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李雪婷:拜登外交新政能否解决也门危机

2021-02-23

(来源:《文汇报》2021年2月23日第8版)

  2月16日,美国拜登政府宣布正式撤销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恐怖组织”认定。这是拜登对前总统特朗普行政命令的又一次变更。

  然而,拜登正式实施也门新政刚过4天,也门联合政府国防部20日发布公告称,也门政府军当日在该国北部马里卜省发动炮击,消灭了40名胡塞武装人员。

  第二天,也门政府与胡塞武装战俘交换协议执行情况监督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约旦首都安曼结束,结果令人失望。

  由此可见,尽管美国新政府对也门政策采取了雄心勃勃的新政策,但亦难改也门问题重重困局。

也门新政布局过程

  实际上这并不是拜登政府对也门危机的初次发声。早在2月4日,拜登就宣布将终止对沙特在也门战争中的支持,任命资深外交家蒂莫西·兰德金为也门问题特使。兰德金曾任美国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负责伊朗、伊拉克及地区多边事务,于2013-2016年间担任美国驻沙特大使。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敦促也门各方停火是新特使的首要任务。2月5日,沙特回应称支持以政治途径解决也门危机,希望与拜登政府加强合作以应对自身所受威胁。

  2月7日至11日,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格里菲斯接连访问伊朗、沙特。与此同时,兰德金访问沙特,分别与伊外长扎里夫、沙特副国防大臣哈立德·本·萨勒曼、也门总统哈迪等政要会面交流,获得各方表态。据《中东报》消息,两位特使提出了关于停火进程的初步设想,表示立即停火是重中之重。扎里夫表示,伊朗支持联合国在结束也门冲突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2月12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进行沟通,双方讨论了通过谈判和加强沙特防御能力来结束也门战争的可能性。同日,布林肯宣布美国将撤销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恐怖组织”认定,但胡塞武装领导人仍受联合国制裁。

  短短10天内,拜登政府针对也门危机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联合国、美国也门问题特使分别与有关国家进行了系列会晤与沟通,伊朗、沙特两大地区大国也频频表态。在这热烈的氛围中,也门似乎又一次看到了和平的曙光。

也门新政四大要点

  拜登政府对也门危机的外交政策有以下四大要点:

  第一,不再支持对也门的军事行动,停止向沙特和阿联酋出售相关武器。事实上,早在2019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暂停向沙特与阿联酋出售也门战争武器的议案,但遭到时任总统特朗普的否决。同年,前国务卿蓬佩奥越过国会,与沙特签署了价值80亿美元的武器交易协议。拜登上任后,美国国务院于1月27日宣布暂停执行与沙特和阿联酋的武器交易协议,涉及价值230亿美元的F35战机等先进武器。

  其次,继续支持沙特应对地区威胁,尤其是来自伊朗及其盟友的威胁。其中包含两个附加条件,第一是支持沙特维护主权、领土完整与人民安全;第二是继续支持沙特针对该地区“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的军事打击。

  第三,政治解决而不是军事解决也门危机。拜登表示已要求有关各方支持联合国倡议尽快停火、恢复援助通道、重启和谈,美国将通过国际发展署(USAID)向也门提供援助。

  第四,为敦促也门政府和胡塞武装重启政治谈话,撤销胡塞武装 “恐怖组织”的认定。

  根据阿拉伯政策研究中心在《新阿拉伯人》网站发布的报告,比较不同时期美国对也门问题政策,拜登的政策与奥巴马时期相似,但奥巴马的重点更多是应对“伊斯兰国”,对也门的关注并不太多。同时,奥巴马政府迫于伊核协议的协调问题,无法强制要求沙特撤出也门。2018年卡舒吉事件后,美国国会两党对沙特的支持率降低,因此,拜登政府对此问题的干涉程度可能会比奥巴马政府更为深入。

新政面临哪些挑战

  2月11日是也门革命十周年纪念日。但十年来也门并未实现所谓的民主,且自2014年底开始,沙特为首的联军支持的也门政府军、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等势力在也门境内持续内战。拜登政府的新政策似乎正在推进也门危机的政治解决进程,为停火与和谈做好了铺垫,但实现该目标仍存在诸多困难。

  最主要的是,问题的主角之一——胡塞武装尚未表露出停火意向。据《中东报》消息,美国提出新外交政策期间,胡塞武装在沙特南部发动了五次袭击。最近一次袭击针对的是沙特阿巴哈机场。据路透社报道,胡塞武装发言人2月10日在推特上承认袭击了阿巴哈机场。但据俄罗斯卫星网消息,胡塞武装表示袭击对象是沙特军机而非沙特通报的客机,并警告沙特勿将民用机场当作军用机场。

  拜登政府的新外交政策亦未考虑到也门境内其他势力,或引发其他势力不满。除前文提到的两大势力外,也门境内还存在南方过渡委员会、国民抵抗军等势力,这两大势力主要由阿联酋支持,前者承认哈迪政府但不允许其部署军队;后者则不承认哈迪政府合法性。若促成哈迪政府与胡塞武装和谈而忽略了其他势力的利益,或引发这些势力不满。

(作者:李雪婷,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