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高天宜:坦桑尼亚的家常菜及饮食传播路径

2021-10-18

(来源:《金融博览》2021年第9期)

  坦桑尼亚属于斯瓦希里文化圈范畴,当地的非洲班图人、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和随后到来的欧洲人,在长达数世纪的互动当中,使这一地区的呈现出文化上融合性与多样性的特点,这种多样性被称之为斯瓦希里文化。“民以食为天”的本性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当地饮食的了解亦可见微知著,笔者曾在2018-2019年在坦桑尼亚留学一年,现根据当地生活经验带领大家一探坦桑尼亚饮食与文化,探索它们之间的互通性。

  第一道:“Pilau”

  “Pilau”是位于东非海岸斯瓦希里文化中一道经典饭菜,又称为手抓饭,由印度经中东地区传入东非。由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又被称之为香料之岛,东非的“Pilau”更多使用的是香料而非咖喱作为配料。这些香料包括茴香、豆蔻、肉桂和丁香,将这些香料研磨成粉则被称之为“pilau masala”(“masala”这个词源于印度,意为混合物)。制作方法上而言,是由香料、牛羊肉和米饭的搭配蒸制而成;部分地区会将椰汁加入到这道菜中,使之口感更具有热带风味。

  在坦桑尼亚,无论是开斋节或是其他盛大的节日,这道菜都必然是餐桌上的首选。同时,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餐厅内,基本上都有会这道菜的身影,同餐厅内一般的盖饭(有鱼、鸡肉、牛肉、蔬菜/豆子四种作为盖饭的浇头;鱼是一整条秋刀鱼或者海鲫鱼;鸡肉是烤鸡块;牛肉是炖牛肉)相比,它是当地学生们偏奢侈型的主餐选择,价格多出人民币1-2元。学生们一般会选择购买便宜的盖饭(四种浇头选其一),省下来的钱正好买一瓶可口可乐或者一杯冰镇芒果汁。

 

  (图为笔者尝试制作的Pilau)

  第二道:“Chapati”

  “Chapati”在斯瓦希里语字典中译作“印度薄饼”。从历史上看,这道当地经典菜也确实来源于印度。它是由未发酵的面粉制作而成,在制作过程中不断滚动面饼使之受热均匀。通常情况下,“Chapati”不单独食用,而是作为主食与炖肉、炸鸡或是蔬菜共同搭配成为主餐。在大学的学生餐厅中,早上其他面食不多,“Chapati”配甜姜茶或者牛肉是固定搭配,几个人现烤现卖,常忙的不停。

 

  (图为达大孔子学院老师拍摄的当地人在制作Chapati)

  第三道:“Chipsi mayai”

      “Chipsi mayai”(薯条蛋饼)是斯瓦希里语,直译过来就是“薯条鸡蛋”,这是坦桑尼亚街头最为流行的快餐。其做法较为简单,先将薯条放在锅内翻炒,随后导入鸡蛋液混合在一起,等鸡蛋凝固后加入番茄酱,即可制作而成。即使在坦桑尼亚最偏远的地方,仍然可以看到这道菜的身影,售价约合人民币5元,是一道性价比较高的经典菜。在达大餐厅中,午餐、晚餐时间,摊位上人满为患,烤饼小哥手法娴熟,一旁助手把现炸的金黄薯条捞出,小哥滴几滴油入平底锅(盘口大小),铲薯条倒入铺满略微翻炒,打两个鸡蛋搅拌好适时浇在薯条上,捏少许盐加入,翻转几次后即可盖在盘中,交给买家。小哥常常用三个小平底锅一起煎(煤气明火),每个锅的翻炒顺序当然是不同的,一个刚刚滴油倒入薯条,一个刚刚倒入鸡蛋液,一个翻转两下就可以出锅,同时,小哥手里要不停打蛋,在现场观看小哥不慌不忙,甚至还不断说笑的表演就已经望梅垂涎了,端在手里时,倒入一些番茄酱,配一盘水果切盘,一顿饭吃的很满足,这看起来做法如此简单的特色饭,味道真是不赖,切记一定要趁热吃。笔者一年调研过程中常常不得已在每天的一段饭中选择吃一次,有一段时间确实是达到了厌倦程度,但现在想起来甚是怀念,所以后来自己确实买了平底锅试手,毕竟步骤如此明确和简单,从快餐店买回热乎乎的薯条自做,结果远远达不到小哥的水平(大概关键在薯条的制作)。

 

  (图为笔者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拍摄)

  第四道:“Mshikaki”

  “Mshikaki”是非洲烤肉串,与中国国内常见的肉串非常相似,不过,肉块足够大,让人有满足感。这是一种非常容易制作的肉类小吃,主要制作方式是将牛肉、山羊或羊肉等拿香料腌制好的肉串在热炭上慢慢煮熟。为了使肉串更为鲜美,通常会食用青椒、胡萝卜、香草等作为辅料与肉串在一起。其中,在坦桑尼亚最受欢迎的是牛肉品种。因为食材的关系,肉质和口感甚好,值得推荐。

 

  (图为笔者在达累斯萨拉姆一饭店内拍摄,图右为Mshikaki烤肉串和配餐)

  第五道:“Ugali”

  在坦桑尼亚乃至整个东非,最普遍的食物是“Ugali”。这是由玉米面、木薯或高粱粉和水混合而成的粉状混合物,通过蒸煮达到一定的粘稠状,便于用手捏成小团,沾着汤汁或搭配蔬菜吃。因为制作简单,原料成本低廉,它是当地一种受欢迎的主食(其实不只是坦桑尼亚,这种类似的食物在东非和南非都很普遍,只是名称不同)。

 

  (图片取自网络,图中白色的为Ugali)

  第六道:“Ndizi na Nyama”

  “Ndizi na Nyama”为斯瓦希里语,直译为“饭蕉与肉”。可能对于中国人而言,饭蕉较为陌生。饭蕉与我们熟悉的水果香蕉口感不同,其口感更类似于土豆,需要炖煮才能吃。这道菜的烹饪的方式,是在炖牛肉的过程中,最后十分钟放入饭蕉炖煮。这道菜的特点在于肉汁与饭蕉柔嫩的结合,是坦桑尼亚最具当地特色的一道经典菜。

 

  (图为笔者在达累斯萨拉姆一饭店内拍摄)

  第七道:“Wali na maharage”

  “Wali na maharage”译为“豆子与米饭”,是坦桑尼亚一道由红豆和大米制成的饭菜。由于坦桑尼亚普通人家庭不可能每顿饭都吃肉,所以这道菜实际上是当地人食谱的主旋律。这道菜的制作方式是先将豆子用水泡大概4小时以上,随后沥干并将泡软的豆子再次加入水高温炖煮。制作方式与“Pilau”及其类似,同样是将各种香料炒香之后,放入豆子、椰奶将大米蒸熟即可。

 

  (图片取自网络)

  因为饮食文化的特殊性,当地人的饮食常常饭菜一体,所以我们既可以将其视为是一道主食,也可以看作是一道菜,有条件的人通常会配其他“菜”伴食。坦桑尼亚本地人通常一日两餐,早餐会选择在上午10点左右就餐,午饭时间则有时会推迟到下午4点乃至傍晚。这种饮食规律实际上在中国的部分农村地区也极为常见,其优点在于一是避开炎热的中午酷暑在外干活,二是相比“一日三餐”节约一顿饭。

  在坦桑尼亚的城市当中,当地有条件的人基本上也是一日三餐的就餐方式。早餐通常以薄饼(Chapati)为主,有时会搭配甜姜茶(当地人读作Chai);午餐时间为下午1点左右,通常是Ugali、米饭,搭配上豆类与蔬菜;晚饭时间相对不固定,但通常晚于晚上6点,用餐与中午较为类似,而咖啡也成为晚餐最后结尾的首选。

  坦桑尼亚的当地菜主要以烤、煮、蒸三种方式做为烹饪手段,而其饮食文化的来源路径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

  第一条饮食文化传播路线来源于阿拉伯人创建的贸易线路。这条由桑给巴尔作为起始站直达内陆的贸易路线,使来自南亚地区的香料、大米传入带坦桑尼亚,在斯瓦希里谚语当中,有一句“桑给巴尔笛声起,大湖区亦起舞”,体现出这两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所以,在坦桑尼亚的大多数菜品种,都可以看到大米与香料的痕迹。而在饭店当中,印度的食品更是颇为常见,咖喱也是当地人所喜爱的调味品。

  第二条饮食文化传播则源于欧洲人海洋贸易路线。16世纪时,葡萄牙人在逐渐占领斯瓦希里沿岸各城邦之后,将来自于美洲大陆的木薯与花生等豆类食品引入到东非地区,取代了当地的农作物。而这种廉价且耐饿的食品,迅速成为时至今日坦桑尼亚普通家庭日常必备的一种食物来源。

  第三条饮食文化路线则是沿海、沿湖地区的饮食习惯由沿海向内陆蔓延,在这种文化趋势之下,烤鱼成为坦桑尼亚最为常见的街头食品,而饭菜搭配当中,椰汁作为配料可谓屡见不鲜。

  第四条饮食文化路线则是由坦桑尼亚内地向沿海地区的延伸。坦桑尼亚的畜牧业是一项传统农业,烤制的牛肉与羊肉成为坦桑尼亚内陆人最为普遍的选择。但由于坦桑尼亚肉类对当地人而言较贵,所以在一些国家重大节日或是家庭的庆祝当中,烤牛肉串绝对是一道为节日增添欢乐的必备佳肴。

  第五条饮食文化路线其实来源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现在。西方的快餐文化使得坦桑尼亚街头也出现了针对薯条、披萨的本土化产品,这类产品的特色都是以西方快餐为主体,或是加入洋葱,或是放上鸡蛋,成为当地人吃得起且高热量的食品。而这种全球化不单单指西方食品,笔者在坦桑尼亚一家饭店就餐时,也曾看到过“宫保鸡丁”的本土化料理。

 

  (图为笔者在达累斯萨拉姆一饭店内拍摄,菜单中最后一个就是“宫保鸡丁”)

 

 

  (高天宜,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世界历史所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