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小]
打印
冯秀文研究员谈“一带一路”与拉丁美洲
2019-05-09
2019年5月7日,应世界历史研究所特殊学科拉美史学科的邀请,本所退休专家冯秀文研究员在七楼会议室作了题为“天涯若比邻:‘一带一路’与拉丁美洲”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学科负责人王文仙研究员主持,来自亚非拉美史研究室、跨学科研究室和《世界历史》编辑部的部分学者与会。
冯秀文的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中拉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影响;二是拉美国家积极支持“一带一路”;三是“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拉美历史研究的发展战略。他首先回顾了1565年至1815年存在于中国—菲律宾—墨西哥的跨太平洋贸易航线,认为这条盛行了两个多世纪的海上贸易,是正式的、有官方背景的、持续不断的、有案可查的地区贸易往来。它不仅促进了中拉两地的物资交流,促进了相关各国的经济发展,而且使各国之间通过物资交流有了最初的接触和了解。从这个角度上说,大帆船贸易早已经远远超过了商业往来本身的范畴,成了联系中拉物质和文化联系的纽带,不仅是早已存在的中欧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而且是其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后,他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和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密切关系,拉美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随着中拉关系的持续升温,国内学界出现了“拉美热”。他指出,我们要借机加强对拉美地区历史的研究,以服务于国家和形势的需要,勉励中青年学者要有历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
报告结束后,与会学者分别就大帆船贸易、中拉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等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
(拉美史学科 杜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