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中国德国史研究会2020年会在南京大学顺利召开

2020-10-30

(来源: 德史研究 微信公众号) 

  2020年10月23-25日,由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主办,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承办的中国德国史研究会2020年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社等5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出版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及十余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年会。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60余篇,围绕“全球史视野下的德国史研究”、“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欧洲背景与世界影响”、“德国史研究的新趋势、新方法、新材料”、“德国科学思想的世界影响”、“其他德国史与世界史问题”等几大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开幕式

  10月24日上午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王涛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会长郑寅达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回顾了研究会的发展历程,并对德国史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期许。随后,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秘书处孟钟捷、王超两位同志汇报了2018-2020年研究会工作、新章程修订、财务等情况。

 

(郑寅达会长开幕式致辞)

 

(秘书处汇报学会年度工作)

青年史学优秀论文发布

  本次年会首次启动青年史学优秀论文评选和发布活动,并在开幕式后举行第一场论文发布。本场主题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王超副研究员主持,华东师范大学郑寅达教授进行点评。厦门大学陈洪运、浙江师范大学钱磊、上海大学徐之凯、北京大学宋舒杨先后作了《国际史视野下的1920 年鲁尔危机:过程与影响》、《埃德博弈、1965年危机与联邦德国单独代表政策的终结》、《“去政治化”与“去中央集权化”的博弈——法占区与德国公务员法的形成》、《德意志启蒙运动脉络中的洪堡教育思想——以“人”和“公民”的关系为中心》的学术报告。

 

(青年优秀论文发布)

  第二场青年优秀论文发布于10月25日上午举行。本场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岳伟副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孟钟捷教授进行点评。西北大学柏悦、北京大学王丹妮、河南大学卢镇、中国人民大学李萌娣、华东师范大学葛君先后作了《新兰克学派与19-20 世纪之交德国史学困境》、《大屠杀记忆与柏林纪念场所的建构》、《罗伊希林事件与16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犹太问题”》、《历史演进中的莱比锡书展及其多元化文化功能探析》、《从合作到斗争:1956—1964年中国与民主德国的贸易关系》的学术报告。

 

(会场)

平行论坛

  10月24日至25日,年会的学术报告分为两个平行论坛进行。

  第一场平行论坛A组分别由华中师范大学王莹副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侯树栋教授主持和点评,发言人的题目涉及加洛林时期大公国治理、中世纪德意志政制的传统、抗拒与因应——论区域贸易变迁时汉萨城市的决策分歧、1555 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及其规制意义、宗教改革与瑞典绝对君主制的起源、二战之前国际学术界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研究回顾、视角·理路·前瞻:德语学界与英语学界宗教改革史。

  第一场平行论坛B组分别由西北工业大学王琳副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邢来顺教授主持和点评,发言人的题目涉及张德彝《航海述奇》中的华裔德商田阿喜家族、论俄籍德裔的历史与现状、俄罗斯帝国时期波罗的海的德国贵族、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德意志部队、马克思与德国哲学的科学运动、论民社主义对佛教的开发、法兰克福国民议会民主政治研究。

 

(平行论坛)

  第二场平行论坛A组分别由中国地质大学孙文沛副教授和湖北科技学院陈从阳教授主持和点评,发言人的题目涉及一战时期德国对在德英国平民的拘留及其得失、魏玛时期的女大学生摭探、魏玛共和国“不良”青少年矫正政策初探、德国魏玛时期的物理学与物理学家、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民众生活及货币购买能力、一战遗孤——论德国乌发电影公司的建立、铁路的民营与国有——20 世纪20年代之前中国与德国的比较。

  第二场平行论坛B组分别由山西师范大学徐继承副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方在庆教授主持和点评,发言人的题目涉及全球史视野下的威廉德国对华政策研究、论阿登纳政府对民主德国的经济政策、1957-1964年联邦德国对印度经济援助的动因探析、中苏分裂、越战升级与1960 年代中期民主德国的对越援助、老“德国问题”新探——兼论欧盟多重危机背景下的德国外交、全球化进程中的德国文化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2018 年德国外国人口截面数据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第三场平行论坛A组分别由天津师范大学王亚平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宏波研究员主持和点评,发言人的题目涉及历史名著的翻译应如何做到信与达——从四部兰克著作中译本谈起、从现代民族主义视角审视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建立、德奥同盟困境再探:以马其顿改革为例(1903—1908)、《黄金诏书》再认识、“军事改革派”的重要响应者:1874年麦克莱伦对德国军事体制的评论。

  第三场平行论坛B组由西北大学柏悦讲师和湖南师范大学罗衡林教授主持和点评,发言人的题目涉及医生与德意志帝国建构:以罗伯特·科赫三次东非行医为中心、殖民时代的科学研究:以德国胶澳军医医学报告为中心的探讨、 (Re)constructing Patient Experiences: Confront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Patients and Doctors at Puji Hospital 1888-1949、德意志帝国时期的高速城市化与公共卫生危机、保守主义与德意志帝国晚期的乡村治理、二战以来联邦德国乡村地区的发展与演变、从德国新冠肺炎抗疫模式特点看历史反思的多元化影响。值得说明的是,本组论坛采取了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式,让远在德国的与会者也有机会发布和参与会议讨论。

 

(线上线下混合会议)

  第四场平行论坛A组分别由云南大学钱金飞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李雪涛教授主持和点评,发言人的题目涉及中国官方出版物中的联邦德国形象——以《世界知识》(1950 年-1954 年)为例、试论中国因素在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学生运动中的作用、德国《明镜》周刊中的恩格斯(1947-1989)、试析启蒙晚期贵族教育的资产阶级化——以施泰因兄弟为例、19 世纪初德意志犹太沙龙女主人的身份认同问题——以拉结·范哈根为例、李希霍芬“Khanfu”研究考论、爱因斯坦与国际联盟智力合作委员会。

  第四场平行论坛B组分别由广西师范大学周建明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孟虹副教授主持和点评,发言人的题目涉及联邦德国二战历史反思与记忆文化建构历程特点分析、从“记忆之城”到“纳粹之城”——德累斯顿历史角色变迁背后的德国国家认同构建及其困境、德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演变、 “社会主义的社会政策”:民主德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实践和困境、两德统一以来东德地区社会发展的成就与挑战、2009—2019年国内民主德国史研究综述。

青年史学优秀论文颁奖

  10月25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郑寅达教授和天津师范大学王亚平教授向首届青年史学优秀论文获得者颁发荣誉证书。

 

(首届青年史学优秀论文颁奖)

闭幕式

  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孟钟捷教授主持了年会的闭幕式。年会期间,会务组为所有与会代表准备了《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章程》(草案),各位代表对章程进行了充分的知情。在闭幕式上,与会代表以举手表决的方式,0票反对,0票弃权,全票通过了《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章程》。

常务理事会

  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在10月24日晚举行常务理事会,对《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章程》、《德国史研究会工作制度汇编》等文件进行了讨论。常务理事进行了一次研究会的党建活动,就当前国际环境进行了研讨。

  中国德国史研究会2020年会是新冠疫情以来德国史学界举行的第一场线下会议。此次年会不仅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学术讲台,也是一个共享信息、展示成果和谋求合作的综合平台。通过本次会议,大家探讨了德国史研究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交流分享了学界同行研究成果;通过完善研究会章程等文件,让德国史研究会在制度规范化建设上愈加稳健,成为德国史研究会的一个全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