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所、莫斯科大学学者访问世界历史研究所
2013-05-14



2013年5月7日下午,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所所长维塔利•纳乌姆金(Виталий Наумкин)、副所长拉马赞•达乌罗夫(Рамазан Дауров)及莫斯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弗拉基米尔•拉林(Владимир Ларин)一行三人访问世界历史所。世界历史所张顺洪所长及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十多位研究人员参加了与俄罗斯学者的学术座谈。张顺洪所长致欢迎辞,并与维塔利•纳乌姆金所长代表各自研究所互赠礼物,双方都表达了希望推动研究所之间进行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强烈愿望。
这是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所学者首次访问世界历史所,而世界历史所研究人员此前也对俄科院东方学所并不很熟悉,两所之间缺乏交流。但是实际上,东方学所在藏书、研究实力、学术地位等方面都有不少优势,在国际学术界久负盛名,与世界历史所的合作潜力巨大。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东方学所所长维塔利•纳乌姆金概要介绍了东方学所的情况。东方学所是俄罗斯科学院人数最多的研究所,科研人员达到600多人;拥有数量极其可观的、珍贵的波斯文、阿拉伯文、中文等文献手稿。汉学的学术成就很高,该所著名汉学家维亚特金•鲁道夫•弗谢沃罗多维奇、安纳托里•鲁道夫维奇•维亚特金父子耗费多年精力和心血,接力完成了中国史学名著《史记》十卷本的翻译工作(此前,该著作并无英文、法文等欧洲语言的译本),成为美谈。该所下设多个研究中心和研究室,学科建置齐全,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俄罗斯国内的亚洲少数民族如鞑靼人、巴什基尔人等民族及其历史;以及东亚(中国、朝鲜等国)、中亚各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南亚(巴基斯坦、印度)、中东(伊朗、土耳其、黎巴嫩等国)、北非(如埃及、利比亚、摩洛哥等国)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传统上该所主要从事文献整理和出版、以及东方民族和国家的古代中世纪历史研究,但现在该所已并不如此明确划分:既研究古代中世纪历史,也研究现当代历史,其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
维塔利•纳乌姆金所长具体提议,希望双方合作从事1939年二战爆发前夕中苏关系研究,因为该项目研究涉及大量中国、中苏关系的文献资料。此外,该所的学科建置与世界历史所有许多交叉,关于古代中世纪历史、中东、东亚、北非问题的研究都可在未来进行深入交流和合作。
(侯艾君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