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战争与和平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曲阜举行

2023-10-23

  2023年9月16日,由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主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及武汉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所联合承办的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战争与和平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曲阜师范大学成功召开。本次年会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汇集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国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0余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学者和研究生,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战争与和平研究”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当日上午开幕式环节由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吴佩林教授主持。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邢光代表学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各位专家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希望各位专家对曲阜师范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给予指导和帮助。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特色和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建设成绩等情况,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罗文东研究员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趋势下,世界各国应摒弃恃强凌弱的行为,放弃零和博弈的思维,防止战争,促进和平。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他希望当代世界史研究者自觉担负起史学研究的文化使命,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为二战史研究提供新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框架。此次会议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战争与和平研究”为主题,讨论的议题包括百年历史大变局、两次世界大战比较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开罗宣言》与战后东亚秩序、中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百年来世界局部战争研究、百年来世界和平运动研究、百年来国际冲突与合作研究、百年来民族主义与战争关系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相关问题研究。这些议题立意深远宏阔,密切联系现实,从历史的维度、从多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争与和平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思考。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国际关系学院林利民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战争与和平问题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林利民指出,曲阜是孔子故里,是中国文化之乡,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战场所在,是英雄之乡。在曲阜附近的台儿庄和微山湖,都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标志性胜地。台儿庄战役显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有能力以弱敌强、战胜敌寇;微山湖游击战事迹,则显示了中国人民以人民战争、游击战争等方式与强敌周旋的战略智慧,树立了中国人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湖上游击战争和人民战争的典范,开辟了弱国反击强敌侵略的反侵略战争新形态、新样式,具有榜样意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吴佩林教授主持开幕式

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邢光致欢迎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罗文东研究员致辞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国际关系学院林利民教授致辞

  开幕式后的主旨报告环节,由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梁占军主持,共计4位学者发言。研究会名誉会长、武汉大学胡德坤教授在《开罗宣言是战后我国领土海洋维权的国际法保障》的报告中,从国际法的角度阐述了开罗宣言对我国海洋维权的重要性,强调其在战后对我国领土海洋维权的国际法保障地位。研究会前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所作《百年变局下的战争与和平问题研究》报告,从五个世纪以来国际体系、格局、秩序演变的角度,考察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方案对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指导性意义。天津师范大学耿志教授在《战时盟国对美国的“反向租借”援助——以英国和中国为中心》的报告中,从二战期间盟国互相援助的角度,考察英国、中国等国对美国的反向租借,指出美国一系列互助谈判和战后清算谈判反映了美国谋求长远利益的意图。曲阜师范大学赵文亮教授的《<中国二战史研究七十年>简介》报告,从宗旨、目的、指导原则和具体内容等方面,具体介绍和阐述了自己这部著作的特色和创新。

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梁占军主持主题报告

研究会名誉会长、武汉大学胡德坤教授作主题报告

研究会前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作主题报告

天津师范大学耿志教授作主题报告

曲阜师范大学赵文亮教授作主题报告

  当日下午的分组讨论环节共有近90位学者,分10个小组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充分展现了我国二战史研究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一组(专家一组)主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及进程”,共提交8篇文章参与讨论。曲阜师范大学教授肖文超的“二战史研究的八大理论转向及其意义”,从社会史、文化史、全球史、跨国史、后殖民转向、性别转向、记忆转向及环境史转向八个角度,较为宏观地揭示了二战作为全球事件所带来的多层面的变动和冲击。在从国家政策层面揭示二战起源方面,肇庆学院教授李怀顺通过对《洛迦诺公约》的考察,以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梁军对英国绥靖政策的考察,都认为英国政府的怯懦无能和目光短浅,是导致德国国力复苏和战争来临的主要原因。渤海大学教授庞宝庆则探讨了日本1931年至1945年战时军费政策的演变,进一步揭示了日本军费政策与不断扩大的对外侵略战争的内在关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张洋分析了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尼赫鲁与宋庆龄之间的通信,揭示了国大党对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批判,以及国大党在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战争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在二战进程方面,赣南师范大学讲师宋海群考察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对德国法西斯文化战争的反抗,认为这种反抗不仅激发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民族认同感,也粉碎了德国将捷克斯洛伐克日耳曼化的企图。忻州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少晶研究了二战期间发生在巴西的美英与德国之间的间谍战,认为作为美国参与战争的一种形式,该间谍战使得巴西加入盟军阵营,从而加快了在大西洋战场击败德国法西斯的进程。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宋永成则详细考察了苏联犹太人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宣传动员、物资援助等活动,分析了他们在打击德国法西斯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

  第二组(专家二组)主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与战术,共有7篇论文参与讨论,大多集中在反法西斯同盟方面。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月英考察了美国B-26轰炸机研发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模式,分析了该工程的战略价值和深远的技术影响。忻州师范学院副教授孙志慧、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杜清华各自提交的论文均聚焦于英国海权衰落问题,但在分析视角上有较大差别,前者是基于英国军舰维修和租借法案的个案研究,剖析了其表面繁荣掩盖下的英国海军的式微,后者则从宏观角度论述英国海权的确立、强大和衰落,强调海军在这一进程中所扮演角色的转变。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贾珺考察的对象则是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信鸽部队,从信鸽队伍的任务、规模和效能的变换角度,探究传统通讯技术与科学技术、战争形态和战场特点之间的复杂关系。许昌学院教授许国林通盘考察了苏德战争爆发前后苏联战略方针由进攻到防御的转变,肯定这一转变对于卫国战争最终胜利的重大意义。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文华借助俄罗斯最新解密的档案资料,对列宁格勒科学家在苏联核计划的萌芽、筹备和全面启动等各个阶段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解读,弥补了有关列宁格勒科学家在苏联核计划中的作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峰基于日本“北进、南进”政策之争,分析了日本“大东亚共荣圈”政策的争霸目的和侵略本质。

  第三组(专家三组)主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际关系变动”,共有9篇文章参与讨论,涉及苏联与东欧、中国与英国、美国与欧洲、日本与东南亚等诸多双边关系的变动,既包括国家政府层面,也包括民间外交层面。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林晓光详细考察了卡廷惨案的来龙去脉,分析了该惨案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演变,包括苏联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苏波两国随战争发展而产生的国际关系的变化。武汉大学教授关培凤对中缅“1941年边界线”的划界历史进行了再审视,认为“1941年线”既包含了中国在领土问题上的让步,也反映出英缅援助中国抗战的“善意”,不应片面地看待这一事件。黑龙江大学副教授高龙彬考察了1940—1941年间“美国救治中心”对欧洲知识难民所进行的营救,认为此项研究有助于推动大屠杀学术研究的进步。厦门大学博士后李晨考察了1940年日本对法泰争端的介入,认为该争端是日泰两国相互利用、彼此配合的产物,对二战时期亚太格局的变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防大学副教授韩洪泉着眼上海沦陷时期日本法西斯对“敌国”侨民和犹太难民的迫害,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残暴面孔和强盗行径。新乡学院讲师崔德龙探讨了二战期间美国罗斯福政府与戴高乐的“自由法国”之间围绕后者的“政权合法性”问题展开的外交交涉,并在指出“政权合法性”问题内涵转变的基础上,揭示了战时罗斯福政府外交政策的现实主义底色。河南科技大学讲师武垚系统梳理了塞尔维亚及南斯拉夫与沙俄及苏联之间关系的演变,着重对两战之间南斯拉夫的苏联认知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周意岷对中苏同盟关系破裂进行了建构主义的解读,认为中苏同盟的实质是无政府文化,其解体则是随民族主义和实力对比变化而来的中苏共同知识分歧所致。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张兆敏讨论了战后日本拒不承认战争罪责的美国因素,认为美国对日本的庇护导致日本军国主义思潮不断冒头,应引起世人的高度警惕。

  第四组(研究生一组)主题为“战争与中国”,共计提交10篇论文,涉及殖民侵略、边界海疆、侨民战俘、战争胜败等中国在战争年代所遭遇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诸多问题,显示了战争对中国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武汉大学博士生李时雨考察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海军在我国黄海、渤海广大海域以及东北海岸所进行的海洋测量活动,认为这些活动为日本从军事和经济上侵略东北提供了支撑,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华罪行的铁证。武汉大学博士生聂向明则利用英国档案和中国边疆界务史料,考察了英国由缅甸向中国云南边境渗透扩张的过程。吉林大学博士生庄苗苗利用关东军司令部和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档案,探讨了关东军掌控伪满洲国的马政,将东北马匹资源投入到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进程。武汉大学博士生郐琳探讨了1945—1946年间青岛日本侨俘的遣返问题,认为这一活动增加了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机会,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全秋红则关注二战中服务于盟国航运业的华籍海员的报酬遗款追讨问题,考察了民国外交部与英国等国进行成功外交协商的策略和方式。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余秋文讨论了1945—1948年间国民政府为保护荷属东印度华侨而展开的外交活动,认为这一护侨交涉体现了国民政府对海外侨民的重视,彰显了国民政府外交手段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生肖璐分析了1944年桂柳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认为这场失败表明国军还不是现代化军队,这也决定了其内战失败的命运。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生李晓航梳理了1938—1939年“一元还债运动 ”的过程,从其“虎头蛇尾”的结局揭示了国民政府对民众运动的担忧和矛盾的心态与政策。西藏民族大学硕士生陈研论述了昌都战役对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意义,认为其促进了西藏历史巨变。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生刘文庆系统梳理并评价了四十年来国内对于抗战时期中共外交的研究状况。

  第五组(研究生二组)主题为“战争与政治、外交变动”,共计提交10篇论文,涉及外交、海权、腐败、疫病等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王欢利用一战外交档案,梳理了一战后南斯拉夫建国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这一时期欧洲新旧外交交织的特征。南京大学博士生李书剑从海权的角度,论述了英美争夺海权以及海权逐渐由英国向美国转移的过程。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邵将重新审视了“一九三六危机”说,提供了一种透视二战爆发前世界历史进程的全新视角。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孟晓琳对英国支持亲英希腊流亡政府的政策行为进行了论述,认为这一行为旨在确保英国在战后对希腊的绝对优势。兰州大学博士生谢晓东分析了二战中纳粹德国内部的腐败行为,丰富了有关纳粹德国内政领域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庞喜英从医疗环境史的角度,探析美国1918年大流感被遗忘的原因。武汉大学博士生赵耀虹讨论了太平洋国际学会在国际会议上为中国发声的史实,认为这一活动推动了国民政府战时外交的开展。武汉大学博士生郭庆贺从卫生外交的角度,运用世卫组织和美国国务院公报等档案,考察了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卫生外交政策与世卫组织传染病根除计划之间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李东航论述了美国卡特政府借助“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事件”打击苏联国际形象的政策行动,并认为这一政策行动客观上促进了生物武器国际多边框架的发展完善。兰州大学硕士生张越讨论了旅苏华侨华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特征与贡献。

  第六组(专家四组)主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与后果”,共有10篇文章参与讨论,涉及军事科技发展、反殖民侵略、战争记忆、城市发展、国家认同、地缘政治等问题。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林利民关注科技进步与战争形态之间的关系,指出军事科技发展推动了陆海二维战争形态向陆海空三维战争形态的转变,认为未来战争形态也必将随着颠覆性军事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兰州大学教授汪金国探析了二战期间苏联边境少数民族的迁移问题,以达吉斯坦共和国车臣人为例,论证了这一强制迁移政策给苏联国家利益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渤海大学教授温荣刚分析了太平洋战争对英属马来地区殖民秩序的冲击,认为日本入侵东南亚对原殖民统治秩序、战后马来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甚至亚洲冷战的爆发都产生了影响。上海大学副教授徐之凯考察了战后法国二战记忆的流变,认为从法国历届政府层面看,始终存在“抵抗史观”与“占领史观”的分歧和争论,两种史观未能有效融合加深了法国社会二战记忆的分裂。山西师范大学教授车效梅讨论了战后中东地区连绵不断的战争对中东地区城市发展的影响,认为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在导致部分城市衰退的同时,也给某些城市带来发展契机。山西师范大学教授王霏关注阿以冲突与叙利亚国家认同构建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戈兰高地问题,而非泛阿拉伯民族统一问题,成为叙利亚政府坚定反以色列立场的关键诉求。山东女子学院副教授王宗涛考察了1949年美国发生的所谓“海军将官造反”事件,认为这场围绕军备建设、人事设置、预算分配而发生的美国三军种之间的矛盾冲突,折射了战后美国国防体制和军事机构变革的总体趋势。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珂论述了雅尔塔会议中德国东部领土归属的历史遗留问题,认为这对冷战以及后冷战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赣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大伟利用纪录片《悲哀与怜悯》,揭示战后初期法国二战记忆中“抵抗神话”的消解机理和历史动因。曲阜师范大学孙晓光讨论了日本侵略南海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认为国力逐渐增强的日本首先是向西太平洋地区渗透,进而谋划侵略南海。

  第七组(专家五组)主题为“中国抗日战争相关问题”,共有10篇文章参与讨论,涉及战时中国外交、国际援助、国际友人、疫病防控等问题。武汉大学教授韩永利讨论了美国从罗斯福政府支持到杜鲁门政府否定“台湾归还中国”的政策转向,认为这一政策转向给亚太地区埋下了不稳定的种子,也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国家统一进程。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高翠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论述了国际友人马海德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医疗活动及其与国际友人的交往。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党庆兰考察了中国抗日战场对苏联的援助与战略支援,认为中国援助增强了苏联实力,牵制了日本“北进”的步伐。青岛一战史研究会会长刘兆民探析一战与青岛的历史关联,介绍了一战遗址的现状与保护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贾钦涵探析了太平洋战争前美国军方对中国“抗战士气”的调查活动,认为这一活动推动了美国政府援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卢晓娜关注美国延安观察组的酝酿及其对华考察,分析了由其促成的中共与美国的短暂军事合作及其历史启示。吕梁学院副教授张发青在讨论中还原了外国记者报道中共军队抗日的真相,并批驳了美国部分学者对中共军队的质疑。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张华考察了国联防疫专家伯力士在浙江反日军鼠疫战的科研调查活动,认为这一活动为浙江第一阶段反日军鼠疫细菌战做出了贡献。武汉大学副教授张士伟考察了中国经济专业群体在中国参与构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角色,肯定了该专业团队对于中国成为战后世界经济体系成员的重要贡献。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赵承伟讨论了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的实质,认为战后美国对日本进行的民主改革,本质上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的。

  第八组(专家六组)主题为“战争与和平其他相关问题”,共计提交10篇文章参与讨论,涉及民族主义、国际问题、国家教育、环境正义、西方媒体等课题。黑龙江大学教授李朋讨论了民族主义与战争之间的关系,认为民族主义与利益诉求的融合,推动战争向更频繁、更持久、更有动员力、更具破坏性的方面发展。青岛科技大学教授石建国讨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需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全球化困境和非传统挑战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间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国荣从土壤侵蚀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的视角,探讨了美国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水土宣传教育,认为这一教育推动了罗斯福新政时期大规模水土保持运动的实行。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明林着眼西方媒体操纵国际舆论的行为,强调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以有效抵御美西方信息舆论宣传侵蚀。武汉大学博士后万佳探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印度政学界对中印边界战争的认知,认为边境对峙是中印双方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障碍。兰州大学教授王延庆利用美国政府、中情局解密档案,梳理了美国对埃塞俄比亚1974年革命的认知与对策。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忻怿讨论了卡特政府应对加登战争危机的政策,认为该事件成为卡特外交由人权外交全面复归对苏强硬政策的转折点。

  第九组(研究生三组)主题为“战争与军事、社会变革”,共计提交9篇文章参与讨论,涉及军事战略、军事物资、和平运动及中东和平进程等问题。武汉大学博士生苏婧婧讨论了日俄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反帝反封建意识的崛起,及其与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之间的关系,认为战争具有催化革命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孙睿从海军军事战略的角度,利用多国解密档案,探讨了德国潜艇战对英国的打击和英国的应对,进而解释了英国海军部对护航视而不见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曾威文探析了英国军马在一战中的“多重面相”和功能,凸显了军事活动下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武汉大学硕士生徐浩宇探析了近代日本军用汽车产业的发展轨迹。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生赵非凡梳理了两次世界大战间?欧美国家的和平运动。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刘金铭从农业史和战争史的角度,分析了合作农业规划机制对美国国防事业的贡献。上海大学硕士生张哲浩论述了第三共和国至二战时期,上海法租界、法国侨民为中国抗战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曲阜师范大学张得志和张雪分别论述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及第四次中东战争与中东和平进程的开端。

  第十组(研究生四组)主题为“战争、书写与记忆”,共计提交7篇文章参与讨论,涉及战时大众读物、和平教育、战争反思、战略战术和战争回忆等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杜怀清考察了晋察绥地区“战动总会”大众读物编辑出版的情况,总结了“战动总会”在大众读物出版方面的影响和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武思涵论述了战时美国学生所接受的军事及和平教育,进而分析美国追求战后国际性公众和平教育的原因和意义。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孙浩运介绍了美国战争史学界对勒热夫战役的研究情况。武汉大学博士生涂杰欣利用飯塚浩二的著作集,分析了二战后日本知识分子对日本近代化的反思。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步斌分析了日军在冲绳战役中的战略战术以及美军遭受重大损失的原因。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王也利用《冈部直三郎大将日记》,分析了1932年日本上海派遣军的形象。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生颜嘉培则聚焦缅甸的二战记忆,分析了缅甸二战记忆的特征和意义。

  大会闭幕式由研究会副会长、兰州大学汪金国教授主持。首先,各分会场汇报人分别介绍了本小组的讨论情况和评议人的点评情况。随后,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彭敦文教授进行了大会总结,他对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表示肯定,认为大会充分体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战争与和平研究”这一主题,涉及议题广泛,讨论精彩纷呈,青年学者的加入则为学会注入了新鲜血液。研究会会长林利民教授最后指出,这次会议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学术盛会,汇报人和评议人态度认真负责,在规模和参与度上都高于往届会议。他代表学会,高度评价了会议承办方和赵文亮教授团队的辛苦付出,并对所有与会领导、嘉宾和师生表示感谢。

  据悉,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2024年年会将由重庆史迪威研究中心承办。

研究会副会长、兰州大学汪金国教授主持闭幕式

研究副会长、武汉大学彭敦文教授作大会总结

林利民教授做闭幕讲话

(曲阜师范大学曲升、张东旭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