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所编辑部党支部举办“读党史经典 庆建党百年”主题党日活动
2021-08-17
2021年7月30日,世界历史研究所编辑部党支部举办“读党史经典 庆建党百年”主题党日活动。三位党员同志作了发言,分享他们的党史学习教育读书心得。
一
首先,世界史所原所长、《世界历史》期刊主编汪朝光研究员分享了他读《红岩》的心得体会。罗广斌、杨益言著《红岩》是影响广泛、感人至深的红色经典小说,从1961年出版至今,多次再版、重印,并被搬上荧屏,拍成电影、电视剧,塑造了诸多性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共产党员经典形象,如江姐、许云峰、华子良等,影响了无数人。至今仍是中小学必读或推荐阅读书目。汪老师回忆自己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时代多次读《红岩》的感受,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感悟心得。
第一,《红岩》反映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很多共产党人出身当时的社会中上层,家境优越,他们投身革命事业,不是为了改变自身命运,而是为了改变劳苦大众在那个时代承受的不公,为了改变千千万万人的命运,为此不惜舍弃优裕的生活,投身艰苦卓绝的革命事业,即使被捕入狱,受尽酷刑,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一个人为了改变个人命运而奋斗是可以理解的,许多人通过奋斗改变了个人命运也能带来社会的改变,但那些为了改变社会、改变大多数人命运而奋斗的人更令人敬佩,人生境界更为高远,人格更为伟大。他们为理想而进行的奋斗照亮了人类的道路,是人类之光!
第二,《红岩》中的共产党人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为了理想信念而奋斗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才能坚持到底;尤其在艰苦动荡的革命年代,在严酷阴暗的监狱环境中,他们未必能看到胜利的结果,但始终相信胜利终归是我们的,即使倒下了、牺牲了,也会有更多的人起来奋斗,起来斗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忍不拔的精神使他们能忍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在黑夜里梦想着光明,呼唤着黎明。
第三,《红岩》中的共产党人具有集体主义精神。无论是在渣滓洞、白公馆等狱内监禁的同志,还是在工厂、学校战斗的同志,都表现出了毫不犹豫、坚决、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集体主义精神。人不能太个人主义。纵观革命时代,那些奉行个人主义、过多考虑个人利益的人都走不远,最终离开了革命队伍,被革命事业淘汰,被历史淘汰。
汪朝光老师的话带给大家深刻的启示和思考。今天,生活在和平繁荣时代的我们,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忍不拔的精神仍是必需的,而如何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也是需要时时面对的问题。
二
张艳茹研究员分享的主题是《读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感悟》。张艳茹通过阅读有关党的早期历史书籍、观看电影《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建军大业》《悬崖之上》等,阐述了她学习中国共产党建立和早期发展历史的几点感悟。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顺应时势而生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的主题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救国道路。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20世纪初期,党的早期领袖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为了国家、民族命运而艰辛求索,在比较当时盛行的各类思潮学说和中国半个多世纪艰辛追求仍然失败的教训之后,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找到了科学的革命思想,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顺应时代潮流、顺应历史大势而生的政党。
第二,一批杰出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等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早期发展。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救国的热情,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并且赢得了众多追随者,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在电影《建党伟业》中,1919年6月11日,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和北大教授的陈独秀亲自在新世界游艺场散发传单的情形给人印象深刻。陈独秀为了革命事业抛弃优越生活、不顾个人安危而献身的精神打动了观众。短时的、眼前的牺牲和损失从长远来看未必如此,舍小利而取大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才是真正令人崇敬的英雄。而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终究被历史淘汰,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复辟帝制的逆行永远不能翻案。
第三,放手发动群众。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创办刊物、撰写文章,致力于启蒙民智、唤醒民心,不仅团结、引导了一批青年走向革命道路,李大钊还深入到工人中间,把工人组织起来,这些都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队伍和人才方面的准备。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
三
张红菊研究员分享的主题是《建设经济特区是百年党史的光辉篇章》。张红菊从一棵树谈起,讲述了对厦门经济特区的见闻感受,回顾了我国经济特区诞生的过程。邓小平1984年2月视察厦门特区时曾亲手栽下一颗树。时隔37年,今天这棵树已长得枝繁叶茂、亭亭华盖。
她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
第一,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提起改革开放,离不开经济特区。我国的经济特区建设始于19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特区的创办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外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我国创办经济特区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阔视野,解放思想,下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考虑到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改革开放只能由点及面,从局部开始,再逐步向全国推广。经济特区成为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第二,经济特区建设的每一个重大节点,事关前途命运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是党中央掌舵领航、把握方向。经济特区建设开始两三年,深圳取得了初步成就,国内、党内也出现了担忧和质疑的声音。为此,邓小平1984年1月22日至2月17日到南方视察,亲笔给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开始凸显,社会上一度出现了经济特区姓“资”姓“社”的争论。对此,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深圳建设的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这就有力地驳斥了关于经济特区建设的质疑和诘难,为经济特区建设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关心和重视经济特区建设。他1985年至1988年曾在厦门工作,主持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厦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2 年担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又一次为厦门发展指明方向,提出“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历经四十年建设,今天的厦门是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在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论述中,关于经济特区的专门讲话有2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上,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
第三,特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程中,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特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11月,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之时,提出了特区“十大精神”;2010年5月,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将“特区精神”归纳为7个方面: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追求卓越、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创业精神;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拼搏精神;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关爱精神;顾全大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奉献精神。
“读党史经典 庆建党百年”读书分享会是世界历史编辑部党支部为庆祝建党百年而开展的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之一,还将继续举办下去。除中央指定的基本阅读书目外,我们还加以扩大,包括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文艺作品,如红色经典小说、影视作品等。通过阅读书籍,观看形象生动的电影、电视剧,从多途径、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学习了解党的历史和理论知识,增进对党的感情,增强党的意识,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思想获得升华,行动得到感召,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的。
(太平洋和太平洋国家史研究室研究员张红菊 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