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逸论学
2021-11-22
前人说过,优秀的历史学家应具备史学、史识、史才、史德。我把前人说的这八个字转换成“资料、思想、文采、道德”。含义不完全相同,而大体上还是接近的。“学”是指知识、资料、信息;“识”是指理论、思想;“才”是指文才、才华;“德”是指道德、人格。这是对历史学家四个方面的要求。每位历史工作者必须从这四个方面用功夫,努力锻炼,不断提高,才能成为合格的,以至优秀的历史学家。
科学研究必须重视资料,重视知识信息,历史学家要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我们的研究是从事实出发,对事实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综合,抽引出规律,而不是从概念或定义出发,也不是单凭头脑玄想。没有丰富而确凿的材料,就不能进行科学的概括。
资料并不是现成地、完整地集中在一个地方,而往往是分散庋藏、凌乱无序。因此,搜集、整理、积累资料是很艰苦的工作,要跑到各地方去探访寻找,风尘仆仆,奔波劳碌,日夜阅读,手不停抄。有时候,跑了许多天、许多地方,也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料;有时候,资料找到了,但人家不肯给你看,或者索要很高的价钱,或者给你吃闭门羹。为了找资料,可能会碰到很多困难,切不可灰心丧气,要不嫌麻烦,不辞劳累,不怕挫折,要有一股韧劲,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才能积累越来越丰富的资料,向着科学的高峰攀登。
搜集和积累资料十分重要,但这还只是研究工作的开始,而不是终结。研究工作要运用分析推理,从资料引绎出规律。因此,如何开动脑筋,分析资料,把智慧的光芒投射到看似没有条理的、凌乱的资料上去,进行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进行科学的概括、科学的抽象,也是研究过程中决定性的环节。科学研究是精神领域中的创造活动,要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揭露事物的本质,如果仅仅停留在资料的搜集、抄录、排比上,还不能算是完成了科学研究。因此,对于刚刚在研究道路上起步的人,养成思考习惯,锻炼思考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锻炼思考能力,要学会辩证思考,从事物的发展和相互联系中看问题,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例如你看到光绪元年某地粮价每石若干,仅此一条资料,不与其他资料联系,不会产生什么思想。但如果这类资料积累多了,从光绪元年到三十四年,每年某地粮价的记录收集齐全,那么你就了解了粮价起落变化的发展过程,可以画出粮食价格变动的曲线,这本身就是晚清经济史方面的重要信息。然后进一步探索为什么这一年的粮价上涨了?那一年的粮价下跌了?是自然方面的原因(气候、雨水、灾荒)还是社会方面的原因(战争、社会动荡、囤积居奇)。这样就可能写出一篇晚清粮价变动的有价值的论文。
写文章表达科研的成果,首先要写得明白易懂,要让大家容易理解你的研究成果,力求把深奥的道理浅显而又准确地讲出来。文章如果艰深晦涩,那么,你的研究成果就难以被人理解和接受。有一位研究先秦史和甲骨文的先生,他写了一篇论文,向郭沫若请教,郭沫若说:我读了几遍,这文章的意思,我没有读懂。如果连郭沫若这样的专家都读不懂这篇古代史和甲骨文的文章,那恐怕世界上不会有人能够读懂它。文章本来是写给别人看的,谁也看不懂的文章,大可不写。这位先生的研究成果,即使极有价值,也不会有人理解它、接受它。
应该用简短的篇幅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切忌用庞大的篇幅,表达贫乏的内容。因此写文章就要字斟句酌,惜墨如金,写得内容充实而文字精练,把那种无用的空话、套话、废话统统删掉。历史学家范文澜有两句名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上联是说,做学问要甘于清苦,甘于寂寞,长期坐冷板凳;下联是说,写文章要有内容,不要空话连篇。这两句话可以作为我们治学的座右铭。
做人有做人的道德,其中即包括了做学问的道德,做学问要遵循学术行为的规范。人品和学问是联系在一起的,是衡量和评价学者的两把尺子,伟大的学者,其道德文章均为世所景仰。
学问是无止境的。我们每一步取得的科研成果都只是绝对真理长河中的一滴水珠,对自己的学问和成果,一定要清醒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在今天,知识量急剧膨胀,科学的进步一日千里,已有的许多知识迅速地被超越。对于学术上的不同意见,一定要充分尊重,认真听取,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才能使学术健康发展,不断进步。不要因为有人对自己的学术观点提出不同见解而一触即跳,大发雷霆,即使有些意见,听起来不甚有理,论证尚不充分,也应抱宽容的态度,允许它存在和发展。对旧权威的挑战和突破是科学发展的规律,一种新的理论和学说,当它初出现时,可能并不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展得更加成熟,最后闪耀出真理的光辉。骄傲、偏见、狭隘、保守是科学发展的大敌。
——摘编自戴逸《资料 思想 文采 道德——对历史学家的四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