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古代史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成功举行

2023-02-07

  2022年9月23日至25日,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古代史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组织下,以线上的方式顺利召开。国内外近70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出版单位的近100位学者积极参与了本次会议,共提交学术论文90篇。与会的专家、老师和同学们总结学术经验、分享科研成果、探讨前沿话题,就世界古代史的治学方法、古代世界的政治与外交、奴隶制、城市、文明起源、文明交流等多个议题进行了研讨,展示了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的新方向、新动态。 

  

  一、回望起点,重溯源头 

  学脉与方法的传承是世界古代史能够深入研究的保障,当代中国的古史研究建立在前辈学者扎实的基础之上。回望起点,中国人民大学王大庆教授将刘家和先生的治学方法总结为:始于兴趣、忠于使命,以传承创新为目标,以两个“热爱(philo)”为工具,脑中不忘问题意识,不忘知识结构,如此才能做好学问。重塑源头,学术史是研究的缪斯女神,赋予研究者以创新的韵律。民国时期便有高校馆藏《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929年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了汉译的《理想国》,多家报刊刊载了对色诺芬尼斯、普罗塔戈拉、色诺芬等人的研究短文。新中国成立以来世界古代史研究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前辈学者建立了我国的古代史研究体系,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代表的高校还多次组织讲绎方法、编译资料、研习古语,使当代学者有条件书写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世界古代史。江苏师范大学蒋保教授对世界历史概念进行了讨论。复旦大学金寿福教授回顾了中国埃及学的开端与发展,复旦大学黄洋教授以希腊文明的早期扩张为发端,拨开“黑暗时代”的迷雾,呼吁重书古希腊史的框架。山西师范大学王志超副教授评述了近30年来西方学界有关“民主和平”与古希腊城邦世界这一议题的相关研究,倡议重新审视该西方历史叙事。首都师范大学晏绍祥教授通过梳理前人对古罗马恩庇关系的著述,呈现了该议题在罗马共和国政治史领域起到的构建型作用,并建议从恩庇关系与集团分野、罗马经济结构与阶级、共和国制度安排与古代经济的一般特点三个维度深化罗马共和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西南大学徐松岩教授倡导重思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对社会发展的利与弊。 

    

  二、驱散迷雾,还原历史 

  随着学界对古代世界认知的深入,专门史研究呈现出“宏观-微观” 两手抓的态势,既能着眼大局,也能见微知著。江苏师范大学郭小瑞讲师整理考古发现,以物质文化发展为线索,叙说了埃及文明早期社会分层的起源发展。吉林大学杨翠红教授通过对东斯拉夫人的文字、文学、艺术等多个维度的文化成就进行论述,提出古罗斯文化多种来源、宗教性突出、阶级差异大的特征。天津大学袁指挥教授借第三王朝伊蒙霍特普神化过程展示了古埃及人顺应时代需要,建构身份叙事的传统。浙江师范大学的刘昌玉副教授分享了乌尔第三王朝对外战争的演变过程,提出该时期国王对外采取选择性扩张,即“东战西和”企图巩固仅延续百余年的中央集权。哈尔滨师范大学梁珊讲师通过铭文释读详细论述古代埃及中王国时期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构成、职司与行政等级。厦门大学助理教授马一舟提出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中的赛易斯王朝时期的埃及失去了把握国家未来发展走向的能力,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兴,而是开始逐步走向衰落。浙江工商大学张岩讲师重解原始文本,提出古典时期雅典 “自由”的制度背后暗含强制性的理念。山东大学张新刚教授提出学界应从话语意识形态和政治实践两个层面入手,细究希腊寡头的制度、表现和与民主制的关系,再考该政体的本质与历史实践。暨南大学朱毅璋副教授阐述了冥王哈迪斯在公元前 6 世纪后期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图斯对厄琉息斯秘仪的推动之下被赋予的“财神”职能。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谭露璐认为腓力二世的七段婚姻体现了马其顿贵族女性在王权政治中在受限的境况中逐渐拥有了更多的独立政治机遇。复旦大学白珊珊在读博士研究生总结国际学术界对罗马治下时期希腊的研究现状,认为希腊城邦的历史没有终结在喀罗尼亚战役,而是被罗马人纳入帝国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吕厚量副研究员考据了罗马帝国早期以奥古斯丁和奥罗修斯为代表的早期基督教作者对罗马历史的批判性叙述是继承了希腊“普世史”史观,为全面否定罗马政权崛起的历史进步意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复旦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何炜分析了罗马双重王储未能成为共治皇帝的原因,由此揭示元首制度本质上的不足。南京大学宋立宏教授详析古罗马妇女的铭文,还原了罗马不列颠时期布狄卡和雷吉娜的杰出女性形象,进而反思中国书写罗马帝国历史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胡玉娟聚焦古罗马纪念碑,提出古罗马史学除了继承希腊史学而来的“求真性”之外,还有一种起源于本土,以追求“荣誉”(gloria)和“模范”(exemplum)为目的的 “纪念碑性” (monumentum)。浙江师范大学冯定雄教授还原了早期基督教作家笔下埃塞俄比亚人的形象,他认为这一时期的“黑性”虽不具备原始种族主义,但为后世的种族主义思潮埋下了理论伏笔。 

    

  三、以史为据,努力求真 

  史家笔下的神话传说、人物传记、政治制度反应了当时社会的观念,这些文本经过再阐述,又成为当代社会的必要参照。历史研究者的责任是抽丝剥茧,摈弃华丽的修饰、排除夸张的情节,找寻字里行间中隐匿的点滴真实。传世文本虽浩如烟海但从不缺少寻找沧海遗珠充满勇气决心的学者。哈尔滨师范大学梁珊讲师通过铭文释读详细论述古代埃及中王国时期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构成、职司与行政等级。东北师范大学朱益民在读博士生活用语言学,依托对 “钟爱之地(tA-mri)”一词的辨析,阐明古埃及以农为本、王权神圣的文明基本特征。东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姚力通分析了图特摩斯一世铭文(一篇)和图特摩斯三世铭文(两篇)中有关“猎象”部分,揭示了前者注重宣传国王形象而后者侧重歌颂阿蒙拉神的叙事特征。内蒙古民族大学杨熹讲师以《维尔伯纸草》为切入点讨论作为古埃及新王朝时期国家地方治理政策载体的土地登记簿。东北师范大学张飞在读博士生从语言学角度细考古埃及军队代理人的职称与职能。首都师范大学蒋家瑜副教授通过整理与农业唇齿相依的节日与历法托出赫梯国家“以农为本”的治国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余星辰在读博士生通过梳理阿卡德语文献尝试补充青铜时代中晚期两河流域铜料贸易空白。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康译丹通过文本梳理分析提出“伊南娜下冥府”神话两个版本的变迁体现了公元前两千纪古代近东君权扩张、人神界限趋于模糊的历史过程。北京大学助理教授梅华龙以扎实的语言功底切入分析《但丘铭文》,指出“bytdwd”更可能是 “大卫王朝”或南方犹大王国。西南大学刘豪在读博士研究生论证了希腊古风时期米提列涅的党派斗争是阿尔开俄斯塑造“谴责”海伦叙事的动机。南京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韩耀鑫提出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中误用“米底”指称波斯的事例是希罗多德保留公元前 6-前 5 世纪希腊社会对波斯的认知程度的证明,体现了作者朴素求真的史学方法。安徽师范大学白春晓教授考据《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在两千四百余年中文本的传承经历。淮北师范大学谢锦讲师认为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构建的基于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矛盾的二十七年战争叙事没有真实反映战争各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是这一时期古希腊历史的真实写照。华东师范大学李海峰教授细考铭文,以丰富的细节还原了新亚述帝国发达的奴隶制度和奴隶做出的社会贡献。大连大学张春梅副教授基于现存的法庭演说辞,提出民主制度的公民主权,抽签选举,为治等主要特征是造成雅典陪审员判案标准宽泛的主要原因,也是雅典人法治观念的体现。西南大学邵双在读博士研究生初探戏剧津贴在执行过程中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多维度性。南京大学严嘉钰硕士研究生尝试通过分析演说词说明马其顿南下时期搅动雅典政局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黑海粮运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李健聚焦塞琉古王国王室信函,提出王室信函是探究王国治理体系实践、王室权威塑造和王后干政专权等重要议题的历史文献。华东师范大学讲师王悦通过分析李维《建城以来史》中对汉尼拔与西庇阿的刻画,托出罗马共和国后期极为关注的政治议题。东北师范大学马健程在读博士生总结了塔西佗对历史书写的贡献不在于总结普遍知识而是构建一个拥有深度、力量和美的世界供读者畅游。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张浩然在读博士研究生认为波利埃努斯所著《战略》一书中对恐惧的描述印证了古典兵家在实际应用层面上对恐惧情感的长期关注与思考。西北大学龙沛讲师论证了帕提亚人的斯基泰渊源说是希腊罗马作家在蛮族修辞的传统语境下,将帕提亚帝国主动吸收自斯基泰人的军事文化进行族源比附想象的结果。兰州大学姬庆红教授使用多文体文本分析的手法还原了精英笔下古罗马乳母兼具奴性与德性的悖论形象。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江雯婷运用文献分析法得出尼禄虽对基督教进行过局部打压但这种压制是基于帝国利益而为之,没有对早期基督教的成长造成根本性影响的结论。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罗彰凯以卡西奥多鲁斯《书信》为研究对象,提出东哥特王狄奥多里克联姻外交政策的蛮族和罗马双重特征反应了古代晚期地中海西部蛮族世界中家庭关系与国际政治关系密不可分的现象。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陈韵梳理塞奥法尼斯在《编年史》中 对“塞姆”一词的使用情况,提出尼基弗鲁斯一世改革之后该词才具备了军区的含义。 

  

    

  四、切换视角,挖掘本质 

  新材料与新视角是历史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事件是表象,历史研究是竭尽所能探求蕴藏在表象之中的本质。“世界是个舞台,男男女女不过戏子而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事件发生的舞台,更是参与塑造事件意义的情境。一如历史地理学,对边缘群体的研究也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为全方位展现古代社会面貌添砖加瓦。考古与实物研究的加入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互证的可能性。 

  北京语言大学讲师杨东谕通过图像学分析比较乌尔王陵大里拉琴与马王堆套棺,提出东西方文化背景之下“拟人”手法背后不同的表意。厦门大学李洹硕士使用“史料-考古”互证的研究手法,初探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埃及对两个地区:努比亚和叙利亚- 巴勒斯坦地区执行吞并与和平外交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外政策。东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运用认知史学理论重新审视古埃及神谕,提出神谕的制度化发展是古代埃及文明面对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而做出的适应性选择。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天舒对公元前 6 至前 5 世纪东地中海商贸圈进行了初步分析,呈现出一幅“黎凡特—爱琴海”运输线贯穿东西、商品基数大、种类繁多的贸易图景。北京大学外语学院徐正硕士研究生采用文化记忆理论与口传理论结合荷马史诗与赫梯文献尝试打开特洛伊战争研究新路径。东北师范大学张效骞硕士研究生梳理了长时段中底比斯地区底比斯边民向底比斯人进献三足器的行为,提出该行为是底比斯边民利用宗教仪式拓展政治影响力的手段。东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庞伟论证了带有马的意象的古希腊人名在经历了数次民主改革后从彰显贵族地位沦为希腊化时代普通人名的过程。苏州科技大学陈思伟教授引入经济学概念揭示希腊化时代罗德岛与埃及海上贸易繁荣图景背后的“推手”。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欢教授阐述了托勒密王朝和拜占庭时期埃及移民、城市与城市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海德堡在读博士生刘峰另辟蹊径,通过对考古材料的梳理,探讨了城市规划与城邦制度这对互为表里的研究领域,重构了“希波达姆斯”式城市成型的全过程。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王维夏运用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尝试探究罗马帝国早期新人元老的晋升途径。上海师范大学郭羿显硕士研究生将罗马大角斗场作为弗拉维王朝证据的晴雨表,探讨大型建筑的修筑与政局间的联系。东北师范大学罗福兴在读博士研究生以弗费奇乌斯案件为例,简述“框架-架框”理论在罗马史碑铭研究应用中的优劣势。兰州大学毛凯华硕士则聚焦罗马时期的边缘群体娼妓,探讨她们在商品化过程中社会地位的变迁。安徽师范大学解光云教授总结归纳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穷人”经历了三段式的污名化过程:首先因缺乏物资财富而被认定为品德低下,后被权贵排挤沦为社会底层的“无产者”,最终被剥夺部分公民权利。河南师范大学孟凡青讲师提出古马其顿王室女性的参政始末与王权兴衰休戚相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晨宇运用钱币学,以共治纪念币为线索还原了巴克特里亚王国中晚期的王位继承序列。复旦大学万振在读博士生提出奥古斯都在平定亚美尼亚内战之后修建的复仇者马尔斯神庙、第一门的奥古斯都像(prima porta Augustus)和帕提亚凯旋门是元首构建“帕提亚叙事”,建构元首制的宣传手段。中山大学刘亚璋在读博士生和林英教授以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塔莱教堂和其中镶嵌画的建筑史为研究材料,证明拉文纳主教在查士丁尼皇帝征服意大利的活动中政治地位不断提升。西南民族大学赵法欣教授认为服饰是拜占庭帝国身份认同的外化展现。江苏师范大学张天娇讲师梳理了丝织品上“狮鹫”形象从西方到东方的一路变迁。南开大学教授杨巨平从“外文铅饼”的百年学术史出发,细究饼上铭文加铸年代,提出铅饼或为参与丝路贸易的仿造货币。东北师范大学庞天宇在读博士生结合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尝试说明公元六世纪图尔阿伯丁地区堡垒化对拜占庭帝国遏制波斯扩张起到的抵御作用。南京师范大学张爽副教授将拜占庭与波斯的长期战争置于欧亚丝路贸易的语境中,探寻引起战争的根本原因。 

    

  五、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研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读历史方知来处,研究历史方知世间道理。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是国人走出去,了解世界的道路,更是展现国家文化自信和实力的窗口。 

  北京大学李政教授梳理分析赫梯语文献揭示构成赫梯国王形象的“德”。“礼”为“德”之形。北京大学于佩宏博士研究生讲述 对赫梯国家典章制度性礼仪研究。首都师范大学蒋家瑜副教授通过整理与农业唇齿相依的节日与历法托出赫梯国家“以农为本”的治国政策。首都师范大学李永斌教授提出古希腊关键历史事件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核心是三一区改革,通过重塑希腊政治地理空间内部的血缘与地缘关系,实现雅典从早期社会共同体到政治共同体的转变。复旦大学吴晓群教授结合史学与哲学两种学科的思考方式,以《春秋公羊传》为鉴,重新剖析了希罗多德《历史》中 “蛮族” 与 “身份认同” 概念,提出族群间迥异的文化习俗与道德价值并非难以跨越的壁垒。中国人民大学徐晓旭教授认为希腊化城市内部的城邦式自治与大帝国的一体化治理的有机结合,为丝绸之路上的商贸活动提供了宽松的经济社会环境、良好的物质设施和安全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张璐从学术史的角度简论殖民主义对近代印度史学的影响。南开大学李冠城硕士研究生运用语文学和神话学详细揣摩马格尼西亚的建城故事展现了该文体的现世意义。湖北大学刘小青副教授重考罗马共和国后期执政官选举过程中发生的暴力事件,提出政治暴力的频发不是造成共和国后期政治与社会危机的原因。上海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探究了罗马帝国早期皇室被释奴地位的转变。他认为皇室释奴所处社会“高位”是特定历史时期皇帝与贵族冲突的产物。首都师范大学崔丽娜教授提出塞琉古在北叙利亚一系列的建城活动是帝国早期国家治理方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高楚恒提出阿非利加在罗马人心中地位随着了解的深入并未有本质上的提高,其价值仅限于经济。广西师范大学李震宇讲师论证了塔西佗有意弱化安托尼乌斯在罗马帝国69年内战中的暴力行径,从而突出战争的残酷性,为塑造理想化君主- 元老贵族共治整体埋下伏笔。北京师范大学倪滕达副教授提出古罗马安东尼王朝时期的知识精英团体热心参与公共文娱活动换取文化话语权,成为参与建构帝国权力体系的工具。内蒙古民族大学陆琪庆硕士研究生考察了塞奥多西一世分别在 380 年和 392 年所颁行的两款法令,认为两款法令是根据当时帝国政治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制定的,都不足以单独确立起基督教的国教地位。安徽师范大学陈悦副教授认为541年拜占庭帝国控制下地中海世界暴发的首次鼠疫大流行开启了拜占庭皇帝资助基督教医院的传统,加速了拜占庭医学实践从古代的“城市医生”向基督教医院的转变。西南民族大学邹薇副教授呈现了拜占庭帝国时期帝国对狂犬病的认知与防治。湖北大学刘榕榕教授提出573年晚期罗马帝国向东部波斯开战不久之后东部要塞达拉城的陷落,是帝国实力与查士丁尼二世不切实际的野心不相匹配造成的后果,也是造成皇帝精神崩溃,加速帝国衰落的根本原因。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闫瀚予认为六世纪末期国王莱奥维吉尔德与雷卡尔德统治时期的西哥特王国将阿利乌斯教派与罗马天主教派“合二为一”的宗教政策推动了王国融入西欧政教共治的历史发展潮流。东北师范大学徐家玲教授从《古兰经》中关注女性的经文入手,提出《古兰经》在内容上赋予了女性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予以女性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也给予女性相应合法的权利。这证明在早期伊斯兰教时期,女性的地位还是多少受到重视和保护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刘乾昊硕士提出王政和共和时期许愿仪式的演化过程反映了罗马国家“治权”和“法”政教合一的历史源头。东北师范大学李强副教授呈现了中国纸张在700年间顺着丝绸之路缓慢西传至拜占庭,织入全球历史的宏大历史图景,借此倡议将丝绸之路纳入全球史研究范畴。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完成了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的换届工作。 

    

    

  (南京大学 季昀、韩耀鑫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