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所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青年学习汇”
2020-11-13
11月10日,世界史所青年工作小组在会议室谷城厅举行第19期“青年学习汇”,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由拉美史研究室副研究员杜娟主持,我所20多位青年职工与会。
所党委书记罗文东研究员首先作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导发言,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阐释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强调此次会议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
(2)从世界历史研究视域出发,对“现代”和“现代化”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回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发展历程。他认为,“现代”的概念提出较早,在西方史学家的研究语境中,现代的起点出现在文艺复兴以后,是“黑暗的中世纪”之后的“资本主义新纪元”。相比之下,“现代化”则是较为晚近的概念,二战之后美国史学家提出的“现代化”理论,主要是指拉美、东亚等地区的后发国家的未来发展道路要以欧美国家作为示范。在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有部分专家学者在《申报》的专号中对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发展道路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我国学者关于现代化理论的探讨实际上并不比美国学者晚。更加可贵的是,上世纪60年代,我党提出了以“四个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重要理论,从生产力的层面探讨中国要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道路。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应运而生。十三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的现代化目标做出新判断、新安排,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时间提前15年。
(3)在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下,理解我国的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存在四个不一样。第一,我国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出了一种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第二,生产关系不同,我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现代化,与欧美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现现代化具有根本不同。第三,我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避免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造成的两极分化、道德堕落和生态破坏。第四,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是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战略下进行的,与西方国家的侵略和殖民形成鲜明对比。
(4)强调要深入理解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新思路、新理念和新举措,尤其注意以下“四个新”:一是新发展阶段;二是新发展理念;三是新发展格局;四是新发展目标。
(5)对落实“十四五”规划要做到的“五个坚持”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做出深入解读。
(6)对关乎世界史所未来的青年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和要求。“十四五”是青年同志在世界历史研究所工作和生活的关键五年,应在做学问、从事科研管理等方面解决三个维度的问题:一是从时间维度来看,要将短期的年度目标,与中期的五年规划,与长期的远景目标结合起来,不要得过且过,荒废宝贵时光,同时还要注重取舍,服从全局和长远目标;二是从空间维度来看,要做到依托世界史所、历史研究院和社科院,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三是将个人的微观研究要与学术层面的中观研究、学科层面的宏观研究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兼顾“博”与“专”,成为学贯中西、融会贯通的大学问家。
所青年代表罗宇维、时伟通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体会作了重点发言。
欧洲史研究室罗宇维以“新阶段、新征程——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有感”为题,结合《建议》和个人的成长、学习经历,从以下四个方面与参会者分享心得体会:
首先,这份《建议》勾勒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基本发展规划和路线图,堪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第二,《建议》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先进性、与时俱进又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第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十四五”时期作为新阶段开局的第一个五年,是否能开好局、起好步,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上同样体现了此次《建议》的全局和战略高度;
最后,罗宇维同志从《建议》中的成渝经济圈规划出发,结合自身经历,谈到此项决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决策特点。
太平洋和太平洋国家史研究室时伟通则以“为国家的强大而自豪,做好本职工作——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点体会”为题,与参会者进行了三个方面的交流。一是对“十三五”期间党和国家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有切身感知和深入认识。二是中央文件中令他印象深刻的一些提法,尤其是“深化形势环境分析,补充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办好自己的事,树立底线思维”的意见反映了我们党广泛听取意见、以更务实的态度应对发展中难题的举措。三是结合自己研究东亚冷战史,表示会将自己短期的目标与国家的五年规划和长远的十五年目标结合起来,做好本职工作,为所在单位和国家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会议进入自由发言阶段后,参会青年同志纷纷就自己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畅所欲言。大家认为,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性和长远意义,我所青年人员应结合本专业切实做到科研创新,积极应对解决现实中面临的科研创新难题。此外,“高质量”发展也是《建议》中的关键词,我所青年同志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提高自身理论素养,见贤思齐,向高水准的研究者和高水平的发表平台看齐,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拼搏奋斗,制定更高的、更长远的发展目标。
在三个小时的学习与交流后,此次青年学习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史研究室 孙思萌 供稿、综合处 陈蓉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