人科研融入集体攻关之中。西方对非洲的影响在可见的将来仍是非洲发展、中非合作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可预见的五年内因参与集体课题的需要,对西方殖民统治在非洲的策略、影响及消解的研究会占据较多的研究时间。 

  要着力贯通历史大时期各阶段,打通历史和现时的界限,将现时纳入历史叙事。城市化问题在可见的未来仍将是包括非洲、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问题,从城市化反映出的社会结构变迁探究社会制度演变的动力、方式有助于从内部理解非洲发展,或可从非洲国家经验教训中丰富城市化理论,助益于中国城市化。 

  学习是一个结合工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断领会新发展理念所蕴含的深意并将之贯彻到工作之中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杭聪,世界历史研究所第一党支部书记、非洲史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