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2021年4月9日第11版
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重温“乒乓外交”,汲取智慧和力量

2021-04-12

  特殊的节点往往具有特殊的意义。今年是著名的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中美关系不会也不必回到过去,而是应当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了开辟更加美好的前路,重要历史经验应当铭记,“乒乓外交”佳话值得回首。

  1971年4月初,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如火如荼。4月4日,一名美国运动员匆忙间误登中国代表团的巴士,偶然闯进了历史镜头,意外拉近了两国运动员的距离。在此前后,美国乒乓球队多次表达出访华意愿。消息传回国内,毛泽东主席反复斟酌,果断决策,在4月6日世乒赛接近尾声之际作出了邀请的决定。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踏上中国的土地,开启了为期七天的中国之行。

  一石激起千层浪。“乒乓外交”以“小球转动大球”,震动了世界。中美两国相互隔绝22年的坚冰一朝消融,和平与合作的主张便以势不可当之势汇聚成澎湃江海,拉开了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历史序幕,并推动世界形势加速变化演进。20世纪70年代,“忽如一夜春风来”,中美两国从隔绝走向交往,从相互敌视走向关系正常化直至建交,这一切从某种意义上都是从小小的乒乓球开始的。

  表面上看,“乒乓外交”充满偶然性,颇具戏剧性;但深究其里,却蕴藏着必然性。中美交往与合作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人民之间的友谊能够改变世界、创造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方采取拒绝承认的错误政策,致使中美两国陷入长期相互隔绝、彼此敌对状态。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要靠人民支持,最终也要服务于人民。浩瀚的太平洋,挡不住中美两国人民冲破意识形态藩篱,努力寻求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的脚步。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顺应人民呼声,“乒乓外交”应运而生。从人心出发,从民间开始,“民相亲”推动了“国之交”。

  正如周恩来总理当年4月14日在北京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所说的:“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

  对于中美关系而言,以“乒乓外交”为代表的中美民间交往、人文交流既是“探路者”,更是“铺路者”。虽然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等方面差异明显,但两国人民都拥有相通的喜怒哀乐,都对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通过人文交流这项“地基工程”,地方、智库、媒体、青年以及社会各界交流渠道不断拓宽,涌现了层出不穷的生动小故事,串起了中美大外交,为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持续注入源头活水,中美合作之路在两国人民厚植友谊的基础上越走越宽,惠及世界。

  在中美利益高度关联融合的大背景下,试图为中美人民交往、人文交流“筑墙”,显然缺乏长远眼光,虽可能得逞于一时一事,但终将因违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归于失败。过去几年,由于特朗普政府实行极端错误的反华政策,中美关系遭遇两国建交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美国一些政客为维护政治私利,出于对中国的偏见和仇视,不断单方面挑起事端、制造冲突,把两国人文交流污名化、正当交往泛政治化,阻挠中美正常往来,煽动两国民意对立,损害两国互信的根基。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一些政客为掩盖自身抗疫不力,利用焦虑和恐惧的气氛欺骗民众,对中国搞“甩锅”“追责”操作,严重损害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和民间友好,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担忧。

  越是关键时刻,50年来两国各界人士辛勤付出积淀下来的“民相亲”所产生的韧性和定力就越显深厚持久。在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困难的时刻,无论是美国各界人士发表联名信、撰写文章反对中美对抗,还是诸多美国机构团体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支持中美合作,都为维护中美关系稳定发挥了难能可贵的“正能量”和“暖力量”作用。尽管遭遇种种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仍在继续推进。2020年中美新增友好城市4对,两国友好省州、友好城市已分别达50对和231对。

  可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大势不应挡,也不可挡。当前,中美恢复正常交往需要双方相向而行,仍然有许多可以转动“大球”的“小球”可打。取消滋扰中国在美留学生、限制中国驻美媒体、关闭孔子学院、打压中国企业等妨害两国人民正常交往的消极举措,让这些“小球”动起来,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对彼此的正面认知,继续夯实支持中美关系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向世界释放中美合作的积极信号。

  1972年4月,尼克松总统在接见访问美国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表示:“这里有一个最大的赢家,它比谁赢乒乓球赛更为重要,这个最大的赢家……就是美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的确,在体育赛场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对于中美关系发展而言,则应当是合作第一,竞争第二,谋求共赢。50年弹指一挥,当下时刻重温中美“乒乓外交”,在感慨中美关系发展来之不易的同时,更应从中汲取推动两国关系稳步向前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曹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