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读书报》2023年3月8日第3版
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书是我永远的情人”

——怀念出版界“浙东才子”李东

2023-03-15

  浙东家乡传来消息,读书,编书,出书,一辈子离不开书的“北大才子”“浙东才子”,我亲爱的兄长、北京大学出版社前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李东,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

  李东老师以书为业,爱书如命。“书是我永远的情人”——这是他曾经面对业界同行公开的戏言,也是宣言。

  李东典型的南人北相,健硕的身材,温和而略显威严。短短的头发,圆脸,很有福气的模样,书生气十足。李东话很少,沉默寡言,不太像中文出身那些出口成章的“才子”。平时的状态很平静,波澜不兴,不动声色,更像一个思想者,结合大家口碑里的人好,仁义,厚道,“刚毅木讷近仁”。

  多年前,适逢北京大学出版社社庆,读过一篇李东写的文章,说他毕业后去出版社干发行,爬上去库房拉书的汽车,坐在车斗里通过燕园校园时狼狈的样子。此情此景,与郭力文章里说李东在校园里骑三轮车,看到同学躲起来,等同学过去再出来的细节,非常吻合。郭力老师的说法,李东是读书人,有文人气,害羞,好面子。我觉得,以李东的性格情势,非常能够理解他的囧态。因为我在北大有一段时间也有同样的经历,可以说感同身受。后来李东执掌北大社发行部时,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国内发行界已是名声鹊起,他本人也荣膺国家出版总署十大发行先进个人称号。

  1996年至2007年,我担任坐落在北大校内三角地的北大东奥文化服务公司(北大书屋)负责人,与北京大学出版社以及众多出版社有十年的合作,这里有我的青春岁月十年的岁月留痕,也有李东老师经常性午后踱步来校攀谈的熟悉而亲切的身影。可以说,与他结缘于书,结缘于出版,结缘于北大,结缘于著名的北大文化地标“三角地”。

  2002年4月,我作为总策划和郭琼虎校友联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时任系主任温儒敏,教研室主任曹文轩支持下,联合北大在线、中国散文学会,举办了首届北京大学中国散文论坛。著名学者季羡林、林非、温儒敏、陈平原、曹文轩、王岳川、余秋雨、贾平凹、王充闾、卞毓方等海内外学者、专家出席,2000余位师生参与,被评为“2002年中国散文十大事件”之一,可以说名家云集,轰动一时。此活动动议之初,李东老师去三角地与我讨论,并支持首届北京大学中国散文论坛嘉宾讲演以及作品结集为《中国散文论坛:讲演、作品及评析》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8—2009年,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做访问学者,同时想在出版界谋一个岗位职位。李东老师支持鼓励我直接报考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编辑中级职称考试。他以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手册》辅导我,并且鼓励我一定要考上,“不要给北大丢脸”。可惜我最终还是未能拿到职称,真是辜负了李东老师的培养与厚望。

  李东老师爱看书,爱买书,我们在一起谈的,都是北大故事、往事、今事,讨论先生学问,学界动态,新书情况。我个人以及家庭,李东老师也是倍加关注关爱。他既是出版界的前辈,也是我们北大人里的学长学兄,因此以兄相称,格外亲近。

  他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与张文定老师共同策划编辑的“未名文丛”,涵盖谢冕、乐黛云、曹文轩、佘树森等很多名家,在校园内外影响很大;在哲学家冯友兰先生120周年诞辰之际,在他的推动与支持下,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李中华老师和我策划,善品堂出品的线装版《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并联合北京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国学院,中国文化书院等机构,召开了冯友兰先生120周年诞辰学术讨论会暨新书发布会。北京大学出版社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和李东老师的支持与助力是分不开的。

  除了工作以及业务的接触,平时没事时,我也经常去北大东门外出版社大楼找他,谈工作,谈读书,通常的状态是我非常自我的叙述,他非常安静的倾听,从来没有打断过我。可见他为人之内敛,厚道,对于我们的包容与宽容。他每一次给予我的,都是热情的回应与支持,鼓励甚至是激励。作为出版人,他的端庄守正的气质气象,最能体现北大“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作者:江力
上一条:刘硕良谈读书
下一条:冯唐谈枕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