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

2024-09-27

  2024年9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主办、史迪威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学术研讨会,在重庆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上海大学等60余家科研机构与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

 

  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周毅在致辞时表示,重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名城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二战史研究“富矿”,也是我党早期外交外事工作的重要实践地、我党外交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新中国早期外交人才的重要培养地。希望专家学者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为主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这一新使命新定位的时代课题畅所欲言,启迪智慧,推动二战史研究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作奎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反思战争、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二战后持久和平和人类进步的基本方向。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作为全国性学术团体,应站在国家的角度、时代的高度、历史的厚度想问题,为国家建言献策。世界历史所全体同仁愿意与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及其他社团一起,努力推动国内的世界史研究,以服务于民族复兴和相关学术研究,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为缔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添砖加瓦。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会长、兰州大学汪金国教授在致辞中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经验与教训对于应对当今全球性挑战具有借鉴意义。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的新任务与新使命就是要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历史借鉴和科学参考。 

  史迪威研究中心主任陶燕在致辞中介绍,为了纪念史迪威将军在二战时期对中美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了解、交流与合作,在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支持下,成立了史迪威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曾三次承办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年会,并利用独特历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中美交往纽带作用,积极推动两国民间友好往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武汉大学胡德坤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以及史迪威研究中心专家、西南政法大学白昃战略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朱颖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国际关系学院林利民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胡德坤教授以线上形式发言,题目为《关于拓展二战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和建议》。他提出,二战是中国与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如何拓展二战史研究?首先是深化二战史研究,其次是加强二战史专题研究。如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中国共产党抗战的国际影响、各国反法西斯战争史、二战起源、二战对战后世界影响等。他特别指出,二战奠定了和平与发展的基础,战后世界史是二战史的延伸,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研究战后世界史也是二战史研究会的任务。他强调,应当努力扩大我国二战史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 

  徐蓝教授以《两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外交的现代化之路》为题发言。她将中国外交的现代化之路追溯至一战时期,分析了从一战至今不同历史阶段的国际格局变化与中国外交的互动。她指出,中国的外交发展,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外交的日臻成熟,证明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新时代,中国将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懈努力,以自己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朱颖教授以《美丽新世界:战后国际秩序重构的人权话语视角》为题,介绍战后世界重建中,政治领袖和理论学者共同寻求新国际秩序的正当性的努力。《世界人权宣言》起草过程中,人权理论成为国际秩序合法性的基石。他梳理中国与西方在人权理论上的对话,从中美关系的战略认知、人权理事会的“内部平衡”等方面分析了中美关系中的“人权”变量。 

  林利民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当前世界政治与国际安全形势的几个新特点》。他主要讨论了颠覆性技术的新特点及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西降东升”的实质、趋势及其影响,21世纪“战争与和平”的新特点,以及中国安全环境评析及如何应对等四个重要问题,并总结了成就中国现代化的几个特定条件,包括规模因素、文化因素、颠覆性科技因素等。 

  在分组讨论环节,与会者分成8个小组,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分组讨论共有两轮,前四组的讨论在第一轮进行,后四组的讨论在第二轮进行。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提交的论文主题不尽相同,这有利于小组成员了解到当下我国二战史研究的多维度和新趋势,从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出发交流相同的问题,更能够碰撞出学术的思想火花。 

  第一组共有10人发言,讨论的主题既包括二战起源的宏观问题,又有英美等国的具体外交政策。曲阜师范大学教授赵文亮分析了国际体制的失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宏波分析了20世纪上半叶国际协调机制的缺失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梁军对张伯伦政府的绥靖政策展开了评析,思考英国是否存在取代绥靖政策的其他选择。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刘京通过解读《海德公园备忘录》,推进了二战中的核问题研究。新乡学院讲师崔德龙分析了1941年圣皮埃尔和密克隆事件的形成原因。河南科技大学讲师武垚分析了英国对南斯拉夫的抵抗政策。山西大学硕士生孟宪东研究了1941年美国对冰岛的军事行动。本组论文还包括对轴心国的研究。山西大学副教授杜小军论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法西斯的精神胜利论及其国民精神动员。上海大学硕士生张哲浩的论文以邓尼茨政权和德国投降为主题。本组论文还涉及间谍问题。新疆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李珂研究了二战前后“白俄”间谍在德国的活动。 

  第二组共有8人发言,主要以英美外交史为主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姚百慧通过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这一案例,阐述了多重历史解释的史料学意义。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奚庆庆研究了1948年至1951年英国撤离在华侨民的政策和行动。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本涛分析了二战期间英国在东南亚的防御战略。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李东航研究了美国卡特政府有关拉丁美洲的核不扩散政策。此外,吉林大学教授徐萍论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姚惠娜研究了二战对美国中东研究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丁晓杰探讨抗战时期梅棹忠夫、今西锦司的“蒙古草原生态调查”。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廖文倩分析了二战时期日本的文莱占领政策及其历史遗产。 

  第三组共提交10篇论文,涵盖了军事史、政治史、社会史三类主题。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罗衡林考察了二战前德国的重整军备,并分析其影响。鲁东大学讲师温主保分析了美国曼斯菲尔德参议员倡议裁减驻欧美军的理念、历程及其落败的因素。重庆大学教授敖依昌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国萌生的新思维与国际合作的理念和实践。肇庆学院教授李怀顺梳理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时伟通分析了二战后期美国关于东南亚秩序的构想。青岛市公安局的石鑫从宏观角度分析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生杨温予考察“印度洋和平区”提案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潘政旭概述了英美信号情报同盟形成的过程,并分析其中的深层因素。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张华考察奥地利犹太人伯力士对中国鼠疫防控事业产生的贡献。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步斌梳理了1945至1962年冲绳八重山群岛治理并消灭疟疾的过程。 

  第四组共有11人发言,其中有5篇文章涉及到历史记忆与战争书写。赣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大伟分析了二战在印尼的记忆与失忆。上海师范大学副研究员陶赋雯通过日、韩、德“战争负遗产”的田野调研研究了记忆的风化与传承。上海大学讲师徐之凯分析了法国的二战抵抗记忆。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姚润润分析了马来西亚的二战历史书写。上海大学硕士生王媛媛研究了里昂抵抗记忆的城市传承。此外,兰州大学教授汪金国介绍了“俄德两国关于俄罗斯各档案馆藏德国文献数字化项目”最新进展。黑龙江大学教授李朋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不同意义。厦门大学教授李莉研究了城乡统筹视域下的美国新政时期绿带城镇建设。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少晶的研究有关二战时期德国和美国在巴西的秘密战争。西南政法大学讲师王继洲以蜡山政道为中心,分析了日本协同主义者的思想与行动。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校区历史教研组组长邵曼讨论了在课标和教材中,中学教师可梳理的二战教学线索。 

  第五组共有10人发言,多以战争期间盟国的外交为主题。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耿志论述了二战期间美国获取加拿大核原料的相关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杨婵研究了太平洋战争时期在华英籍平民俘虏问题。赣南师范大学讲师康智超讨论了二战前后的英法外交及其影响。广西民族大学讲师李方恩论述了战后初期英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调整。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武乐曼讨论了冷战初期英美在东南亚的经济合作与权势转移。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丁何昕子分析了艾德礼政府时期英国海外战略特征。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王雨馨讨论了1939年至1940年英国与特兰西瓦尼亚归属权纷争的问题。上海大学硕士生赵炜通过1942年伊瓦特的访美之行,分析了战争期间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的转变。山西师范大学教授王霏从战俘营的棒球运动发展,讨论了二战中的体育外交。延边大学教授方民镐论述了国民政府对韩国独立运动的支援和韩国光复军的成立。 

  第六组共有10人发言,可分为日本的侵略殖民和中国人民的坚决抵抗两个主题。涉及日本侵略殖民的有,苏州科技大学教授祝曙光关于日本军部西进战略的形成与演变的讨论,上海大学副教授朱虹有关伪满洲国统治下的教会学校的研究,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张维睿对日占时期新加坡统治政策分析,以及湖北大学博士生张铭睿就日本海军“满洲经营”中的经济侵略的研究。他们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角度来分析日本对中国及对东南亚国家的侵略。有关中国人民的坚决抵抗的发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武汉大学教授孟庆龙关于抗战期间史迪威与中共合作设想的讨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党庆兰有关东北抗日战场的抗战特征与战略价值的分析,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文博馆员朱果关于《新华日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中的作用的研究,全国政协思路规划研究中心《丝路百科》杂志张明林就蒋百里抗战思想的论述,延安大学硕士生梁晓莹有关抗战时期八路军办事处的侨务工作的历史作用的分析。此外,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生王子易分析了重庆乡土教材中“重庆大轰炸”历史记忆的构建。 

  第七组共有9人发言,主要涉及中国与二战的关系。武汉大学教授彭敦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国际反日联合战线的主张与实践。东宁要塞博物馆研究员王宗仁阐述了中国东北抗日联军对苏军远东战役胜利的重要贡献。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越英论述了陈纳德与史迪威争论的历史逻辑主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卢晓娜分析了美蒋关于派遣延安军事观察组的外交博弈。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储鹏飞论述了太平洋战争时期中美在中缅印战区的“合”与“分”。马晓春讨论了贵州省在二战中史迪威公路的地位和作用。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生王杰分析了20世纪40年代我国舆论场中的史迪威形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信美利论述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在远东的扩张企图。新疆政法学院讲师赵非凡讨论了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国西藏的隐蔽行动。 

  第八组共有11人发言,涵盖了从战争记忆到社会变迁等多个主题,可以概括为国际外交、战争文化与社会变迁三个方面。第一个主题是国际外交与政治变动。西南大学博士生张鑫源探讨美国南方与美国加入联合国的关系。天津师范大学讲师田地讨论了英国在1965年印巴战争中的外交策略。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馆员陈瑜分析了郭沫若在二战期间中苏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第二个主题是战争文化与国家构建之间的关系。内蒙古大学副教授史林凡分析了1920年至1937年飞行表演在英国战争宣传中的作用。六盘水师范学院副教授花琦揭示了战时日本通过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努力。同样,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吴啸野分析澳大利亚如何通过影视作品来构建国家记忆。第三个主题关注战争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杜清华揭示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的历史影响。赣南师范大学讲师周余祥展示了二战后美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女性角色的转变。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王淼聚焦中国的外国侨民在二战中的复杂身份与命运。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徐佳和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生高薇从物资和交通的角度,展示了二战时期自行车和马匹的关键作用。 

  在大会闭幕式上,各小组代表汇报了本组的讨论情况和评议人的点评情况。赣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大伟作为下一届年会承办方代表发言,热情邀请大家明年共聚赣州。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姚百慧为本次年会做最后总结。他指出,各位的发言充分体现了我国二战史研究的新趋势,会议上的精彩讨论反映了我国二战史研究的蓬勃态势。最后,他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史迪威研究中心为会议付出的辛苦努力、以及与会各方的热情参与,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本次年会选举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姚惠娜为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她向大会作了学会年度工作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潘政旭供稿,史迪威研究中心 陈旭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