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历所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举办“日本漂流民与俄日关系的萌芽”的学术报告
2019-05-05
2019年3月26日,世界历史研究所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邢媛媛副研究员在本室作题为《日本漂流民与俄日关系的萌芽》的学术报告。
日本漂流民在17至19世纪俄日两国的交涉交往中承担着积极的纽带作用,他们提供的各类信息使俄国对日本早先的“朦胧”影像逐渐清晰,这不仅扩充、调整了俄国的域外认知和世界意识,而且助推了俄日两国关系的萌芽与发展。但国内史学界对漂流民的研究至今还比较薄弱。邢媛媛从第一位漂流到勘察加的日本人传兵卫为切入口,详细梳理了从彼得一世至叶卡捷琳娜二世之间数批漂流民的经历与活动,着重分析了漂流民在推动俄日关系中的作用,重新阐述了漂流民这一弱小群体在历史中的重大意义。
从世界历史的尺度看,相较于中俄关系与英法关系,俄日的往来历史并不是很长。从1697年到达俄国的首位日本人——名为“传兵卫”的漂流民算起,两国交往史仅逾三百年。关于传兵卫讲述的相关日本消息和他的俄国行记被东西伯利亚行政中心雅库茨克军政厅的俄国官员、时任阿纳德尔堡寨总管的В.В.阿特拉索夫分别记载于1700年6月3日与1701年2月10的两份“见闻录”中(后世也称“传兵卫物语”)。刚刚执政的彼得一世两次召见传兵卫赋予了这个普通小人物不寻常的特殊意义。俄国政府对传兵卫等漂流民的救助与优待亦可窥见其试图利用漂流民来打通南下航道、征服“新大陆”、保障其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现实利益需求。以传兵卫和随后的多批漂流民为“导引”,俄国越洋远航的“寻找日本”之路从未间断过。
漂流民是自然和历史、社会多重力量挟裹中的微小群体,却是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对漂流民的研究可以挖掘出区域史与国别史研究中更有学术价值的课题。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俄东室邢媛媛供稿)