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一带一路”视阈下的世界现代史研究与教学研讨会(续)在京举行

2017-12-15

  2017年12月6日,“一带一路”视阈下的世界现代史研究与教学研讨会(续)在京举行。此次学术讨论会由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举办,作为山东枣庄会议的延续,会期一天。参加会议的是北京地区的学者,与会者约20人,在会上发言的有11人。

  首先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前所长于沛研究员,他的题目是《世界现代史的主线和体系:从“一带一路”谈起》。他认为,习近平的全球治理思想中包括“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含有建立新的公平、正义的国际政治秩序的思想。另外,他提及,根据十九大报告的精神,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世界现当代史》教材今后也要做相应的修订。

  世界史所研究员、东欧史专家马细谱报告的题目是《土耳其新奥斯曼主义和中国“一带一路”创意》。他回顾了二战后土耳其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历史。认为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也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土2020年以后人口将超过1亿,到2023年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争取经济总量排名进入前十名(目前第17)。土还在争取加入欧盟。他认为,在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时,要与对方找到共同点,做到“共赢、共商、共建”,做到“五通”。

  世界史所研究员、拉美史专家冯秀文报告的题目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拉关系和拉丁美洲研究》。他从历史上拉美和中国之间的“大帆船贸易”谈起,认为拉美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地位,拉美国家是我们在“一带一路”战略上的重要合作伙伴,潜力很大。但我国目前的拉美史研究状况还不够理想,对拉美的研究还是薄弱环节。

  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梁占军教授的题目为《加强世界现代史的国别区域研究》。他针对目前各大学纷纷建立国别研究中心,但又多建立在语言类院校的情况,提出了应当开展本学会的调研工作,以摸清会员们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具体情况。

  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华北片区副负责人、俄罗斯史专家吴伟研究员的题目为《丝绸之路历史变迁提供的启示》。他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应当为世界历史的研究提供启示。包括:从“大历史”的视域观察(中外,全球与地区,宏观与微观);一条历史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赢得利益与合作交流的愿望,找到实现这一愿望的内容和形式,为历史发展开辟道路。“一带一路”研究的切入口:历史联系形成的相互的吸引力,交换手段的形成与转换,以及交换手段的民族性、时期性和道义底线。

 

  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李龙大校发言的题目是《“一带一路”视阈下沿线国家研究:孟加拉国个案分析》。他利用在孟加拉学习的机会,对该国的情况做了一定的了解。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要抓住“节点”国家;对参加“一带一路”的国家需要了解其国情和民族传统;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要与参与国家的国家战略相互契合;还要加强对外宣传。

  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前会长张宏毅教授抱病参加会议,并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彻底性和独创性特点》的报告。其独创性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国家的治理问题上,强调整体性和协调性;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中国特色。

  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丽研究员报告的题目为《从西方政府与市场经济关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她回顾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以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是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也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比较好地处理了发展经济与政府政策调控之间的关系,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世界史所研究员、史学理论专家姜芃的题目是《霍布斯鲍姆的世界体系思想》。她介绍,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者,霍布斯鲍姆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世界体系,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它们的历史作用,都是实现现代化。资本主义是一种“模范的典型”,1917年以后的苏联,提供了另一种典型。

  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秘书长芮信的题目为《近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新变化》,包括:中学历史教科书从“一纲多本”变为“一纲一本”;高中课标“历史核心素养”的提法及变化;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一带一路”。

  主持本次会议的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会长李世安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国外关于十月革命的最新观点》。他认为,应当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对十月革命的正确认识,批驳对十月革命评价中的错误观点。报告之后,他对会议做了全面的总结。他认为,这次学术研讨会非常成功,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和构建世界现代史学科体系都有帮助。

(撰稿: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