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湘潭隆重召开

2025-09-29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于9月19日至21日在湖南湘潭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由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主办,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碧泉书院)承办,湘潭大学中非研究院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军事科学院以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史学集刊》《亚洲文明》和人民出版社等60余所高校与科研单位和期刊出版社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碧泉书院院长张今杰教授主持,湘潭大学副校长刘中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作奎研究员、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中南片区代表张亚东教授、会长梁占军教授分别致辞,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任灵兰宣读原会长张宏毅、李世安两位先生发来的贺信。刘中望详细介绍了湘潭大学及其世界史学科建设情况。刘作奎在视频致辞中,强调二战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转折点,本次大会既是对中央精神的积极响应,也为深化世界现代史研究与学术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将推动世界现代史研究迈上新台阶。张亚东回顾了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中南片区的学术活动,回忆了齐世荣、彭树智、李植柟、李巨廉、徐天新、张象等老一辈学者严谨的治学精神。梁占军强调秉持服务国家战略的宗旨,切合AI新时代的要求,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发挥更多实质性作用。 

  主旨报告由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车效梅教授主持。聚焦于二战及战后重大议题与时代发展的关键问题,国际关系学院林利民教授以《二战史研究几个新观点辨析》、郑州大学张倩红教授以《学术与时代:以犹太—以色列研究为例的思考》、吉林大学刘德斌教授以《战后世界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为题,分别作了精彩的主旨发言。 

  第一场主题发言由世界现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赵文亮支持。西北大学黄民兴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梁军教授、湘潭大学中非研究院院长洪永红教授分别以《“凡尔赛—色佛尔体系”的建立和维护——1915—1945年英法殖民主义与中东民族主义的博弈》《二战与战后世界和平:反思历史与制度创新》《中非法律合作的历史发展》为题作了精彩发言。 

  本次研讨会设置5个分议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的演变”“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路径与特征”“区域史和国别史专题”“新时代下的世界现代史学科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问题”“世界现代史其他问题”,大会设立5个分会场和10个讨论组,围绕上述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第二场主题发言由吉林大学徐萍教授主持。曲阜师范大学赵文亮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车效梅教授、天津师范大学耿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柴英编审分别以《镜廊中的开端:二战起点问题的跨国史学争鸣与记忆政治》《全球南方视域下的1943年开罗会议》《九一八事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点的重要意义》和《学术世界:AI时代复印报刊资料的创新发展之路》为题作了精彩发言。 

  会议闭幕式由任灵兰编审主持,在5位分会场代表汇报发言后,会长梁占军作总结发言。他寄予年轻学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具备清晰的问题意识,以未来历史学家的身份自我界定,立足国家与社会现实需求,立志解决重大和长远问题,加强中国特色的世界现代史研究,写出真正有引领性的标杆之作,共同推动新时代世界史研究的繁荣与进步。 

  本次年会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回应当下国家和社会需求,在交流中激发思想,在讨论中凝聚共识,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 

  

(供稿: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李珍珍 鲁博文;校对:任灵兰;审核: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