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海英教授解读古埃及人如何通过丹德拉神庙的黄道十二宫图封存传统文化的密码
2018-06-11
2018年5月29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邀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颜海英教授作了题为“天堂的乡愁:丹德拉神庙的复活仪式”的学术报告。颜海英教授的报告对丹德拉神庙中最引人瞩目的、引起学术界最广泛兴趣的黄道十二宫图进行了独到的解读,提出了希腊人统治时期古埃及本土祭司封存传统文化密码的新见解。
颜海英教授首先介绍了位于埃及中部的丹德拉神庙的基本状况,简单介绍了该神庙的建筑史、建筑布局、遗留下来的部分建筑物以及神庙的基本功能。
图1 丹德拉神庙建筑布局
图2 丹德拉神庙的国王诞生间和哈托尔形象
颜海英教授接下来重点讲述了丹德拉神庙中的两幅浮雕,一幅是神庙圣所屋顶的长方形雕刻,一个是神庙东2配殿屋顶的圆形雕刻。这两幅浮雕的内容相同,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描绘出来。学界称这两幅浮雕为“黄道十二宫图”。1799年,拿破仑远征军中的法国科学院学者发现并绘制了黄道十二宫的草图。其后,众多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很多种解说。其中,两种学说比较流行。一种观点认为这两个浮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想象画;另一种观点认为它们是公元前47年12月28日夜晚的天空图。时至今日,学者们仍对黄道十二宫的意义进行着探索和讨论。
颜海英教授在研究黄道十二宫里面的图像和铭文涵义的过程中,注意到了圆形黄道十二宫浮雕所在的东2配殿对面那个小配殿(西2配殿)的内部浮雕。西2配殿中保存有大量的浮雕,描绘的是在帝王谷和纸草画中经常出现的“来世审判”场面。颜教授从神庙数字的对称性和建筑物的对称性中获得启发,大胆假设两个配殿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或许黄道十二宫里面的内容也与来世审判表达的内容有关。她发现,神庙里面有一些连续的浮雕场面描绘了这个神庙里面举行的一个重要仪式——“复活仪式(埃及人称其为荷阿克节)”。这个仪式也是一个节日,开始于泛滥季第四个月的第12日,延续18天,到第30日结束。这个仪式以奥西里斯每年的复活为根本目的,整个仪式过程体现了生与死、肉体的塑造与埋葬、开始与结束等对称关系。丹德拉神庙里面的奥西里斯祠堂和其他建筑和浮雕等也体现了类似的对称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圆形黄道十二宫周围的铭文表达的是奥西里斯复活和奥西里斯之子荷鲁斯打败塞特夺回王位的故事。
图3 丹德拉神庙长方形黄道十二宫局部
图4 丹德拉神庙圆形黄道十二宫
颜教授进而将黄道十二宫中的图像和图像组合以及周围的铭文与古埃及人关于奥西里斯与伊西斯的经典神话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图像组合可以与这个神话故事的要素建立对应关系。奥西里斯与伊西斯的神话实际上是对古埃及王权观念的具体表述。
接下来,颜教授又对公元前1世纪以及古埃及历史上的其他天文观测材料、象形文字材料、神庙和坟墓建筑布局、古埃及人的文化记忆特点等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最终,颜教授肯定地提出了自己的结论:丹德拉神庙或许兼具神庙和坟墓两种功能,而黄道十二宫图不仅与古埃及人的来世审判和永生观念有关,还是对古埃及人传统王权观念的表述,而这种表述是以一种加密的方式进行的。
关于古埃及人为什么会以加密的方式表述古埃及人的王权观念,颜教授认为希腊人统治时期,古埃及没有出现过本土国王,作为神庙建筑者和装饰者的埃及本土祭司或许看到了传统文明因素正在逐渐走向消亡,希望保护传统的王权观念,但又不能以当时统治者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这或许体现了古埃及人最早的弥赛亚思想。
颜教授认为目前学界之所以将公元前1世纪的这幅浮雕赋予了神秘色彩,主要是用现代人的思维去理解古代人的做法,实际上犯了史学研究的大忌。她指出,史学研究应该回到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具体历史情境中,通过联系和比较的方法,对古代历史情境中的事件进行符合古代人生活实际的解读。
在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就黄道十二宫反映的内容、丹德拉神庙与埃德福神庙的关系、丹德拉神庙地理位置与传统观念保存的关系、古埃及人的弥赛亚思想、中世纪死亡仪式与古埃及复活仪式的类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
(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郭子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